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27期||總第558期 黃峨塑像 文學伉儷 才藝冠絕 ——《桂湖的自信》之六 王長華 黃峨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女性之一,,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繼李清照、朱淑真之后又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壇才女,。 黃峨能文工詩,,更擅詞曲,這早見于與之同時代而略晚的朱孟震《續(xù)玉笥詩談》:“博通經(jīng)史,,能詩文,,善書札?!钡姴欢嘧?,亦不存稿。而其詞曲,,則比詩作為多,。她的許多詩還輾轉(zhuǎn)傳抄,分別散搜于明,、清集中,。至于黃峨作品以集名,則有《楊狀元妻詩集》一卷,、《楊夫人樂府詞余》五卷,、《楊夫人詞曲》五卷、《楊夫人曲》三卷,、《楊升庵夫婦散曲》三卷,、《升庵夫婦樂府》,、《楊夫人樂府》等,。黃峨的文學作品,歷來受到后代學者的高度評價,。明萬歷版《楊夫人樂府詞余》序中,,稱她“才情甚富,不讓易安(即宋代李清照),、淑真(即南宋朱淑真)”,。明代文學家徐渭稱贊她“旨趣閑雅,風致翩翩,,填詞用韻,,天然合律,。”“積雨釀春寒”這闕《黃鶯兒》,,被明代騷隱居士《衡曲廛談》譽為“字字絕佳”,。明代文學家、“后七子”領(lǐng)袖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說《寄外》(一作《寄夫》)一律和《黃鶯兒》一詞,,“升庵別和三詞,,俱不能勝?!?/span> 郭沫若題寫的“桂湖” 黃峨的才德都堪稱頌,,人品高尚。明末清初的學者錢謙益在《歷朝詩集小傳》中說她“閨門肅穆,,用修亦敬憚”,。故升庵為她祝壽,有“女洙泗,、閨鄒魯”之辭,。洙泗、鄒魯,,代指孔孟,。升庵是把她作為孔孟來尊敬的。升庵有這樣一位德才兼?zhèn)涞姆蛉?,又何止“郎才女貌”,?明代文學家徐渭贊頌他們夫婦“著述甲士林”,“才藝冠女班(即東漢才女班昭)”,,實為歷史上所罕見,。 升庵一生四娶。正德八年(1513)娶王氏,,十三年(1518)王氏病故于新都,,沒有留下子嗣。次年續(xù)娶黃峨,,沒有留下一男半女,。求子心切的升庵在云南流放期間再娶周氏,生子同仁,。后又娶曹氏,,生子寧仁。升庵一生不僅仕途多坎坷,,子息也不厚實,。兩個兒子中的同仁,居然又先他而去,死時年僅二十二歲,,雖娶而未及生子,。真是命運不濟,令人唏噓,。但升庵卻與黃峨演繹了一段美滿動人的婚姻佳話,。 正德十二年(1517),正德帝“微行出居庸關(guān),,幸宣府”,,升庵“上疏切諫,不報”,,遂稱病告假,,偕原配王夫人回到家鄉(xiāng)新都。正德十三年(1518)七月七日,,王夫人病故,。因王夫人沒有留下子嗣,正德十四年(1519),,家中又為升庵續(xù)娶黃峨為妻,。黃峨(1498——1569),字秀眉,。父親黃珂,,字鳴玉,四川遂寧人,,成化二年(1466)進士,,官至工部尚書;母親亦出自名門,,知書知禮,。黃峨為黃珂的第二女,幼習詩書,,知書達禮,,她的興趣愛好、志向性格,、氣質(zhì)修養(yǎng),,與升庵都是那么的接近,以至婚嫁之后兩人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楊黃兩家的先人都是由麻城移居于蜀,。楊廷和與黃珂又“少為道義之交”,,兩家早有通家之好,。這門婚姻這可謂是郎才女貌,門當戶對,,天作之合,。 升庵和黃峨在新都城西的上升街舊宅舉行了婚禮,,婚后居住在桂湖之濱的榴閣。夫妻經(jīng)常的湖邊散步,,賦詩填詞,,互相酬答,過著詩情畫意般的愛情生活,。這年夏天,,黃峨以榴樹巧作比喻,即興賦出《庭榴》詩,,表達了她對這段姻緣的看法和對升庵的深情: 移來西域種原奇 第一緋英上苑姿 不到秋深丹結(jié)實 獨于夏午艷垂枝 已嫌桃李開何早 略笑芙蓉發(fā)亦遲 萬點落霞明照眼 彩衣金屋正相宜 不久,,黃峨的公公楊廷和函催升庵歸京復官,升庵偕夫人黃峨還京,。到京后,,升庵仍任翰林院修撰,次年擔任經(jīng)筵講官,,為嘉靖帝講書,。黃峨居家理事,成為升庵在事業(yè)上的賢內(nèi)助,。 黃峨在北京僅過了五年順境生活,,便遭逢升庵謫戍云南的極大打擊,從此遂一生坎坷,。嘉靖三年(1524)九月,,在秋風蕭瑟中,黃峨率仆人護送著升庵向云南永昌進發(fā),。他們乘小舟由運河南下,,經(jīng)江西上洞庭。行至江陵驛(今湖北江陵),,黃峨將繼續(xù)乘舟獨上西陵渡回川,,而升庵卻要登陸孤身去戍所了。升庵在《恩遣戍滇紀行》詩中寫道:“江陵初解帆,,倉惶理征衫,。家人從此別,容淚不須緘,。騰裝首滇路,,問愁程楚巖?!比粼谄綍r,,升庵寫詩填詞,黃峨總是要唱和的。但這次,,她實在無力提起千鈞之筆,,只好以眼淚相答。夫妻在江陵驛依依不舍,,凄然離別,。黃峨乘舟去后,升庵久久佇立在江邊,,望著遠去的歸帆,,心里感到十分凄涼悲傷,寫下了《臨江仙·戍云南江陵別內(nèi)》: 楚塞巴山橫渡口,, 行人莫上江樓,。 征驂去棹兩悠悠。 相看臨遠水,, 獨自上孤舟,。 卻羨多情沙上鳥, 雙飛雙宿沙洲,。 今宵明月為誰留,? 團團清影好, 偏照別離愁,。 黃峨在江陵與升庵離別后,,隨同仆人溯江而上,于年底回到了新都,。她茹苦含辛,,撐持家務,為被迫還鄉(xiāng)的公公楊廷和隨侍湯藥,。嘉靖五年(1526)六月,,升庵驚聞父病,乞準歸蜀,,匹馬間道,,疾馳十九日,從昭通古僰道返家,。楊廷和見愛子歸來,,病竟痊愈。七月,,黃峨隨升庵同往云南戍所,,成為升庵講學、著書的得力助手,。嘉靖八年(1529)六月二十一日,,升庵父親楊廷和病故,。升庵驚聞病訃,乞回籍終制,,不允,。升庵乃泣血述情,,奔告巡撫歐陽子重,,疏上得歸襄事。夫妻雙雙自滇南返川奔喪,。 黃峨紀念館 辦理完父親楊廷和喪事,,升庵于當年十一月返滇,黃峨獨留新都,,主持家政,,孝敬公婆,教哺子侄,。從此,,黃峨與升庵天各一方,度日如年,,愁腸欲斷,。她盼夫遇赦而不能,憂憤之中,,給遠方的丈夫?qū)懴乱皇浊槌顭o限,、聲淚俱下,并為后世傳誦的《寄夫》詩: 雁飛曾不到衡陽,,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昭風煙君斷腸,。 日歸日歸愁歲暮,,其雨其雨怨朝陽。 相聞空有刀環(huán)約,,何日金雞下夜郎,。 全詩用典故不露痕跡,典雅宏深,,哀婉真切,,催人淚下。升庵讀罷,,五內(nèi)俱焚,,一口氣給愛妻寫了三首《青蛉行寄內(nèi)》 ,其中一首云: 青蛉絕塞怨離居,,金雁橋頭幾歲除,。 易求海上瓊枝樹,,難得閨中錦字書。 嘉靖三十八年(1559)七月六日,,升庵病逝于云南昆明高峣寓所,。噩耗傳來,黃峨悲痛難禁,,泣不成聲,。她“徒步奔喪,至瀘州遇柩”,,并把次子寧仁攜歸撫教,。升庵棺柩運回新都后,于次年冬祔葬于新都城西其父楊廷和之墓側(cè),。升庵去世后八年(1567)正月,,詔贈恤建言已故諸臣。升庵恢復原官,,追贈為光祿寺少卿,,謚莊介。黃峨也由安人晉封為宜人,。五月,,前大學士楊廷和復官;七月,,加楊廷和太保,,賜謚號為文忠,蔭一孫寧仁為尚寶司丞,,一孫有仁入國子監(jiān),,遣官祭葬。隆慶三年(1569),,黃峨寡居十年后郁悶病故,。葬與升庵同穴,實現(xiàn)了與丈夫“生同心,,死同穴”的誓愿,。 王長華,甘肅隴 西人,,中國報告文學 學會會員,,甘肅省作 家協(xié)會會員,甘肅省 雜文學會會員,,現(xiàn)供 職于一家媒體,。 題 簽:魏新河 執(zhí)行編輯:程 遙 微信號:gslxcys 編 委:靜悟齋 微信號:wbz201611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平臺發(fā)布的所有內(nèi)容,均系作者原創(chuàng),,且經(jīng)作者授權(quán),,其它任何媒體轉(zhuǎn)載,,必須注明出處,否則依法追責,。特此聲明,。 征稿啟事 本微信平臺長期征集文學、書法,、繪畫,、攝影原創(chuàng)作品,歡迎惠賜稿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