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培養(yǎng)一個孝順的孩子,,首先自已要孝敬長輩,,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表率與榜樣。俗語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模仿力與觀察力都很強,,父母對待自己的長輩是什么態(tài)度,孩子對父母就是什么態(tài)度,,這就是最直接的影響,。 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因為他沒有看到父母如何孝敬自己的祖輩,。一個眾所周知的廣告,想必大家一定都看過:一位母親端著洗腳水給自己的婆婆洗腳,,兒子看到了,,也顫顫巍巍地端來一盆水,準備給媽媽洗腳,。孩子的世界是純凈和空白的,,他從父母那里學習語言和行為,當孩子看到父母給爺爺奶奶捶背的時候,, “捶背”這個動作就第一次映入了孩子的視線,;當孩子看到父母對爺爺奶奶的態(tài)度,孩子就知道:可以用這樣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父母,;當父母把老人時時刻刻都放在心里,,經(jīng)常去關懷、 問候,、體貼,、照顧,孩子就會知道:爺爺奶奶在爸爸媽媽的心里很重要,。這種重視本身就無形中使孩子提起了對長輩的尊敬,,同時也從父母那里學會了孝敬。 可見,,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孩子眼里,父母就是一把尺子,,他們認為,,父母做的他們就能做;父母怎樣做,,他們也應該怎樣做,。父母不僅要管理好自己的小家庭,還要時刻不忘照顧自己年邁的父母親,。如果說他們平時因居住地較遠,、工作較忙而不能和老人朝夕相處,,那么在節(jié)假日要盡量抽時間帶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幫老人做些家務,,同老人共聚同樂,,盡一份子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如此日久天長,,孩子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在良好家庭風氣的影響下,,逐步養(yǎng)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優(yōu)良品質(zhì)。
|
|
來自: 輝聊家風家教 > 《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