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13年10月17日10:13 來源:SRC-1041
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葉篤正,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他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創(chuàng)立的理論直到今天還對天氣預報具有指導意義,他在七十到九十歲所做的一項研究,,讓他摘得了世界氣象組織的最高獎,。 葉篤正的科學貢獻得到了國內外一致承認,也為他贏得許多榮譽,,主要有: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陳家庚地球科學獎,;世界氣象組織最高獎——第48屆IMO獎等,。世界氣象組織在授予葉IMO獎時確認葉篤正獲獎理由為:建立青藏高原氣象學;大氣環(huán)流的突變的發(fā)現,;提出大氣能量頻散理論,;倡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相聯系的全球變化研究和人類有序活動對全球變化影響的適應等。 盡管已是九十歲的高齡,,但每個星期一,、三,、五的早上九點,葉篤正都會準時到中科院大氣物理所上班,。 葉篤正院士:我這個人呢,,不能閑著,不能閑著,,我閑著不行,,我總得要想新東西。 總是閑不住的葉篤正,,一輩子都在氣象學領域不停地進行著新的創(chuàng)造,。1948年,他在博士論文中創(chuàng)立的大氣長波能量頻散理論,,使他蜚聲國際氣象界,。直到今天,,這一理論仍是氣象動力學的三大經典理論之一,。上世紀五十年代,他率先在國際上指出青藏高原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獨特影響,,并開創(chuàng)了青藏高原氣象學,。 上世紀六十年代,又是他,,第一個在世界上提出了季節(jié)突變的理論,。直到今天這一理論還在指導著我國的天氣預報。1984,,年近七十葉篤正又和幾位美國的科學家聯手進入了當時在國際學術界都頗受爭議的領域——全球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揭示了人類必須限制自己的行動,必須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正是這項他在70到90歲之間進行的研究,使他在2003年獲得了有氣象諾貝爾之稱的第48界國際氣象組織獎?,F在,葉篤正依然沒有停止自己鐘愛的研究工作,,為了把自己想到的問題和偶爾出現的靈感馬上捕捉下來,,葉篤正無論走到哪都會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 葉篤正院士:我想做的東西,,沒辦法做的,,都在這里頭,所以我(的工作)永遠做不完,,為什么做不完,,如果我當時沒有新的想法,我就把這個拿出來了,,這個里頭就有了,。 葉篤正說:雖然他已經九十歲了,,但他還會不停地思考下去…… (來源:央視國際 責任編輯:賴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