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2年,君士坦丁堡籠罩在巨大的戰(zhàn)爭陰云中,。
(1464年的奧斯曼火炮,,口徑635毫米)
有戰(zhàn)爭,就有靠戰(zhàn)爭得利的人,。一個名叫烏爾班的匈牙利鑄炮師,,游走于戰(zhàn)爭的兩個陣營,希望能夠憑自己的鑄炮計劃飛黃騰達,。15世紀中期的歐洲,,火炮在圍城戰(zhàn)中,已經(jīng)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當時大量的鑄炮師都在巴爾干地區(qū)游走,,希望能靠這場戰(zhàn)爭賺一大筆錢。
烏爾班的優(yōu)勢,,就是他能夠鑄造一體化的重型銅炮,。在半個世紀之前,也許不會有人感興趣,,因為早期的戰(zhàn)場上,,火藥的配料硫黃,、硝石和木炭都是分別裝在木桶里,要用的時候才現(xiàn)場打開混合起來,。于是,,火藥容易受潮,燃燒慢,,效果不佳,。
15世紀初開始,歐洲火藥制造者發(fā)現(xiàn),,如果把所有原料按比例混合成糊狀,,再烘干成餅狀,需要的時候直接根據(jù)用量取下來顆粒狀的火藥,,其威力大大增加,,可以發(fā)射重型炮彈了。
這意味著,,火炮鑄造師可以設計更大口徑的火炮,,用更重的炮彈轟擊城墻了。
(17世紀西班牙軍官留下的軌跡計算圖)
烏爾班最終選擇為奧斯曼帝國效力——在那個時代,,歐洲人前往奧斯曼帝國謀求職位,,是很平常的事情。
烏爾班的效率很高,,當年11月份就鑄造了一門重炮,,可以發(fā)射重達600磅(約272公斤)的巨型石彈。這門大炮安放在了新建成的割喉堡下的海岸上,,死死盯著狹窄的博斯普魯斯海峽,。
巧合的是,11月26日,,一艘威尼斯運糧船試圖強行闖過,,巨炮一發(fā)炮彈過去,就把運糧船打得粉碎,。實戰(zhàn)驗證了烏爾班大炮的實力,,他很快得到命令,再造一門巨炮,,尺寸翻一倍,。鑄炮不是簡單的擴大尺寸,有很多設計上的變量需要考慮,,烏爾班對這些都掌握了,。
1452年冬天,一門巨大的火炮開始鑄造了,。
(烏爾班火炮想象圖)
烏爾班先是用陶土和剁得很細的亞麻布混合,,造出了一個炮管模具,,長度約為27英尺(約8.2米)。這個模具分為兩個部分,,前端容納炮彈的口徑達到了30英寸(約0.76米),,后端放置火藥的尺寸則要稍小一些。
模具燒制完成之后,,就在地上挖一個巨大的土坑,然后把模具炮口朝下放進去,。之后,,在外層再覆蓋一層陶土——中間留有空隙,用來注入熔化的金屬,。
外層的結(jié)構(gòu)必須要結(jié)實,,所以烏爾班命人堆砌了大量的“鐵、木料,、泥土和石塊,,從外面壓緊”。最后,,再用潮濕的沙子覆蓋起來,,只留出注入熔化金屬的空洞。
下面,,就是最關鍵的熔煉金屬了,。
當時的熔煉技術并不先進,烏爾班建造了兩個大型的磚砌熔爐,,外面用燒制好的陶土覆蓋,,再用大石頭壓住,最后用小山一樣的木炭把熔爐埋起來,,只有爐口可以看見,。
可以想象,中世紀的鑄炮工人是多么的危險,。
(達芬奇筆下的火炮鑄造廠)
他們不僅要置身于高溫中工作,,還要時刻擔心熔爐會不會出現(xiàn)意外。一般情況下,,熔爐要不斷燒24小時,,工人才開始往坩堝內(nèi)投入銅塊。
然后,,他們還要用金屬長柄勺,,從沸騰冒泡的大鍋里撈出浮在表面的廢渣。高溫灼燒著工人的身體,,一般人根本無法忍受,,更危險的是,,如果一不小心投入鍋中的金屬塊是濕的,投入鍋中后水蒸氣很可能導致鍋爐破裂,,站在附近的工人必死無疑……
鑄炮工人接著投入錫塊,,在眾人的祈禱中,又投入一些金銀幣祈求鑄炮成功,。然后工人用很長的桿子伸進鍋里攪拌混合,,桿子很快就會被熔化,然后再換上一根新桿子,。
鑄造工人開始連續(xù)三天三夜的拉風箱,,讓木炭堆持續(xù)燃燒。
(烏爾班火炮)
鑄炮師則經(jīng)常查看金屬溶液,,以判斷什么時候溶液能達到要求,。這需要豐富的經(jīng)驗和敏銳的目光,烏爾班就具有這樣的能力,。
最終,,當烏爾班判斷時機已到,鑄炮工人就穿上厚厚的毛氈防護服,,用鐵鉤子把熔爐口打開了,。巖漿一樣的金屬溶液開始流出來,順著早就鋪好的陶土管道慢慢流入了大炮模具的孔洞,。鑄炮工人則要不斷的用長桿子戳著金屬溶液,,把氣泡戳破。
之前鋪好的濕沙子,,會減緩金屬溶液冷卻的速度,,防止青銅破裂。直到完全冷卻完成,,巨型大炮才被挖出來,,用一群牛拉到地面上。
最后,,就是拆除模具,,打磨炮身。當這一切都完成之后,,所有人都被震驚了,,這絕對是一門超乎想象的巨炮。他30英寸的炮管口徑,,足以讓一個成年人鉆進去,,它的一枚巨型石彈,就超過了半噸。
1453年1月,,鑄造完成的烏爾班巨炮,,在奧斯曼帝國的首都進行了試射。
(右側(cè)的攻城火炮)
全城人都提前得到了警告,,“炮聲將有如雷霆,,大家務必多加小心,免得毫無準備,、耳朵被震聾,,或者孕婦被驚嚇導致流產(chǎn)”。
在萬眾期待中,,炮手點燃了火藥,,一聲巨響傳來,瞬間濃煙滾滾,。巨大的石彈飛出了1英里遠,落地后鉆到了6英尺(約1·8米)深的地下,。巨炮的威力如此巨大,,10英里之外都能聽到爆炸聲。
為了把烏爾班巨炮運到140英里外的戰(zhàn)場,,人們只能把多輛大車用鐵鏈綁在一起,,然后把炮管放在車上。60頭公牛在前面拉車,,有200人負責穩(wěn)住炮管不滾下來,,另有一隊工兵在前面開路搭橋。
每天只能行進2.5公里,,“烏爾班巨炮”就這樣被艱難地運到了前線,。就是這樣一門巨炮,一發(fā)超過半噸的炮彈,,直接把君士坦丁堡的巨大石墻砸成碎屑,。再配合上其他的大炮,曾經(jīng)“固若金湯”的城墻,,終于被摧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