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時,,我給某培訓(xùn)機構(gòu)做了線上育兒講座,。在提問環(huán)節(jié)與家長的交流讓我印象頗深。 第一位家長的問題是:“孩子一生氣就摔門,、關(guān)門,,不許家長進去,說要自己冷靜,,我該怎么辦,?” 從聲音聽來,這是一位年輕的媽媽,,“一……就……”的表述聽上去飽含焦慮,、走投無路。哦,,摔門,,聽起來有點嚴(yán)重?先評估損害范圍吧,,于是我追問:“您說孩子一生氣就摔門,,請問他是在家、在學(xué)校和在公共場合都會這樣嗎,?還是具體在哪里,?” 家長一愣后回答:“……啊,只在家里,,在學(xué)校和外面表現(xiàn)還是很好的,。” 我注意到家長似乎對摔門格外不滿:“那您說到的在家摔門,,經(jīng)常發(fā)生嗎,?” 家長停頓,又想了想:“其實只發(fā)生過一次,。那次他居然摔門,,我特別火大,沖進去把他打了一頓,,以后他就不摔了,。” 呃,,我不禁在屏幕前扶額,。但注意到“孩子摔門”似乎并沒有家長一開始描述的那樣頻繁。那么,家長的反應(yīng)為何如此激烈就值得探尋了,。 “我很好奇哦,,為什么孩子摔門讓您覺得如此不快?摔門會讓您想到什么嗎,?” “因為感覺他就在毫無顧忌地發(fā)泄情緒,,聽起來很暴力、很沒教養(yǎng),!”家長的聲線稍稍激動起來,,“而且怎么可以用這種不成熟的方式處理情緒,為什么不能當(dāng)時直接跟我說呢,?我是他媽媽呀,,他寧可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也不找我,太過分了,?!?/p> “哦……所以您希望他用更成熟的方式處理情緒,也希望他可以與您溝通……”我突然想起有個重要的信息沒問到,,“誒,,抱歉我忘問了,您孩子年紀(jì)多大,?” “12歲?!?/span> 聊天框閃爍,,另一位家長打字附和:“是啊是啊,我孩子也這樣,,他情緒不好的時候我問他咋回事,,他就狠狠瞪著我、一句話也不說,,孩子問題太大了,。” 聽到這里,,我感覺兩位家長的問題也許是類似的,,于是邀請后一位家長開麥具體談?wù)劇?/span> | 圖片來源:www.pexels.com 這位家長語速較快,說話風(fēng)風(fēng)火火,,連珠炮似地抱怨孩子不服管教,,也不喜歡跟她溝通。她提到“我覺得蹺二郎腿,、抖腿是很不好的習(xí)慣,,會影響他學(xué)習(xí),所以見一次說一次”(聽到這里我默默看了一眼自己正蹺起的二郎腿——好像也沒有影響我講講座啊),。 為了評估孩子的功能,,我試著問“那孩子是跟任何人都這樣嗎?還是只跟您置氣,?”,,家長回答:“跟同學(xué)相處挺好的;課外班有幾個年輕老師不給他壓力,,他就跟人家聊得可開心,。” 我還沒來得及為孩子的社交能力沒有徹底損害感到欣慰,,家長便恨鐵不成鋼地補充道:“但課外班的老師稍微管嚴(yán)一點,,他就愛答不理的!太沒禮貌了,,怎么可以對老師這樣呢,!他那個表情,我(消音)見一次就恨不得打一次,!” 她的怒火幾乎要直撲到我面前,。我又小心翼翼地問:“那您有沒有想過,是您管他管得太嚴(yán)了啊……,?” 家長直爽地回答:“我也是這么過來的啊,,也沒出什么問題,還是現(xiàn)在的孩子太脆弱了,!” 【正念一下】 我相信上述困惑不是這兩位家長獨有的問題,。 我還記得那時腹部涌起的酸楚感,仿佛有某種重壓通過網(wǎng)絡(luò)傳輸過來,。我好像能感受到那個門被推開的孩子的情緒:被侵入,,無處可逃,情緒過載,;那個沉默瞪視的孩子的情緒:被指責(zé)和限制,,憤怒而窒息,無言,、被動地反抗,。我也能理解家長的狀態(tài):失控、無措,,進而焦慮,、爆發(fā)。 家長這一側(cè)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呢,?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家長最初的描述和我追問后的回答之間,,存在不小的鴻溝。太多的想法像狂舞的幽靈,讓事實變形扭曲,,在家長心中投下巨大的陰影: ▲ 孩子【在家】摔門【一次】,,生氣后想自己【冷靜冷靜】 ——孩子【總是】一生氣就【亂發(fā)脾氣】,【拒絕溝通】,,【缺乏教養(yǎng)】 ▲ 孩子只在面對【嚴(yán)厲的老師】和【嚴(yán)厲的母親】時,,會【沉默】表達不滿 ——孩子【難以管教】,【沒禮貌】,,【性格扭曲】 以上只是對孩子的看法,。雖然時間短暫、沒來得及探問,,但家長也許還會有一些指向自己的念頭和情緒,。也許家長害怕自己不能讓孩子的行為完全在掌控中、意味著自己沒有能力,?如果這樣想,,溝通就變成了權(quán)力的斗爭、馴服的象征,,而真正的溝通只有在非暴力,、溫和、自愿,、尊重的情況下才能發(fā)生,。或者,,家長自身有未解決的恐懼,,例如來自充滿沖突的家庭,所以對孩子行為中蛛絲馬跡的暴力異常敏感——當(dāng)孩子摔門時,,家長其實害怕狀況演變?yōu)檫^去的沖突,,或者害怕孩子成長為他不愿再面對的某人,?或者,,第二位家長也許有對失序的恐懼,認(rèn)為凡事只有按照端正筆直的最優(yōu)策略去做,,才不會出現(xiàn)可怕的后果,? 不管怎樣,如果陷入想法的漩渦,,對孩子的理解和反應(yīng)就會脫離此時此地,。 在理解層面,給孩子貼上品德敗壞的標(biāo)簽,,就意味著不再深入理解他如此行事的動機,,泯滅了磨合與改變的可能。 例如,12歲的孩子生氣時說要自己靜靜,,其實已經(jīng)是相當(dāng)不錯的反應(yīng),,他已經(jīng)知道不能在氣頭上沖動行事,這比不少成人還要成熟許多(那么多沖動殺人,、沖動毀物的新聞,,或者日常生活中的禍從口出、出口傷人),,家長本可以看到這一積極方面,,允許他想冷靜再溝通。 又例如,,只著眼于“孩子此刻不愿與自己溝通”,,就會形成巨大的盲區(qū),看不見事實重要的另一面:孩子并非【再也不】愿意溝通,,而是說【稍后】溝通,,只要家長能保持溫和的態(tài)度;此外,,這同一個孩子卻愿意跟【別人】溝通,,基于簡單的控制變量,是否意味著【家長自己】缺乏了某些激發(fā)孩子溝通意愿的屬性,?是否可以改善,?——反思和改變就孕育了。 在反應(yīng)層面,,家長帶著這些想法,,必然反應(yīng)升級、宛如軍備競賽:對于孩子一時的負(fù)面情緒,,卻用“一貫品行敗壞”的重手去治,,必定鮮血淋漓。家長用盡全力,、揮動大棒與想象中的幽靈奮戰(zhàn),,擊中的卻是情緒脆弱中的、自己的孩子,。 其實上述分析基于的就是正念中“覺察”的理念,。 所謂“活在當(dāng)下”“此時此刻”,聽來抽象,,講的其實就是這個道理:你眼中映出的是此刻的孩子,,還是你害怕的某個樣子?你是真誠地想與孩子溝通,,還是想證明你有撬開他心扉的權(quán)力,?學(xué)習(xí)時蹺二郎腿真的會影響孩子的效率,,還是你不要他覺得、只要你覺得,? 總之,,你品,你細(xì)品,,品好了再行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