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努力你能看見! 目前在胸外科的臨床工作中,,檢查發(fā)現(xiàn)肺結節(jié),,結果是早期肺癌的病人比較多,,一般微創(chuàng)手術就解決問題了,也不大會有復發(fā)轉移的,特別是磨玻璃結節(jié)的話,。但臨床仍會碰到一些一發(fā)現(xiàn)就是比較晚期的病例。最主要的治療方法包括:針對全身的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中醫(yī)中藥治療以及針對局部的放療(含立體定向放療,、伽馬刀,、冷凍消融、微波消融等),。其中PD-1/PD-L1單抗藥物的免疫治療自2018年進入中國以來,,各種專業(yè)會議及相關論文鋪天蓋地,此藥開始獲批是用于黑色素瘤的,,但臨床中發(fā)現(xiàn)針對肝癌,、非小細胞肺癌、結腸癌,、淋巴瘤,、胃-食管結合部腫瘤等腫瘤中的合適病人均有良好的作用,其中使用最多,、研究最廣泛的是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腫瘤組織學檢測PD-L1表達大于50%的患者,可以單用PD-1單抗治療,。如果PD-L1表達小于50%的患者,,建議免疫治療聯(lián)合化療的方案。之前我的理解是:PD-1表達大于50%,,可以單用免疫治療,;表達在1-50%之間可以單用免疫治療也可免疫聯(lián)全化療;小于1%則宜聯(lián)合化療使用,。那么臨床上,,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其實許多藥物或手術方式,理論上學習的再多,,都難以印象深刻,,只有自己用過、做過的病例,,才會有切身的體會,。去年底,有一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是我的關系戶,,當時檢查出來的CT如下圖所示: 可見是左肺下葉巨大的腫瘤,伴有縱隔淋巴結轉移及肺內轉移,,已然沒有手術機會,。病理確診為浸潤性腺癌,實體型,。按治療指南,,應該行基因檢測,若靶向治療敏感是首選靶向治療的,。鑒于病情比較嚴重,,腫瘤巨大并有胸悶氣閉癥狀,因送檢還需要7個工作日才能出結果,,所以經過與患方充分溝通,擬先給“培美曲塞+鉑類”化療,,待檢測結果報告后再按結果更改或繼續(xù)治療方案,。所以當時給予以此方案化療一次。同時標本送檢,,結果報告如下: 檢測了48種癌基因,,均為陰性,也就是說沒有合適的靶向治療藥,。那么在全身治療的可選方案中就去掉了靶向治療,。化療藥物培美曲塞+鉑類是否合適,,也有檢測: 可見培美曲塞是在推薦使用的化療藥之中的,。免疫治療是否合適呢?結果如下: 結果是不敏感的,,但免疫治療是否仍可用呢,?我們來看指南: 可見對于非小細胞肺癌如果不存在驅動基因突變,是可以使用免疫治療PD-1單抗(K)藥+化療的,。但實際工作中,,因進口PD-1/PD-L1單抗費用比較高,會因為經濟方面原因讓人望而卻步,尤其在我們基層醫(yī)院(經濟條件好的許多都跑上級醫(yī)院去了),。幸好,,國產的此類藥物也有在臨床使用,這其中當時我們能聯(lián)系到的國產藥物是由蘇州眾合生物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拓益),,其每支240毫克,,每3周一次,每支費用為7200元,,從2020年起,,有買3贈1的優(yōu)惠政策,相較于進口同類藥物,,費用相差不是一點點,。那么是不是同樣有效呢? 經過與患方充分溝通,,我們予以在第2次與第3次化療時加用了特瑞普利單抗,,臨床觀察副作用不明顯。經過化療1次+化療聯(lián)合特瑞普利單抗2次的治療后,,上周患者回院行第4次化療前復查了胸部CT,,我們來看下其達到的臨床效果: 可見效果非常好!出乎我們平常的認知和預估。黃色虛線所示區(qū)域腫塊已經基本不見,,只留肺門處仍未完全消失,。感覺上病灶縮小好轉的程度就像小細胞肺癌經過EP方案化療后。目前的想法是繼續(xù)化療+拓益再使用2次,,然后復查CT,,改拓益單藥維持,期待有良好的后續(xù)臨床效果,。 這也是我們初用國產PD-1/PD-L1單抗的病例,,與你分享也為更好的了解國產免疫治療藥物的臨床效果。
|
|
來自: 名劍96t9rwg5e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