又是一年春風(fēng)送爽的日子,,走在田野里,滿眼都是金黃的油菜花,,那花間飛舞的一雙雙彩蝶把原野裝扮得如癡如醉,。只有偶爾從遠處傳來幾聲蛙鳴,在提醒看流連花間的游人,,現(xiàn)在已是暮春時節(jié)了,。來去匆匆的春天,時刻都在昭示我們,,時不我待,。 青蛙生活在田間地頭,呱呱的叫聲清越遠揚,,蛙聲是大自然賜予農(nóng)人的優(yōu)美樂章,。池塘里、花叢間,,到處都有青翠驕蛙的身影,。在孩子們的眼中,,陽光總是明媚的,天空總是湛藍的,?;ǚ滞獾仄G,柳分外的綠,,水也分外地清,,大地分外地蒼茫,連蛙聲也分外地清亮,。不管背著草筐扛著鋤頭,,走在田間地頭,還是牽著牲口流連在溝沿湖畔,。滿耳的都是吵鬧的蛙聲,,滿眼的都是追逐打鬧的各色小蛙,生活里總是充滿著田園的詩意美感,。尤其是夏天,,那長長的寬闊的大湖中,只要你走到湖邊,,那蹦躍逃離驚慌失措的全是青蛙,。看那圓圓的荷葉上面,,在陽光照射下閃爍著銀輝的水珠,,肯定還有那色彩如荷的綠青蛙。你走近那水稻田,,不時都有偷吃蟲子的青蛙興奮地發(fā)出噗嗤噗嗤的聲響,,以逃跑的方式來歡迎不速之客的突然光臨。那剛打滿水的水稻田和水田中央的小水溝,,更是青蛙們活動的理想天堂,。 可是,小孩子對青蛙的喜愛可能另類一些,。把青蛙捉住,,掂住長長的后腿,看青蛙一蹬一蹬掙扎的樣子,,很多孩子都會覺得好過癮,。還有的捉住青蛙,學(xué)大人殺豬吹氣的樣子,,本來就大大白白的肚子的青蛙,,一會就會被吹得一命嗚呼了。還有的知道青蛙好生氣,,捉住青蛙不給吃也不給喝,,看能否把青蛙活活氣死,。當然,小孩子捉小青蛙方法更是手段多樣,。把螞蚱拴到長線上,,往青蛙旁邊一拋,青蛙十有八九會中招,,乖乖地成為孩子的俘虜,。也有的用大大的網(wǎng)兜,放在青蛙可能逃跑的方向,,青蛙也是大多難逃一劫,。當然,也可利用青蛙喜歡荷葉的偏好,,把竹筐放到荷葉邊上,,只要輕輕一趕,青蛙就不知不覺稀里糊涂地跳到陷阱里了,。 有一次捉青蛙的經(jīng)歷,,現(xiàn)在依然難忘,也是一輩子沒法忘記的,。在我們寨子的東南方向,,有一個小小的湖泊,。這個小湖有點特別,,長方形的,很深,,很陡,,四周都是莊稼地。也許是天干時,,村里為了取水臨時挖出來的,。有一天,我和同學(xué)國有像突然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一樣,,發(fā)現(xiàn)了這個不一樣的小溝,。這個小溝,水不多,,草不深,,但蛙聲特別多特別響。于是,,我倆就從他家里拿來水盆和竹筐,。我們先在水中央東西筑了一條壩子,把南邊的水一盆一盆地轉(zhuǎn)到北邊,。水中的青蛙頓時失去了藏身之所,,紛紛四處逃竄,。那高高陡陡的溝坎,驚慌失措的青蛙還沒有爬到一半,,就成了甕中之鱉,。很快,小小湖泊中的青蛙都成了我倆的囊中之物,。我倆就坐在溝坎里,,一個個青蛙都被我倆剝掉了漂亮的綠色外衣。用刀子從腰部一刀下去,,只剩下了白白的兩條腿,,什么頭身子都扔到溝底。到他家,,我倆就用他家的煨罐子,,燉了一罐白白的青蛙湯,我倆就美美的享用了自己的勞動成果?,F(xiàn)在還依稀記得,,那白白的湯汁,長長的蛙腿,,吃著的確美味,。當時,心中沒有一絲的不安,,相反,,心中全是愜意和滿足。 但隨著知識的增長,,視野的擴展,,才知道我們當時的做法是多么的可笑多么的殘忍。池塘里,、山澗中,、草叢間,到處是青翠矯健的青蛙,,它們或嬉戲跳躍,,或攜子戲水,好不快活,。叢林中黃鶯婉轉(zhuǎn)啼鳴,,水塘邊青蛙引吭高歌,演奏出大自然最為動聽的樂章,。鄉(xiāng)村生活的恬靜和諧盡在這蛙鳴聲中了,。辛棄疾的“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更是充滿詩情畫意,。那清脆嘹亮的蛙鳴,,經(jīng)過詩人靈動之筆的點化,就變成大自然賦予人類最美妙的音樂,,譜寫出一曲恬靜而又和諧的田園牧歌,。有蛙聲就有了播種希望的喜悅,有蛙聲就有了收獲豐收的歡樂,!當時有這樣的農(nóng)諺:“田雞叫拉午日前,,大年在高田;田雞叫拉午時后,,低田弗要愁,。”那連綿不斷的蛙聲是豐年的征兆,。宋人范成大就描述過這一情景:“薄暮蛙聲連曉鬧,,今年田稻十分秋?!贝核蠞q,,溢滿綠洲,徹夜不斷的蛙聲,,預(yù)示著今年將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農(nóng)人將在秋季獲得十足的豐收,!羈旅天涯的士子,,最易生發(fā)客居他鄉(xiāng)的愁緒,在他們眼中,,蛙聲是寄托鄉(xiāng)思的絕好題材,,那悅耳熟悉的蛙聲,,不正是故鄉(xiāng)的聲聲召喚嗎,?唐人吳融的“雨余林外夕煙沉,忽有蛙聲伴客吟”,,纏綿的陰雨,,林外浮起的霧靄,是詩人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而那清脆悅耳又十分熟悉的蛙聲,,更撩動著詩人無限的相思惆悵。在這里,,那美妙的蛙聲,,仿佛是古典詩詞中的一輪明月,陪伴著遠在他鄉(xiāng)的詩人,。 青蛙可愛,,蛙聲更能引起詩人心中的詩興,,于是一只只青蛙便在詩人的詩篇中鮮活可愛起來。宋人趙師秀的“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寫的是江南梅雨季節(jié),作者在一個雨夜,,久候客人不至,,心中產(chǎn)生幾許孤獨落寞。那時池塘水茂草豐,,蛙聲清脆嘹亮,,詩人無所事事,只好閑敲,。本來落雨的夜晚,,詩人感到幾分孤獨、焦灼與失望,,因為有了有蛙聲的和鳴,,那情景才變得詩意盎然,生發(fā)出幾許清新淡泊的美麗,。 還有,,青蛙是農(nóng)人的寶貝、民間的靈物,,它深深懂得百姓的苦與樂,,讓百姓聽到它們的不平之鳴?!安菥G清池水面寬,,終朝閣閣叫平安。無人能脫征徭累,,只有青蛙不屬官”,,就是一首針砭時弊的,憂懷家國的詩人借詠蛙鞭笞清王朝繁重的徭役賦稅,,以“只有青蛙不屬官”反面對比,,突出“人不如蛙”這一悲慘的社會現(xiàn)實,具有極強的批判性,。在萬物復(fù)蘇,、百蟲蟄動的春日,青蛙用其清亮的叫聲向世人傳遞季節(jié)的訊息,,歡呼著擁有這個世界的勝利,。讀了毛澤東1910年寫的《詠蛙》,“獨坐池塘如虎踞,家前樹下養(yǎng)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更是無限感慨,。毛澤東就用這小小的青蛙來表現(xiàn)感人心魄的英雄情懷和壯懷激烈的宏大抱負,。偉人賦予青蛙虎的氣質(zhì),把蟲兒作為陪襯,,讓青蛙這一萬蟲之王,,躍然紙上。 現(xiàn)在,,不捉青蛙了,,再也不敢捉青蛙了。多想聽聽,,那田野里的幾聲蛙鳴,;多想看看,稻田里水塘里的綠色大青蛙,。一聲蛙鳴,,一段往事;一聲蛙鳴,,一段回憶,。真的好希望,那串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的蛙聲,,時時能在耳畔回響,。 楊建平,河南省淮濱縣人,,中學(xué)高級教師,,首批河南省骨干教師,河南省教育廳學(xué)術(shù)技術(shù)帶頭人,,信陽市優(yōu)秀社科專家,,淮濱縣拔尖人才,信陽市文學(xué)評論學(xué)會理事,。報刊發(fā)表文章一百余篇,,有專著兩本,。 |
|
來自: 原鄉(xiāng)書院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