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敦煌285窟概述 敦煌石窟第285窟,,是西魏乃至北朝時期最為經(jīng)典的大型窟,為覆斗頂形,,內(nèi)容極豐富,、精彩。本文以高清大圖,,詳細介紹西壁龕所繪諸神,、主副龕里的彩塑與壁畫。
西壁(主龕與左右兩小龕)【復(fù)制窟】
西壁【復(fù)制窟】 285窟開鑿于西魏大統(tǒng)年間,,北壁榜題中存有西魏大統(tǒng)四年(538年),、五年(539年),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確切開鑿年代的洞窟,。 285窟的窟型為:大型覆斗頂形窟,,平面為方形。南,、北壁對稱地各開鑿4個小禪室,。西魏-285窟-立體剖面圖 【左邊壁面是東壁(有窟門),右邊壁面是北壁(南北壁各有四個小禪龕),,西壁有塑像,,上面是窟頂四坡】【此圖轉(zhuǎn)載自:敦煌研究院】 敦煌石窟第285窟,是一個令很多人感到十分震撼的窟,。 首先,,引用兩段網(wǎng)友的參觀心得(摘錄自:《敦煌莫高窟285窟淺賞》): “走進莫高窟285窟,僅僅用震撼是不能形容的,,舉目四望,,滿窟滿壁,密密壁畫,,不留一點空隙,。稱其大窟不為過?!?/span> “大窟”之大,,不僅在空間,而且在“容量”。西域的菩薩與中原南朝的菩薩,,佛教的飛天和道教的飛仙,,印度的諸天與中國的神靈,共聚一窟,,濟濟一堂,,相安無事。” 285窟為覆斗頂形窟,,窟頂中心是華蓋式藻井,。窟頂四坡繪中國傳統(tǒng)神話諸神與佛教護法神形象,有摩尼寶珠,、力士,、飛天、雷公,、烏獲畏獸,、伏羲,、女媧等,。繞窟頂邊沿一周,共繪有36位坐禪僧(身形很?。?,在山林間結(jié)草廬,入禪定,,山林中有飛禽走獸活動其間,。 【下幾篇會詳細介紹窟頂四坡、與36位坐禪僧】 西壁中央鑿一圓券形大龕,,兩側(cè)各有一小龕,。主龕內(nèi)為倚坐說法佛,小龕內(nèi)各有一位坐禪僧塑像,,穿水田袈裟,,戴風(fēng)帽,安詳清秀,。 西龕外壁面上部,,畫有諸天外道,有日天,、月天,、諸星辰、摩醯首羅天,、毗瑟紐天,、鳩摩羅天、毗那夜迦天及供養(yǎng)菩薩等,下部畫有四大天王,、婆藪仙等,。 西壁中央鑿一圓券形大龕,為主龕,,內(nèi)塑倚坐說法佛,。佛背光為多重光環(huán)的火焰紋,。涂色技法采用同色深淺疊暈,,以及套聯(lián)法【注釋】,。 火焰紋在敦煌石窟中最早出現(xiàn)于北涼時期,,為佛背光而畫的火焰紋,,以寫實為主,,為單頭,、三頭,、多頭的火焰形狀,。北魏時,紋樣變化增多,。佛背光外環(huán)層較寬,,繪有多頭火焰紋,為營造火焰閃耀時的節(jié)奏感,,用石綠,、白、淡赭,、黑褐諸色反復(fù)連續(xù)涂飾,。西魏時期,受漢代絲織彩錦,、刺繡云紋的啟發(fā),,運用連續(xù)套聯(lián)法,即在同一個環(huán)層中的前一個紋樣尾部與后一個紋樣首端涂飾同一種顏色,,使前后紋樣連綿不斷,,紋彩交織,形成熊熊之感,。下圖:佛像身光外環(huán)層的火焰紋,,其涂色就采用了連續(xù)套聯(lián)法。 禪僧塑像頭部已經(jīng)缺失,,頭部后面繪制蓮花火焰紋頭光,,在頂端中心凝為一朵三瓣蓮花,綠色火焰紋光環(huán)映襯在周圍紅色里,,顯得十分清新,。坐禪僧塑像的周邊環(huán)境——龕內(nèi)左右兩側(cè)壁面,,各繪有一位飛天、兩位侍立弟子,。其中一位弟子展開禪僧身后的靠背,,兩位弟子均一手持有長莖細花,周圍飄落著繽紛小花,。西壁北側(cè)小龕-頭光(坐禪僧頭部缺失)【復(fù)制窟】西壁北側(cè)小龕-坐禪僧兩側(cè)侍立弟子2右【復(fù)制窟】西壁北側(cè)小龕-坐禪僧兩側(cè)侍立弟子2右【復(fù)制窟】下圖:坐禪僧頭頂上方,,即龕壁頂部,是一朵展開的圓輪形大蓮花,,猶如傘蓋,,懸于頭頂。西壁北側(cè)小龕-坐禪僧頭光側(cè)上方飛天1左【復(fù)制窟】西壁北側(cè)小龕-坐禪僧頭光側(cè)上方飛天1左【復(fù)制窟】西壁北側(cè)小龕-坐禪僧頭光側(cè)上方飛天2右【復(fù)制窟】西壁北側(cè)小龕-坐禪僧頭光側(cè)上方飛天2右【復(fù)制窟】蓮花化生伎樂童子,,均頭梳雙髻,只有上半身,,下半身為蓮花,,蓮瓣下垂,猶如裙子,;有的正立,、有的倒立,隨花俯仰,。 正中央的童子,,雙手合十,左右各有三位童子演奏樂器,、二童子雙手合十。樂器包括:琵琶,、豎笛,、腰鼓、排簫,、橫笛等,。描繪極精致,色彩保存完好,,十分鮮艷,。 西壁龕楣-伎樂化生童子3臨摹作,臨摹者:李月伯,,敦煌書畫院收藏西壁龕楣-伎樂化生童子1左邊第3位特寫(拍擊腰鼓) 雖然倒立,,不減虔誠——看到這位合十禮佛的蓮花化生童子,想起這句話“隨勢俯仰,、不拘一格” 西壁龕楣-伎樂化生童子1左邊第5位特寫(彈奏琵琶) 西壁龕楣-伎樂化生童子3臨摹作,,臨摹者:李月伯,敦煌書畫院收藏西壁龕楣-伎樂化生童子2右邊第1位【吹奏篳篥(或豎笛)】下圖里能看清這位蓮花化生伎樂童子的相貌:頭梳雙髻,手指關(guān)節(jié)均很清晰,;下半身為下垂蓮瓣,,猶如裙子。西壁龕楣-伎樂化生童子2右邊第1位特寫【吹篳篥的化生樂伎】西壁龕楣-伎樂化生童子2右邊第3位特寫(吹奏排簫) 四,、飛天 西壁-龕楣下面,飛天2 五,、供養(yǎng)菩薩
飛天下面的供養(yǎng)菩薩,。 第1組供養(yǎng)菩薩(畫面右側(cè)): 西壁龕內(nèi)北側(cè)-脅侍菩薩第1組【復(fù)制窟】西壁龕內(nèi)南側(cè)-脅侍菩薩第2組【復(fù)制窟】西壁南側(cè)上部與窟頂連接處,,繪有一個白色圓輪和六個白色橢圓形輪,,內(nèi)繪日天及其眷屬。位于西壁最南端的(即圖里左上角)是乘坐馬車的日天,,四馬分別向兩端奔馳,;其下有三鳳車,車上兩力士,,一人雙手托舉,,一人執(zhí)人面盾。 三龕之間的壁面,,繪有護法諸天,、供養(yǎng)菩薩、四大天王等,。中央大龕與南側(cè)小龕之間的壁面,,繪有三面的梵天形象、三眼的帝釋天形象,,龕壁最外側(cè)壁,,畫有一外道婆藪仙。
西壁南側(cè)-上方日天,、諸星 西壁除了一佛及二禪僧三龕之外,,還繪制了日天、月天,、諸星,、供養(yǎng)菩薩及那羅延天、鳩摩羅天,、摩醯首羅天,、毗那夜迦、四大天王等護法神,。位于最上方的日月諸星,,在蔚藍色的背景下,,分南北兩隊一字排開(上圖是南壁的一隊)。 下圖:位于西壁最南端白色圓輪內(nèi),、乘坐馬車的是——日天(即下圖里左上角這位),,日天有頭光,著高髻,,雙手合十,,端坐于一駟馬二輪廂車中。駟馬兩兩相背,,分牽車廂兩端,,反向則馳。
西壁南側(cè)-鳳車武士,、上面的日天 在日輪下面,,畫一輛三鳳馭車,鳳車上有兩力士,,一前一后,,其中前者一手持一人面盾牌,一手向上揚起,,后者高舉雙手,,作托舉狀。西壁南側(cè)-日天,、鳳車【臨摹線描】 日天有頭光,,著高髻,雙手合十,,端坐于一駟馬二輪廂車中,。駟馬兩兩相背,分牽車廂兩端,,反向則馳,。西壁南側(cè)-日天 南側(cè)上部與窟頂連接處,繪有一個白色圓輪和六個白色橢圓形輪,,內(nèi)繪日天及其眷屬。下圖右邊:日天北側(cè)一字排開著菩薩裝的諸星神六位,,其下為諸婀娜多姿的供養(yǎng)菩薩,。西壁南側(cè)-龕上2:鳳車武士、供養(yǎng)菩薩西壁南側(cè)-龕上3:鳳車旁邊的供養(yǎng)菩薩西壁龕北側(cè)上部,,繪有月天及其眷屬。月天畫面已嚴重殘毀,, 西壁最北端的(即下圖右上角)是乘坐天鵝車的月天,,月天畫面已嚴重殘毀,;下有三獅戰(zhàn)車,車上兩力士,,一人作托舉狀,,一人執(zhí)盾向前。 三龕之間的壁面,,繪有護法諸天,、供養(yǎng)菩薩、四大天王等,。中央大龕與北側(cè)小龕之間的壁面,,繪有摩醯首羅天,三頭,、六臂,,半側(cè)身騎坐于白牛背上。其下繪有騎孔雀的鳩摩羅天,,和象鼻人身的毗那夜迦神,。下方繪有手執(zhí)矛槍、身著鎧甲的四大天王,。 西壁最北端的是乘坐天鵝車的月天,月天畫面已嚴重殘毀,,僅能看出:月天頭戴寶冠,,坐于車廂內(nèi),雙手交叉于胸前,。車輪一側(cè)殘存兩只鳥頭和翅膀,。月天南側(cè)為七位印度外道仙人裝扮的星神,即七曜神(星期一至星期天),。西壁北側(cè)-龕上3:虎車旁邊的供養(yǎng)菩薩供養(yǎng)菩薩的右手邊,月天的車輪下面,,繪有一駕由三只獅子拉的車,,車上有兩位武士,后面一人高舉雙手,,作托舉狀,,前面一人執(zhí)盾向前(下圖右)。西壁北側(cè)-龕上2:供養(yǎng)菩薩,、虎車武士西壁龕中央大龕與南側(cè)小龕之間的壁面,,繪有三面的梵天,、三眼的帝釋天,,下面是四大天王之二。三頭八臂(一頭為綠色,、一頭為黑色,,綠色膚色的兩臂托舉日月狀的圓輪)。西壁龕外南側(cè)-諸天一組1:上排毗瑟紐天(毗濕奴)西壁龕外南側(cè)-諸天一組1:中排供養(yǎng)天人西壁龕外南側(cè)-諸天一組1:中排供養(yǎng)天人特寫【復(fù)制窟,,臨摹】這兩位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 天王戴冠,穿著箭袖,,胸前有鐵制裲襠,;鎧甲上似有凹凸乳釘,極有質(zhì)感,;頸部,、腕部的配飾以及鑲金衣邊,均金光閃閃,。赤腳,,各持兵器立于蓮花上(似乎是戟或長矛)。 西壁龕外南側(cè)-諸天一組1:下排天王:東方與南方天王原壁畫里,,天王的面部是運用了“暈染”畫法的(為了刻畫出人物面部的立體光影效果),,而臨摹作里,也特意表現(xiàn)出了暈染畫法在畫面中的痕跡,,在下圖里能看得很明顯,。雖是臨摹作,但也畫出了:當年畫家運用幾何紋,、顏色濃淡,、暈染、涂金粉等多種手法,,來表現(xiàn)天王服飾的質(zhì)感,、層次關(guān)系,使人物具有一種真實感,。西壁龕外南側(cè)-諸天一組1:下排天王全身像【臨摹作1】史葦湘臨摹西壁龕外最南側(cè)(即畫面左下角),,畫有一外道婆藪仙。西壁龕中央大龕與北側(cè)小龕之間的壁面,繪有摩醯首羅天,,三頭、六臂,,半側(cè)身騎坐于牛背上,。其下繪騎孔雀(或青鳥)的鳩摩羅天,,和象鼻人身的毗那夜迦神。下方是四大天王之二,,手執(zhí)矛槍,、身著鎧甲。 西壁北側(cè)龕楣之間,,繪有五尊護法神,。 最上排是摩醯首羅天,其原型為印度婆羅門教三大神之一的濕婆,,濕婆是兼有創(chuàng)造與毀滅兩種特性的宇宙大神,,后來被佛教吸收為護法。圖中摩醯首羅天騎青牛,,三面六臂,,手托日月【見下圖】。 第二排是鳩摩羅天(下圖左一)和毗那夜迦(下圖右一),,分別是摩醯首羅天的次子與長子,。 鳩摩羅天(下圖左一)也稱鳩摩羅伽、大自在天,,是佛教護法諸天之一,,據(jù)佛經(jīng)說他住在色界之頂。形象是:頭頂留三片孩提式發(fā)型(因鳩摩羅有童子之意),,裸上身,,著裙,四臂,,胸前一手捧一白色小鳥,,另外三手,一持戟,,一舉蓮苞,,一拿葡萄;坐著一只青鳥,,鳥頭向上,。 毗那夜迦(下圖右一)相傳為濕婆和雪山女神所生之子,名為伽涅沙,。后成為佛教密教的護法神之一,。《大日經(jīng)疏》中稱此神為障礙之神,,凡事遇到他都會受到阻礙,,而不能順利進行。形象是:人身象頭,,有牙如象牙狀翹出口外,,鼻軟且長,,一手托缽至屈伸的長鼻頭處,一手持象牙,,頸有飾物,,身體肉色,上身袒裸,;下身著大裙,,裙褶流暢,肩有披巾環(huán)繞,;游戲坐狀,。 西壁龕外北側(cè)-諸天一組2:中排鳩摩羅天、毗那夜迦北方多聞天王一只手托寶塔,,另一只手高舉持矛;西方廣目天王也持矛拄地,。(將下圖放大后,,能看到天王鎧甲上的細節(jié),仿佛有凹凸立體效果) 西壁龕外北側(cè)-諸天一組2:下排天王:北方與西方天王十,、西壁南側(cè)小龕龕楣,,繪有四葉忍冬火焰紋 設(shè)計巧妙,以四片忍冬葉為一個小單元:四葉四色,,間隔排列(前一個是:白/藍,、朱/黑,下一個就是藍/白,、黑/朱),,圖案規(guī)整,又富于變化:一個四葉小單元里,,中間兩葉,,合并成一個心形或倒心形;外邊兩葉,,葉片相背,,向外分開,又通過葉柄相連,,圍成一個小單元,。 西壁北側(cè)小龕-龕楣、龕內(nèi)坐禪僧【復(fù)制窟】西壁北側(cè)小龕-龕楣:四葉忍冬火焰紋圖案【臨摹】出自:《中國敦煌歷代裝飾圖案》p112禪是“禪那”的略稱,中國古代將其意譯為“思惟修”,就是將散亂的心念集中,,進行冥想,。禪僧就是坐禪修行的僧人,坐禪冥想也是早期佛教僧侶進行修行實踐的主要方式,。莫高窟所存的禪僧像都是佛弟子進行修禪的塑像,此窟主室西壁南北兩側(cè)龕的兩身是其代表,。禪僧像均置于僅能容身的小龕內(nèi),,用以表示在山林巖窟禪修。修禪的僧人以袈裟纏身裹頭,,姿勢為禪坐,,即結(jié)跏趺坐,兩手相疊作禪定印,,體現(xiàn)出了禪修時的凝神摒慮,、冥思入定的心境。圖中為一靜坐的青年禪僧形象,,雙手作禪定狀,,身穿水田袈裟,色彩明快,,裹頭纏身,,頭微微下俯,雙目凝視空茫,,雙唇輕合,,靜神沉思。底色為土紅色,,頭光為紅色和白色火焰紋組成的圓形,,后有裝飾著小花的白色三角靠背,三者將禪僧坐禪時的寧靜襯托得更為突出,。 雖身著袈裟,,卻依然隱現(xiàn)出禪僧圓潤的肌體,表現(xiàn)出了從靜習(xí)定的禪僧充滿著生命力卻又心如止水,,不染塵埃,。從整體造型上看,上實而下虛,,塑造者更注意對頭部的刻畫,。所以塑像的面部顯得猶為細膩,紅潤的肌膚,、飽滿的天庭,、清秀的眉目、聳直的鼻梁、略方的口唇,,使僧人在清秀俊逸的面相中透露著穎悟睿智,、潛心參禪、不染塵世的意境,。西壁南側(cè)小龕-坐禪僧左邊內(nèi)側(cè)供養(yǎng)比丘袈裟是梵語音譯,其本義為“壞色,、染色,、濁色、不正色”,。據(jù)唐代玄應(yīng)《一切經(jīng)音義》中說,,東晉葛洪始寫作“袈裟”二字。由于闡釋角度的不同,,袈裟又有多種別稱,,諸如“壞色衣”“雜碎衣”“福田衣”等。袈裟以“色”立意,,由其本義引申出“壞色衣”或“浸染衣”的稱謂,;縫制袈裟時,要先把布料剪作小塊,,再連綴成衣,,所以又稱它為“雜碎衣”或“割裁衣”;也說袈裟是阿難尊者得畦田啟發(fā)而作,,不僅從款式上區(qū)別于外道,,也希望僧人能像水田一樣利益眾生,因此又稱它為“田相衣”“福田衣”,。除此之外,,袈裟還有離染服、無垢衣,、蓮花衣,、出世服等多種稱謂。佛教戒律規(guī)定,,僧人可有大,、中、小3件衣服,,稱“三衣”:一件是用5條布縫制的小衣,,梵語稱“安陀會”,我國俗稱“五衣”,,是僧人日常勞作,、起居坐臥時所穿的衣服,;另一件是用7條布縫制的中衣,梵語為“郁多羅僧”,,我國俗稱“七衣”,,是僧人聽經(jīng)聞法、誦經(jīng)禮懺時所穿的衣服,;第3件是由9條乃至25條布縫制的大衣,,梵語為“僧伽梨”,我國俗稱“祖衣”,,是僧人上街托缽或面見尊長時所穿的禮服,。除此以外,比丘尼(出家的男性為比丘,,出家的女性則曰比丘尼)另有“僧祗支”及“厥修羅”兩種衣服,合稱“比丘尼五衣”:僧祗支即覆肩衣,,穿在三衣里面,,覆裹左肩與兩腋;厥修羅指的就是裙子,。縫制袈裟時,,要先把布料剪裁成小方塊,然后縫合在一起,。如果衣料細薄,,也可以把多層布料疊在一起縫制。穿著袈裟時,,通常將衣之兩端由左肩披至右脅下,,將環(huán)掛在扣或鉤上固定,稱為“搭衣”,。坐禪時可覆搭兩肩,,稱為“通肩相”“福田相”;禮佛時要露出右肩,,稱為“偏袒右肩”,。袈裟乃出家人的隨身之物,當比丘臨入滅時,,常將三衣與缽盂傳與門人,,作為傳法的信物,這也是“衣缽傳人”一詞的本義,。除了上述三衣之外,,還有“金襴袈裟”(金縷衣)和“縵衣”之說。金襴袈裟是名貴的袈裟,,它是用金縷織成的大衣,。關(guān)于它的來源,,一說是佛的姨母獻給佛的袈裟;又說佛用天人福蓋獻給的8.4萬根金縷織成的,??z衣是用大塊整幅布料制成的袈裟,是出家還未受戒的“沙彌”(小和尚)和受過“在家戒”的男女居士穿的,。沙彌因為初入佛門,,不諳如何裁制福田衣;居士因為沒有受過“大戒”,,所以不能享用福田衣,。另外,由于我國氣候與印度不同,,寒冷條件下不可能只穿三衣,,因此,我國僧人在穿著袈裟時,,里面往往另穿由俗世服裝稍加改制而成的常服,。(摘自《百科知識》2014年6期)1,、《中國敦煌壁畫全集02.敦煌西魏》(段文杰,樊錦詩主編;中國敦煌壁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2,、北京服裝學(xué)院2014特色資源庫-絲綢之路的美術(shù)之旅河西段(里面的敦煌專題資料)3、數(shù)字敦煌官網(wǎng) https://www./index.htm(里面可以全景虛擬漫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