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三里,,祛除腸胃之濕熱 手三里穴為人體陽明大腸經(jīng)之要穴,掌管著大腸經(jīng)冷降下來的濕熱之氣,,經(jīng)常刺激此穴,,能調(diào)理腸胃、清熱除濕,。
從中醫(yī)的角度上說,牙痛,、口腔潰瘍等疾病都是腸胃中的濕熱循行,,特別是大腸經(jīng)上行到頭面口腔導致的。想要治愈這些疾病,,首先要做的就是祛除濕熱,,除了用藥外,,還可通過按揉人體手陽明大腸經(jīng)的重要穴位——手三里穴。 手三里穴位于雙臂前臂上,,手肘彎曲處再向前3指寬處即為此穴。 此穴很容易找到,,按的時候能產(chǎn)生酸痛感,,因為大腸經(jīng)冷降下來的濕熱之氣就覆蓋在此處,并且范圍比較大,。濕熱之氣最終會傳導到脾土之中,,最后被運化掉,一旦此穴之氣血不暢,,濕熱之氣就會不降反升,,所以刺激手三里穴不但可以暢通大腸經(jīng)氣血,,還能促進脾氣之生發(fā),,加速水濕之運化,及時將頭面濕熱清除出去,。 手三里穴的按摩方法:在前臂,手肘彎曲處向前3指寬,,在陽溪穴和曲池穴連線的地方,,用手一按就會痛??梢杂米约旱氖种钢父?,用適當?shù)牧Χ却蛉Π慈嗔硪皇直凵系氖秩镅ǎ瑘猿职茨?分鐘之后換成另外一只手來按摩,。每天早晚分別按摩1次,。 按摩此穴有通經(jīng)活絡、潤滑脾燥,、清熱明目,、調(diào)理腸胃、排除濕熱之功,。 不僅適合濕熱體質(zhì)者日常保健,,而且還能輔助治療消化不良、胃潰瘍,、腸炎,、牙痛、口腔潰瘍,、乳腺炎,、感冒,、上肢麻痹、頸椎病,、半身不遂等疾病,。 手三里穴配合曲池穴對于風團、蕁麻疹等濕熱導致的皮膚病有治療之功,,但是溫針灸并不適合日常使用,,需要找專業(yè)人員進行操作。 艾灸可以自行操作,,具體做法:點燃艾條的一端,,對準手三里穴,于距離皮膚2~3厘米的地方灸烤10~20分鐘,,至局部產(chǎn)生熱感,,每個星期艾灸1~3次。 不過提醒大家注意一點,,不管是按摩還是艾灸,,都要注意不能損傷皮膚組織。所以,,按摩的過程中除了要注意力度,,還要注意不能使用尖銳的工具,用手指指腹按摩的時候要注意剪掉指甲,,防止局部皮膚被戳破或劃破,。 艾灸的過程中要小心,點燃艾灸的時候應當和皮膚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灼燒皮膚,。 手三里穴可以和其他穴位配合,,和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等配伍,,能治療胃腸?。缓秃瞎妊ㄅ浜习茨?,能治療牙齒疼痛,、口腔潰瘍等; 和太沖穴配合按摩,,能治療高血壓。 保健養(yǎng)生穴 手三里可以治療腰膝痛,,尤其是慢性腰肌勞損,,經(jīng)常揉揉手三里就會好轉(zhuǎn)。 手三里是強壯穴,,平時可用拇指揉,,每次1~3分鐘,也可用艾灸法,,每次灸5~10分鐘,,能顯著增強免疫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