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王室接到哥倫布到達中國的報告,到中國取寶和貿易的狂熱心情,,召喚了殖民主義者的跋涉東來,。當現(xiàn)實冷酷地遏止了狂熱的時候,他們意識到這是一個新的大陸,,而不是中國,。后來只是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的西緣也是一個大洋,他們才由太平洋來到亞洲,。其時正當十六世紀中葉,,明王朝雖已危機四伏,然而還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天朝大國,仍有足夠的力量對付這個遠來的“佛郎機”,。 一,、西班牙侵入菲律賓這時,西班牙侵入呂宋(菲律賓),,并把它作為新西班牙(墨西哥)海行行省的一部分,,同時以此為基地,和中國進行大量的直接和間接貿易,。從此,,在我國對外貿易史上又出現(xiàn)了一條從廣東、福建經菲律賓去拉丁美洲的太平洋貿易航線,。因為主要的交換對象是絲綢,,所以又稱太平洋絲路。 非律賓在西班牙入侵前,,已經和中國通商往來了幾個世紀,。南宋泉州市舶使趙汝適在《諸蕃志》里已經記載了三嶼(菲律賓群島)、麻逸,、加麻逸,、巴老西、巴吉弄,、白蒲延,、蒲里嚕等菲境各島通商往來的事實。 明代一向把菲律賓視為友鄰,,明初以來,,漳州、泉州商民去菲律賓的,,絡繹不絕,。當時把海上貿易的國家,列為東西兩洋,,以南洋正中劃分東西,,各按針路航行,非律賓屬于東洋針路,。 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賓,在這里和大量中國商人相遇,,深深被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所吸引,一面大做菲律賓的轉貿易,,一面竭力開辟一條和中國直接貿易的途徑,。 二、“大帆船貿易”航線重商主義的幽靈還在早期殖民主義的舞臺上游蕩,需要大量進口,,以增加其社會財富的總量,。 1580年,西班牙國王腓力浦二世曾致書中國明朝政府,,希望開展直接貿易,。雖然沒有成功,但是中國——菲律賓——拉丁美洲之間的絲綢貿易,,卻很快發(fā)展了起來,。于是形成了一條橫越太平洋的絲綢之路。 1571年,,從墨西哥開往菲律賓的第一批商船隊,,在太平洋航行了三個月后,到達了菲律賓,。 這一批由三艘大帆船組成的船隊,,在菲律賓裝滿了中國各類絲織品和一部分瓷器,東航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墨西哥,,后來這種貿易又擴大到另一塊殖民地秘魯,。由于航運工具是歐洲式海帆,因此這條航線的貿易又稱“大帆船貿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這條航線的絲綢貿易,卻為西班牙所獨占,。 在這條三角貿易的航線中,,菲律賓是個中轉站。中國商船從福建的漳州,、泉州或廣東的海岸出發(fā),,出南海,進入馬尼拉灣,,泊于馬尼拉港,,這是太平洋絲路的第一航段。墨西哥來的商船,,在馬尼拉裝滿中國絲綢等物后,,經南海,出巴林塘海峽,,進入太平洋,,基本在北緯十七度內直線東航航程約四千余海里,相當西班牙格蘭那達港到墨西哥的大西洋航程,,抵達西海岸的港口阿卡普爾科,,航程約三月,,這是東行絲路的第二段航程。 在這條航線上,,運去的主要是絲綢和一部分瓷器等物,,從墨西哥運來的主要是白銀。墨西哥“其地多鑄花邊銀錢,,無物產,,海舶來粵者,惟載銀而已,?!?/span>(阮元:《廣東通志?卷三十二外番》)當時白銀是西班牙人的主要支付手段。 三,、西班牙人和中國開始直接貿易清康熙二十三年開海以后,,西班牙人即以呂宋的名義,和中國直接貿易,。西班牙商船大者梁頭約闊三四丈,,長十丈,高五丈多,,海員百余人,,裝運量二萬余石。乾隆年間來華貿易的西班牙呂宋船,,已是直接航行墨西哥——菲律賓——中國的新式海舶了,。 “船用番木制造,堅固不畏颶風,。船船底俱用銅板鑲釘,,底無龍骨,不畏礁線,。艙分三層,,第一層船主貨客舵工棲止,第二層水手住宿,,第三層裝載貨物,。……船中番桅三枝,,每支長九丈十丈不等,。……以索抽帆,,隨手旋轉,,四面風皆可駕駛,巧捷無比,?!?/span>(周凱:《廈門志》卷五)航行在太平洋絲路上的,,就是這種海舶,除載商貨外,,還配置炮位十多門,長槍三四十枝,,奴役黑人清艙理貨,,所以當時中國人說:“夷人色有黑白二種,白者為主,,黑者為奴,。”這是明顯的殖民主義商船,。 這條太平洋絲路,,是殖民者開辟的,具有明顯的西方殖民性質,,但中國明清兩代,,都是本著平等互利的態(tài)度和西班牙人進行間接和直接的貿易。中國的絲綢,、瓷器和其它貨物,,經此航線進入美洲,對美洲的歷史有積極的影響墨西哥的白銀也為明清兩代所需要,,在穩(wěn)定貨幣上有一定的作用拉丁美洲的一些特產品,,也由此道轉輾傳入中國。 但是,,這條貿易航線是殖民者控制的,,它的貿易性質和后果,與中國人開辟的亞非航線是完全不同的后來殖民者又在這條航線上經營掠奪和販賣中國人到拉丁美洲為奴的丑業(yè),,更為可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