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詞的平仄 詞的平仄規(guī)律基本上是繼承了律詩的規(guī)律。語言上也是一個雙音詞或一個雙音詞組為一個節(jié)奏單位,。尤其是五,、七言句子的平仄,與律詩的平仄基本相似,。但句與句之間卻沒有格律詩那樣嚴格的“粘”,,“對”的要求。除了“二四六分明”外,,“一三五”在有些詞譜里卻要求“必平”或“必仄”,,這一點在填詞時務(wù)必注意,。詞譜對每一個詞牌的平仄都有嚴格、詳細,、明確的規(guī)定,,是不可違反格式的。 在對詞譜不熟悉的情況下,,不可以任意填來,。若填時必須按詞譜填之,萬不可照某人的詞來填,,哪怕是名人,,古人也不行,否則別人錯了你也跟著錯了,,而且還不知道是錯了,,錯在哪兒。若繼續(xù)為之,,不僅搞亂了詞律,,也貽誤了他人。 由于歷史上的戰(zhàn)亂,,朝代興衰,,分合,目前正確的詞譜比較難尋,,而且疏漏錯誤之處頗多,。比如當(dāng)前通行的詞譜有清朝方樹編著的《詞律》,收詞牌六百六十多例強調(diào)辨聲,,失誤較多。有康熙年間王潔編善的《欽定詞譜》,,收詞牌八百二十六例,,也頗有疏漏,均不可盡從,。初學(xué)者可選清舒夢蘭編著,,井由陳栩、陳小蝶父子考證的《考證白香詞譜》,,收常用詞牌一百例,,格律嚴謹,又不辨聲,,只注平仄,,并附有《考證》與《填詞法》,比較適合初學(xué)者使用,。讀者可自己尋找購買,,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二,、詞的對仗 詞的對仗和詩的對仗也有幾點不同: 一是,,詩的對仗必須在平仄相對的基礎(chǔ)上進行。詞不一定,。凡兩句字數(shù)相同者一般皆可用對仗,。有時是平對平或仄對仄: 如:蘇軾的《江城子》:“左牽黃、右擎蒼”,,“左”和“右”是仄對仄,,“牽黃”和“擎蒼”是平對平。 二是,,詩的對仗要避免重字,,詞則允許,如蘇軾《水調(diào)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蔣捷的《一剪梅》:“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前例“有”對“有”,,后例“了”對“了”。 三是,,詩的對仗有固定位置,,詞是一個詞牌一個位置,有的詞有對仗,,有的詞沒有對仗,。有對仗的必須是相連的兩句字數(shù)相同才能對仗,就是字數(shù)相同,,有的要求對仗,,有的不要求對仗。同一詞家,,在同一詞牌里這首對了,,另一首不一定對。但應(yīng)當(dāng)明確,,詞譜里規(guī)定對仗的地方,,是必須對仗的。附帶說一下,,詞的對仗還有個一字豆的對仗,,就是在一字豆后面出現(xiàn)字數(shù)相同的句子,有的要求對仗:如 姜夔的《楊州慢》:“縱豆菀詞工,青樓夢好”,。 周邦彥《蘭陵王》:“又趁酒哀弦,,燈照離席?!?/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