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之心 保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游戲,,正成為游戲廠商眼中的一份責任,。近兩年,一系列守護平臺,、保護體系,、認證機制落實到了游戲產品之內,但這種限制手段達到了怎樣的效果,,很多人(尤其是成年玩家)或許還是未知的,。 僅從媒體內容角度而言,葡萄君通過兩篇關于“騰訊成長守護平臺”的報道下玩家的閱讀量和回復量,,已經深刻領會到了這種限制所帶來的,、來自未成年玩家的沖擊。 這兩篇報道的相同之處在于,,內容發(fā)布后一周還不溫不火,,后續(xù)卻體現(xiàn)出了幾乎極致的長尾效應。比如第一篇發(fā)布于2018年2月26日的《騰訊成長守護平臺上線一年,,受保護未成年人充值額度下降37%》首周微信圖文總閱讀只有873,,留言2條,而一年之后卻飆至閱讀4.8萬,,留言191條,。值得一提的是,它還只是圖文第三條,。 第二篇《騰訊成長守護平臺推出近兩年后,,我們收到了200個玩家的解綁請求…》就更加夸張了,。文章首發(fā)于2019年1月14日,首周微信圖文總閱讀3250,,留言12條,,截止到3月1日,閱讀暴增至7.3萬,,留言338條,。同樣,它僅僅是圖文第三條,。 站在一家游戲產業(yè)媒體的角度,,一篇閱讀約5萬的頭條已是效果非常不錯的報道了,更何況這篇報道的位置還更低(曝光率不及頭條),。為什么它會有如此強的長尾能力,? 通過對文章評論的分析,葡萄君發(fā)現(xiàn)“解綁”一詞出鏡率頗高,。這些回復體現(xiàn)為“我要解綁”,、“我滿18歲了為什么只能玩2小時”等等。 甚至有玩家在后臺評論“每次登錄游戲之前都要驗證,,這難道不是你們的bug,??,?長點心吧,,有寫文章的功夫不如去看看你們的平臺有什么漏洞吧”。 僅從留言內容來看,,我很難相信這是一位成年人 看到這些留言后葡萄君也表示很詫異,。莫非玩家把媒體賬號視為官方平臺賬號了,? 如果仔細閱讀這篇文章,,葡萄君并未宣稱自己有解綁的權利,并且也明確說明了“沒有任何花錢解除防沉迷的途徑”,,官方提供的解綁方式只有:1.只有由家長端進行解綁操作,,未成年人如需解綁需與家長溝通才能實現(xiàn);2.未成年人滿18歲后,,游戲時長限制會自動解除,。 那么玩家都是來自哪里?調取圖文數(shù)據(jù)后葡萄君發(fā)現(xiàn),,有大部分的閱讀來源都來自“搜一搜”,。隨即,我們嘗試用一個路人賬號從微信搜一搜入口搜索關鍵詞“騰訊成長守護”,,熱搜中便包含了“騰訊成長守護解綁”,。 點擊該關鍵詞,,收到了這樣的結果: 這剛好解釋了上述的所有問題——未成年玩家受到平臺約束無法正常游戲,隨即到微信搜索入口(“搜一搜”等)尋找解綁辦法,,而在搜索結果中,,處在前排的文章都是他們尋求幫助的對象。于是才有了大批量回復“解綁”的現(xiàn)象,。按照這個邏輯,,我們也點開了上圖中名為“MATU”的公眾號,發(fā)現(xiàn)這篇發(fā)布較早的的文章已經突破了10w+閱讀,。 葡萄君之所以分享這則小故事,,也是想表達這樣一個觀點——未成年人的游戲訴求很強烈,當超時被迫下線后,,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解綁,,讓游戲時間更自由。進一步來看,,平臺的限制起到了明顯的成效,。 近日,騰訊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將進行一次升級,,限制程度可能又會提高了,。而這一次,他要向小學生“動手”了,。 13周歲以下玩游戲須家長開鎖,,騰訊不賺小學生的錢了?3月1日,,騰訊宣布開始測試一項全新的“兒童鎖模式”,。本次測試中,13周歲以下未成年新用戶在首次登錄游戲之前,,將被強制要求進行“兒童鎖”的登記認證,。只有其監(jiān)護人完成“解鎖”后才能進入游戲,若未完成解鎖則被禁止登錄,。 為什么要開兒童鎖,?按照官方的說法,新模式的目的一方面是讓家長對孩子的游戲行為充分知情并給予授權,,另一方面是協(xié)助家長了解孩子的游戲行為并做出合理的管控,。 騰訊方面表示,在家長允許孩子進行游戲的基礎上,,仍將遵循現(xiàn)行健康系統(tǒng)的強制防沉迷策略(12周歲及以下未成年人每日限玩1小時,,21點-次日8點禁玩)對未成年人進行保護,同時,,家長還可以進一步根據(jù)實際情況,,通過成長守護平臺上對孩子進行更為嚴格和細節(jié)的游戲行為限制,。按計劃,騰訊將分批在12個城市對《王者榮耀》,、《刺激戰(zhàn)場》2款游戲的新用戶展開抽樣測試,,首批測試目前已在北京、成都,、長春3個城市啟動,。 如上圖所示,當13歲以下孩子想要玩騰訊旗下的某款游戲時,,必須提供以下資料:身份證正反面照片,、視頻認證信息(家長提供);正面免冠全身合照,、親子關系證明(家長和孩子共同提供),。需要說明的是,這僅是測試階段的暫定流程,。但以目前認證程序的嚴謹程度,,它絲毫不亞于銀行開戶,甚至是出國簽證,。 回溯近兩年平臺的相關舉措,,無論是事前的“騰訊成長守護平臺”、事中的“騰訊健康系統(tǒng)”還是事后的“騰訊少年燈塔主動服務工程”,,官方一直在不斷通過提高門檻來約束未成年的游戲行為,,包括但不限于超過規(guī)定時長必須下線、游戲特征疑似未成年人需要人臉識別,、異常的未成年人消費會被官方主動介入等等,,并且越來越嚴。現(xiàn)如今,,騰訊直接用“兒童鎖”卡住了13歲以下的玩家,,也是試圖在有意摘掉在小學生身上賺錢的標簽。 這道“兒童鎖”或許還有其他的意義如果仔細分析這項即將推出的措施,,其實它約束的不僅是13歲以下未成年人本身,,一定程度上也在提醒家長,。 正如之前提到的約束手段,,官方更多地在協(xié)助家長管控孩子。家長在其中可以自愿參與共同管理,,但不是強制性的管理,。 而隨著一系列未成年人沉迷游戲、家長卻毫不知情等社會事件的出現(xiàn),,家庭教育缺失問題也逐漸反映出來,。在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過程中,,企業(yè)應該勇于承擔一份責任,家長也應該多正視孩子的需求——“兒童鎖”背后所針對的就在于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