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工,,靠著爸媽的零花錢(因為是學(xué)生),,每天在家打游戲超過20小時,每天日夜顛倒,,健康管理也是非常糟糕,,沉迷于游戲世界無法自拔,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人來看,,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游戲廢宅,,是“廢人”,絕大多數(shù)人會拿著自己的所謂“正確的三觀”去抨擊他,,去企圖給出一個正當(dāng)?shù)摹叭松?guī)劃”,,甚至去教育他,指指點點,。但成為廢宅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絕對的錯誤嗎? 我不這么認為。就拿我自己做例子,,我畢業(yè)后大概工作了5-6年,,在一次求職的過程中接受了一位市場主管的點撥,說我自己的公眾號寫的稿子的內(nèi)容水平完全可以做職業(yè)的游戲雜志的編輯,,說我擅長這個領(lǐng)域為什么要求職做跑市場的策劃,?我如夢初醒,自己明明有興趣的事情,,也能做好,,而且如今也有平臺和機會,為什么要做自己沒興趣的事情,? 于是我往自媒體發(fā)力,,做到如今,算不上出名的UP,,全網(wǎng)超10萬粉絲還是有的,,當(dāng)然也會迷茫自己發(fā)展的方向,但靠著自媒體,,3年來收入收入超過30萬,,算不上富裕吧,,但養(yǎng)活自己還是夠了的,。但我做的事情,無非就是看看動畫,,寫寫稿子,,有空打打游戲,做做視頻,,還會出去旅游等,,但和一般繁忙工作的人來說,還是閑一些的,。當(dāng)然,,我犧牲了所有的雙休日,雙休日也會寫文發(fā)文,,維護和運營,,沒有節(jié)假日的概念。 但是,,如果要是我說,,我3年來一分錢沒收入,吃喝住都靠的父母,,你是不是會把我定義為“廢宅”呢,?定義上我覺得是差不多的。 所以這其實就是個結(jié)果論。未來的事情誰都沒法確定,,只是做自己的事情而已,。那位游戲廢人也是如此。假如他靠著打游戲掙了很多錢,,大家對他的看法是不是改變,?明明都是沉迷打游戲,你憑什么把賺了錢的游戲沉迷者稱之為“職業(yè)玩家”,,而把沒賺錢的稱之為“游戲廢人”呢,? 如果簡單的把“游戲廢宅”是為了興趣,職業(yè)玩家是為了賺錢來區(qū)別兩者的本質(zhì),,我覺得也是不合理的,。 又可以拿我做例子,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靠看新番來寫稿子了,,那我看新番到底是為了興趣,,還是為了賺錢?這關(guān)系很曖昧,,誰也說不清,。我就認識一些被別人唾棄為“營銷號”的動漫自媒體,我看看他們的內(nèi)容,,標題引戰(zhàn)意思很濃厚,,但內(nèi)容本身我覺得他絕對是對某些事件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也很有興趣研究動漫本身的,,那他到底是為了賺錢而寫文,,還是為了興趣而寫文,你很難判斷,,恐怕連他本人都說不清,。 而這位游戲廢人的小哥,不去上班是因為他還在念書,,他只能打工,,而他所在的日本,社會福利高,,他僅靠去超商打工的話,,也足以維持生計,爸媽有條件給他零花錢往游戲里氪金投資,,那就是天生的條件,,就像你問我憑什么富二代可以比你條件好一樣無解,在這種各種條件都具備的前提下,,人家有資格做廢宅,,也沒理由去說三道四。 再者就是人的價值與否,也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一定要自力更生才是一個正確的,,有價值的人?一定要靠工作來實現(xiàn)價值,?誰都沒這么說吧,,人家就是在長時間,瘋狂的游戲中才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就是在虛擬世界里才找的到活著的意義,,你也管不著吧?正如一些評論說的,,瘋狂的打游戲,,或者說瘋狂的把精力投入自己的興趣,愛好,,并沒有錯,。就和瘋狂的把感情投入戀愛一樣。戀愛都有走火入魔一說,,玩游戲沉迷其中也無可厚非,。 說到頭,人的活法由自己決定,,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如果沉迷游戲拖累了父母,那錯在拖累父母,,而不在于玩游戲本身,。但如果決定了,,就不要做出會讓自己后悔的選擇,。我從來不后悔,因為無論哪個時期的我,,都是我自己,,改變之前也是自己,改變之后,,也是自己,,但唯獨不要讓自己后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