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妮/整理 吳昌碩,,1844年9月12日出生于浙江湖州安吉縣,,1927年11月29日逝世于上海北山西路吉慶里,。從苦于生計的鄉(xiāng)村秀才、一官如虱的“酸寒尉”,,到領銜海上的藝壇耆宿,,其一生歷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tǒng)五朝而至民國,,游學,、游宦、游藝的足跡輾轉(zhuǎn)湖州,、杭州,、嘉興、蘇州,、上海等地,,更曾遠赴京津、北上山海關,。 吳昌碩 吳昌碩中年時作有《懷人詩》,、《十二友詩》記其青壯年時代的好友知己,又回憶生平交游,,列文二十余篇,,記與己有金石交誼者,結(jié)集為《石交錄》,,自謂在黯淡仕途的“風塵奔走”中,,“德業(yè)不加進,每思之未當不悔,。獨幸所遇賢豪長者,,往往契合,非伏處巖穴所能庶幾,,此則差足自慰矣”,,從中頗可體會師友之誼在其人生閱歷中的意義和對其藝術成長、成熟所產(chǎn)生的影響,。及至晚年,,吳昌碩更以開放的心態(tài)活躍于各種詩會、印社,、書畫團體,,在廣泛的社會交往中逐步拓展自己的藝術影響力,確立起藝壇領袖的地位。 作為集四藝于一身,,承前啟后的藝壇巨匠,,吳昌碩所親歷的,恰亦是一個于動蕩中眾星云集,,大師輩出的時代,。在他的友朋中,有著諸多聲名顯赫的積學大儒,、高官大吏,、收藏世家和工商巨子,也多狷介清寒的畸人墨客,、在時代的潮流中安身立命并尋求突破的職業(yè)畫人,。8月16日至10月7日,“吳昌碩與他的‘朋友圈’”展于浙江省博物館開展,,展出了吳昌碩與友人們的詩文唱和,、印篆題跋、書畫酬答和往來書札,,它們承載著彼此間的契合提挈與相互砥礪,,也折射出晚清至民國這一新舊交替的歷史時期社會、藝術思潮的傳承與新變,,或可為管窺吳昌碩其人其藝提供另一種視角,。 展覽海報 吳昌碩的父親吳辛甲系咸豐辛亥舉人,善詩,,亦喜篆刻,吳昌碩正是從他那里得到了為學為藝的最初啟蒙,。1860年,,太平天國的戰(zhàn)火蔓延至吳昌碩的家鄉(xiāng)安吉鄣吳,17歲的吳昌碩流亡避亂,,“流離轉(zhuǎn)徙,,學殖荒落”,歷五年方得與父親重逢返鄉(xiāng),。 吳昌碩《七十自壽》詩云“我祖我父稱通儒,,可憐無福授我書”,對少年時被迫中斷的隨父讀書生涯充滿傷悼之情,。動蕩的時代和家庭的變故使他的藝術未得早熟,,將屆而立方才初現(xiàn)雛形,在他青年時代的藝文發(fā)軔中,,家鄉(xiāng)的學官潘喜陶和同里詩人施旭臣都留下了印痕,。 吳辛甲詩稿手跡并陳三立、諸宗元題跋 私人收藏 遺稿是吳昌碩的父親吳辛甲四十九歲那年為他的朋友,、當時的汪姓地方官所繪“秋山策蹇圖”所作題詩,。吳辛甲于吳昌碩廿六歲時病逝,,所有遺墨散盡。1913年吳昌碩于家鄉(xiāng)坊間覓得此稿,,格外珍視,,特請身邊民國詩壇兩大名家“一老一少”陳三立與諸宗元以筆墨記錄此一等幸事,并將三文共同裝幀一軸,。 陳三立(1853-1937),,字伯嚴,號散原,,江西修水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之子,同光體詩派代表人物,。其子陳衡?。◣熢煶袇遣T畫意,自命書齋“染蒼室”,。 諸宗元(1875-1932),,字貞長,別字貞壯,、號大至,,紹興人。曾入同盟會與南社,,民國后曾任水利局總裁張謇秘書等職,。有《中國畫學淺說》、《大至閣詩》,。 諸宗元與吳昌碩相識于1909年,,又于1910年同游武漢、北京,,二人后雖分處滬,、杭兩地,但往來詩札歷十數(shù)年不斷,。在故交沈汝瑾去世后,,諸宗元是吳詩文最主要的切磋與修改人。1914年,,諸宗元作《缶廬先生小傳》刊于《神州國光》第二期,,系吳昌碩第一篇較為系統(tǒng)全面的傳記。 潘喜陶(1823-1900),,字芝畦,,號燕池,海寧硤石人,曾在安吉,、永康,、平陽、象山等地擔任教職,,1865年出任安吉校官,,在其敦促下,吳昌碩于是年補考因戰(zhàn)亂而終止的庚申(1860)科院試,,得中秀才,,故吳昌碩于《石交錄》中稱自己“出海寧潘先生門”。 潘喜陶擅畫,,吳昌碩謂其畫梅“無倔彊枒槎氣,,而清風遠韻,具雪后水邊之致”,,雖沒有確鑿的記錄,,但對吳昌碩生平的述及,往往以他在家鄉(xiāng)從潘喜陶習畫梅作為其涉足繪畫的開端,。 施浴升(?-1890),,字旭臣,又字紫明,,一署子明,,安吉人。吳昌碩自謂與其“交最深,,自始學詩,,從受詩法,每成一篇,,即以質(zhì)就”,。由于兩人又曾同窗杭州詁經(jīng)精舍,故吳昌碩稱施浴升與自己的關系“在師友之間”,,直至中年時給妻弟施為的信中,依然感喟自己能“稍解吟弄者,,皆十年前得自子明夫子之教悔”,。 吳昌碩 園丁墨戲 2.4×2.4cm 浙江省博物館藏 1869年,26歲的吳昌碩首度赴杭州,,求學詁經(jīng)精舍,,從名儒俞樾學習小學及辭章。 詁經(jīng)精舍地處孤山南麓,,嘉慶六年(1801)由時任浙江巡撫的阮元所辟,,后幾度興廢,于同治五年(1866)重建,一度為浙省最高學府,。 俞樾(1821-1907),,字蔭甫,晚號曲園居士,,德清人,。曾官河南學政,后以“試題割裂經(jīng)義”被劾,,罷官后潛心學術,,于經(jīng)史、文字學,、音韻訓詁皆有精深造詣,,一時稱樸學之宗。 俞樾 俞樾于1868年出任詁經(jīng)精舍山長,,主掌精舍講席達三十一年,,其掌教強調(diào)“由訓詁而名物、而義理,,以通圣人之遺經(jīng)”,,并以為“其以應舉文詩課士者,則有敷文,、崇文,、紫陽三書院在。至詁經(jīng)精舍則專課經(jīng)義,,即旁及詞章,,亦專收古體,不涉時趨”,,故精舍以學術嚴謹而與專意科舉的書院形成鮮明對比,。吳昌碩在詁經(jīng)精舍的這段治學經(jīng)歷,對他于金石學的理解和篆刻書法的探索具有重要影響,。 俞樾一生興趣廣泛,,其著作涉及詩、詞,、曲,、賦乃至小說、傳奇,,他又精研漢碑,,尤擅寫隸書,以沉厚含蓄的風格見稱,。其晚年往還于蘇,、杭之間,,1874年更在蘇州建曲園,因此吳昌碩負笈詁經(jīng)精舍的時間雖不長,,卻得以在其后的歲月里與俞樾時有過從,,在問學之余,也多得老師的人脈之助,。 俞樾,、楊伯潤、湯經(jīng)常等《篆云軒印存》跋 浙江省博物館藏 此冊是 俞樾,、楊伯潤,、湯經(jīng)常、吳淦,、金樹本,、楊昌珠,金壽伯等人為吳昌碩《篆云軒印存》所作的跋文,。俞樾文末未署年款,,楊伯潤、湯經(jīng)常,、吳淦均題于同治十二年(1873),。金壽伯題于同治十三年(1874)。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老師俞樾外,,楊伯潤、湯經(jīng)常和吳淦三人都是1870年代在海上書畫市場廣受歡迎,,潤格較高的畫家或書家,,由此可見吳昌碩在30歲前后初赴上海時,便與海上名家有了頗為廣泛的交往,,而他攜印譜訪名家,,亦當有借印藝立足海上藝苑的考慮。 吳昌碩游學,、游藝的同,、光年間,由乾嘉考據(jù)學發(fā)展而來的金石學日益成為知識精英競相追逐的學術主流,,并由此而為篆刻和書畫藝術帶來新的審美參照,。以印人起步的吳昌碩,在青年時代于湖州,、杭州等地的游歷中就開始了對金石碑版文字的研習,他曾于1875年寄寓湖州收藏家陸心源潛園,,協(xié)助其整理文物,,由是得見陸氏搜羅的大量漢晉古磚,,及至中年留居蘇州,更借助印藝得以與一批江南學術,、收藏圈中的顯赫世家相交,。 吳云致吳昌碩信札 浙江省博物館藏 這組信札共有二十六頁,大部份未署紀年,,一頁署“甲戌秋七月三日”(1874),,由信文可知早在此年前,吳昌碩已為吳云刻有“聽楓山館”等多方印,,是時,,吳云又請其為刻“師酉二敦之齋”兩方及“平齋晚號退樓”、“第一江山作郡來”印,。 另多通信札,,內(nèi)容亦為囑托刻印,吳云在印作完成前后提出了細致的意見與點評,,有以自己輯錄的《兩壘軒彝器圖釋》相贈,。信中種種,頗能體現(xiàn)吳云的古文字與印學思想,,以及令吳昌碩一生銘感的知遇之恩,。 吳云(1811-1883),字少甫,,號平齋,,晚號退樓,湖州人,,官至蘇州知府,。工書、印,,精鑒好古,,收藏富且精。因藏有各種舊拓《蘭亭序》二百多本,,故名其室為“二百蘭亭齋”,,又先后收得阮元及蘇州曹氏所藏齊侯壘兩件,因顏其居曰“兩壘軒”,。吳云還以收藏古璽印著稱,,所蓄先秦兩漢以來官私印多得自東南故家,僅從張廷濟后人手中就購得四百鈕,,為一大宗,。 吳昌碩于1872年初游蘇州時造訪了這位鄉(xiāng)前輩,1880年更曾坐館吳云府中,,得與吳云時相過從并綜觀其收藏,,其《石交錄》感慨“封翁(吳云)假館授餐,,情意甚摯,因此得縱觀法物,,于摹印作篆稍有進境,,封翁之惠居多矣”。 潘祖蔭 潘祖蔭(1830-1890),,字東鏞,、伯寅,號鄭盦,,蘇州人,。歷官侍讀學士,工部,、刑部,、兵部尚書。通經(jīng)史,,精楷法,,所藏金石、圖書甲于吳下,,有《攀古樓彝器圖釋》,,并輯有《滂喜齋叢書》、《功順堂叢書》等,。 1883年,,在家鄉(xiāng)丁父憂的潘祖蔭從族兄潘鐘瑞處見吳昌碩所刻印章,頗為欣賞,,遂請吳為己治印,,二人由此結(jié)識。潘祖蔭于光緒九年七月至光緒十一年《日記》中,,多次記錄了與吳昌碩的金石往來:“(光緒九年)七月初二日,,吳蒼石復刻‘井西書屋’印,好,?!薄俺跷迦眨瑐}石來,,贈拓本廿五紙,。”“初六日,,倉石名俊卿,,從九,刻印,、行草,、詩文俱好,,湖州人?!迸c這些記錄所對應的,是吳昌碩于《石交錄》中對潘祖蔭的回憶:“潘鄭庵宮保,,碩德清望,,為世名臣。顧好獎借寒畯,,有一善,,稱道如不及。癸未春,,讀禮家居,,偶見余篆刻,有過譽,,遂以印托其族瘦羊先生命刻,,先后凡數(shù)十方,皆稱善,。以分隔云泥,,久未晉謁。宮保先使人致意,,并貽古銅器拓本多種,,始一往見。宮保以通經(jīng)學古為勖,。又謂余篆書入古,。余謝不敏。蓋余學刻印有年,,未能自信,,即篆書亦人罕許可,聞宮保言,,不覺有感,。非敢引公自重,然不可謂非受知,?!?/p> 峴致吳昌碩信札 浙江省博物館藏 楊峴(1819-1896),字見山,,又字季仇,,號庸齋、藐翁,、遲鴻軒主等,,湖州人,。咸豐五年舉人,應會試不中,,遂以幕僚身份輾轉(zhuǎn)各地,,曾入曾國藩幕,后官常州,、松江知府,,晚年被劾罷職后寓居蘇州,讀書著述,,以賣字為生,。 吳昌碩《懷人詩》有“藐翁先生”一首,寫楊峴“奇詩動似春葩吐,,古隸書成亂發(fā)團”,,《石交錄》更以為楊峴的隸書“自成一家”,“于漢碑遺貌取神,,著筆欲飛,,而古茂之氣溢于櫧墨”,另《缶廬集》中有多首詩系為楊峴而作,。 1882年,,吳昌碩以捐納在蘇州謀得一小吏之職,舉家定居蘇州,,得與楊峴比鄰,,幾次欲拜這位同鄉(xiāng)前輩為師,楊峴卻回信以為師生之稱未免落俗,,提議不妨以兄弟相稱,,“師生尊而不親,弟兄則尤親矣”,。 吳昌碩舊藏 漢三老碑初拓本并楊峴,、徐康、方濬益題跋軸 東漢三老忌日碑有“浙東第一石”之稱,,咸豐二年(1852)出土,,初為余姚名士周世熊(清泉)所有,由傳拓高手僧六舟拓數(shù)十紙,,此為其中一紙,。 楊峴、方濬益題跋均作于1883年,。 此碑原石后為丹徒陳氏所有,,1921年,有日商欲以重金購之運往國外,時任西泠印社社長的吳昌碩倡印社同仁書畫義賣,,籌得重金將之贖回,,并于印社筑石室保存。 作為隸書名家,,楊峴熟稔漢碑,,而其書用筆明快爽利,墨色亦多變化,,在以沉厚為尚的風氣中極具個性特色,,卻也往往被詬病為偏離古意。但楊峴顯然并不以為意,,就在二人以兄弟定交的信函中,楊峴便以讀書作文為例,,勸勉吳昌碩“不必過事高古,,惟古書不可不讀,使知宇宙間原有高古文字”,,這種以古為用的藝術觀,,與吳昌碩后來“古人為賓我為主”的思想可謂一脈相承。 楊峴對吳昌碩的影響還在其浪漫的詩人情性,,散落在諸多的詩文往還,,書畫題跋之中,貫穿吳昌碩四,、五十歲間的藝事探索與人生走向,。 楊峴 行書質(zhì)壽鏡片 1888年 私人收藏 楊峴七十壽辰之日應吳昌碩之請而作,由吳昌碩珍藏,。楊峴題記對傳統(tǒng)意義上的“壽”,不拘一格提出了質(zhì)疑,。文中信筆援引東漢蔡邕之《獨斷》,西漢小戴注的《禮記》及《詩經(jīng)》的名句,,又以老壽星作譬,,形象地闡明了自己的觀點:“精神強固”身心安康才是長壽的前提。其人的不入凡俗,、不拘成法的鮮明個性躍然紙上,。 1872年,29歲的吳昌碩初次赴滬,,結(jié)識了書畫家高邕和其時海上畫壇的領袖人物胡公壽,。翌年,他再度赴滬,,請已在上海書畫市場取得成功的畫家楊伯潤,、書家湯經(jīng)常和吳淦為自己的《篆云軒印存》分別作序。在此后的數(shù)年中,他與上海畫人的聯(lián)系日益密切,,至1883年,,他更在上海結(jié)識了對自己的繪畫產(chǎn)生深刻影響的師友任伯年。 任伯年 任伯年(1840-1895),,名頤,,號小樓,浙江蕭山人,。早年隨族中長輩任熊,、任薰習畫,并曾于土山灣畫館學習素描,、水彩,。其作題材廣泛,而以花鳥,、人物成就最高,。 任伯年為吳昌碩作蕉蔭納涼圖軸 浙江省博物館藏 吳昌碩與任伯年相識于1883年,任伯年從吳昌碩尚顯稚嫩的畫作中看到長年書法,、篆刻磨練的筆墨功力,,對他青眼有加。二人雖未定下師生名分,,卻從此成為至交,。 任任伯年曾為吳昌碩作過多幅肖像,包括1883年《蕪青亭長像》,,1886《饑看天圖》年,、1887年《棕陰納涼圖》、1888年《酸寒尉圖》,?!督妒a納涼圖》畫上未署紀年,吳昌碩之孫吳長鄴在年譜中將其列為1888年繪,,另有一說謂此作于1892年,。 吳昌碩對此畫極珍愛,任伯年去世后,,他常睹畫思人,。1904年,他在畫上寫下了一首長詩,,詩中感慨了自己并不順遂的人生,,并以雨打芭蕉的意境,傳達了對故人的思念,。此作曾被竊,,令吳昌碩痛惜不已,1907年,它被吳昌碩的好友,,詞人鄭文焯在上海發(fā)現(xiàn),,得以物歸其主。鄭氏題跋對畫作的失而復得作了說明,。 而從1880年寄寓吳云兩壘軒,,1882年又舉家遷居蘇州始,吳昌碩在蘇州的交游亦日漸廣泛,。自1880年代開始,,到1912年正式定居上海,在近三十年的時間里,,吳昌碩在往來蘇,、滬的雙城生活中度過了他的壯年時代。 作為開埠后遠東的第一大城市,,上海繁榮的經(jīng)濟和活躍多元的市民文化催生出巨大的書畫市場,,吸引著江、浙,、皖等地的文人墨客。于此同時,,文化積淀深厚的古城蘇州,,則擁有深厚的藝術收藏傳統(tǒng)和士紳階層藝術評判的主流話語權(quán),二者皆為人才輻輳之地,,且彼此間往來互動極為密切,。吳昌碩正是在這種互為融通的文化氛圍中進入了其藝術的全面開拓期。師友們的詩酒文會,、金石品評,、藝事探討成為吳昌碩黯淡仕途奔波中的慰藉,亦賦予了他開闊的視野,,他們的藝術得失和人生百態(tài),,都成為了可資汲取的借鑒。 吳谷祥為吳昌碩作樹石秋林寄興圖卷1882年 私人收藏 吳谷祥(1848-1903),,字秋農(nóng),,嘉興人。山水遠宗文,、沈,,近法戴熙,亦擅花卉,、仕女,。同治年間就在上海鬻藝,是當時上海著名的書畫社團“蘋花書畫會”的骨干成員,也是后來蘇州怡園畫社的重要成員,。 畫中所繪人物即吳昌碩,,在卷尾,吳昌碩自題七言詩一首,,款署“昌碩”,,這也是目前所見他最早用“昌碩”這一名號。 1882年,,吳昌碩結(jié)識虞山詩人沈石友,,二人由對金石、吟詠的共同嗜好結(jié)下了維系終生的深厚友誼,。 沈石友(1858-1917),,名如瑾,字公周,、夢痕,,出身常熟望族,學而不仕,,精于篆刻,、詩詞,更以富藏古硯名世,。 吳昌碩曾有詩謂“石友介于石,,鐫肝淘俗塵”,極言沈石友狷介脫俗的個性,,更以為沈石友作古體詩和五言近體詩分別堪比南朝鮑照和中唐劉長卿,。在兩人逾三十年的書信往來中,多涉詩文的切磋,,吳昌碩常請沈石友為自己的題畫詩斟酌修改,,進而代筆,對以“石友先生”相稱的好友充滿了感佩與信任,。 鑒賞古硯,,題琢硯銘,是兩位至交探討最多的賞心樂事,,在《沈氏硯林》所收錄的一百五十八方沈石友藏硯中,,有相當一部分留下了吳昌碩的深刻烙印。 與沈石友的友情,,使吳昌碩與常熟文士多有交集,,這其中,便有身為兩代帝師的翁同龢,。 吳昌碩曾于1894年赴北京,,經(jīng)友人引薦拜訪翁氏,,并以印章書畫相贈。兩人的另一次交集,,則是在四年后的1898年,,吳昌碩赴常熟沈家小住,再次往謁戊戌變法失敗后被革職返鄉(xiāng)的翁同龢,,卻未得相遇,。雖僅一面之緣,但翁氏有詩“黃陳而后數(shù)吳公,,不愧滄江白石翁”,,以對吳昌碩印藝的高度評價答謝其惠贈。而吳昌碩,,則有“魑魅喜人吟不和,,憂時直與杜陵同”和“想見西風斜照里,倚樓獨聽萬株松”等詩句,,表達了對翁同龢政治命運的同情和隱憂,。 吳昌碩 燈梅圖軸 1891年 私人收藏 這件作品是吳昌碩1891年所繪, 吳大澂在1892年作了篆書題跋,。 吳大澂(1835-1902),,字清卿、號恒軒,,晚號愙齋,,蘇州人。歷官陜甘學政,,左副都御史,,廣東,、湖南巡撫等,,吳大澂對先秦金石文字有開拓性的研究,擅篆書,,有《說文古籀補》,、《愙齋詩文集》。 1889年,,吳大澂與顧麟士等人發(fā)起成立怡園畫社,,并任社長,其主要成員包括顧沄,、顧潞,、金心蘭、倪田,、陸恢,、吳谷祥等人,,中年時期與畫社成員的交流切磋,對吳昌碩藝術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吳大澂題跋謂:君畫如我篆,,象形會意殊草草。我篆類君畫,,落花滿地隨風掃,。兩人相對一燈青,筆酣墨舞同懷抱,。此中真趣勿為外人道,。并在詩后鈐蓋了吳昌碩為其所刻的兩方印“白云山樵”、“愙齋詩書畫記”,。字里行間,,頗有將吳昌碩引為知己之意。 1911年夏,,68歲的吳昌碩賃屋吳淞,,正式開始了職業(yè)書畫家的生涯。他于1912年起定居上海,,1913年,,又在王震的盛邀下搬入北山西路吉慶里923號。在成就藝術巔峰的晚年歲月,,他與王震成為了情同父子的忘年至交,。 王震(1867-1938),字一亭,,號白龍山人,,湖州人。實業(yè)家,、社會活動家,。曾任日清汽船會社買辦,華商電器公司董事,、上??偵虝飨龋尤胪藭⑴c了辛亥革命上海起義,,并資助討伐袁世凱的二次革命,。 王震早年曾隨任伯年學畫,有扎實的筆墨功底,,二次革命失敗后,,從國民黨上海分部部長任上急流勇退,于書畫一途銳意進取,。在吳昌碩尚未于海上書畫市場打開局面時,,他以大量的書畫訂購給予了吳昌碩最有力的經(jīng)濟支持,,并以自身在商界、政界的地位,,而成為吳昌碩藝術盛名遠播的重要推手,。 任伯年墨竹、王震補繪吳昌碩小像軸 私人收藏 1914年,,任伯年之女任霞檢父親遺作墨竹,,由王震于其上補繪吳昌碩小像。吳昌碩于畫上題跋謂“畫中之竹,,廿年前伯年先生所作,,一亭王君為余畫像其中,呼之欲出,。一亭予友也,,先生(任伯年)在師友之間也,道所在而緣亦隨之”,。這段題跋,,加之王震自題中“回首師門”之語,成為了后來研究者關于三人亦師藝友關系的最好說明,。 王震曾自謂“四十后,,與安吉吳先生論畫敲詩無虛日”,除了藝術的切磋砥礪,,吳昌碩與王震的身影也頻繁地出現(xiàn)于各種書畫社團的雅集,、展覽、慈善賑災活動中,,“王畫吳題”一時有“海上雙璧”之譽,。二人的攜手合作,對民國時期海上書畫家群體社會影響力的增強和海派藝術的發(fā)展走向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吳昌碩行書八十自壽十言聯(lián) 1923年 浙江省博物館 1923年九月初一(10月10日),,海上藝苑眾多友朋借座北山西路繭業(yè)公所為吳昌碩賀壽,10月7日《時報》預刊文《壽人壽世之吳昌碩》,,謂“此次以文字書畫頌翁者,,琳瑯滿壁”,,“屆時海上名流,,濟楚一堂,定必各及一時之盛”,。此前,,八月初一(9月11日)壽誕之日,周慶云,、潘飛聲,、康有為等有詩文賀之,。 席間吳昌碩作有大量自壽聯(lián),用以答贈親朋好友,。 民國初年,,一批曾以仕宦為正途的舊朝士大夫在時代的激變中選擇寓居上海,以學問自遣,,并以鬻藝謀求生計,,這一“遺老”群體的藝術實踐,對民初海上藝苑的風格走向和文化標高深具影響,。廁身其中的吳昌碩,,晚年友朋也多這一群體中人。如他與學識宏博,,并以融合碑帖的行草書開一代宗風的沈曾植便頗多藝文往還,,與時稱詞壇宗匠的朱祖謀,詩,、書兼?zhèn)涞泥嵭Ⅰ愀鼮槊苡?,另與陳三立、曾熙,、李瑞清等也多有交集,。 在活躍于藝苑的“遺老”群中,1844年出生的吳昌碩已然最年長者,,但在共有的文化身份認同外,,吳昌碩卻以其開放的心態(tài)和積極的開拓精神而尤具身份轉(zhuǎn)型的現(xiàn)代意識。如他在1914年,,便率先舉辦了近代史上的首個個人書畫篆刻展覽會,,他的身影還頻繁出現(xiàn)在代表滬上新興美術團體的“天馬會”等社團活動中,他的友朋,,也有錯綜多樣的身份,,由此亦可見這一時期社會和文藝形態(tài)新舊交雜的復雜面貌。 諸聞韻,、潘天壽為吳昌碩作八十壽像軸1923年 浙江省博物館藏 諸文韻 (1894-1940),,原名文蘊,號汶隱,別號天目山民,安吉人,。曾任上海美專教授,、新華藝專國畫系主任等職。于1919年首次拜訪吳昌碩,,開始追隨其學藝,,并于1923年將自己在上海美專的同事,日后成為一代藝術大師的潘天壽 (1897-1971,,字大頤,,號壽者,,又號雷婆頭峰壽者,寧海人)引見給吳昌碩,。 晚年的吳昌碩,,雖然并不篤信佛教,但每天晨起,,都要對著一尊彌勒像燃香靜坐,,藉以構(gòu)思,并平靜心靈,,也許正是這種習慣,,促使他的兩個弟子在這件肖像中把他描繪成禪宗祖師達摩的形象。這件作品應是由諸聞韻繪吳昌碩面部肖像,,再由潘天壽添畫披著袈裟的身體和蒲團,。 這種二人合作,并參用中西,,結(jié)合寫實與寫意的肖像畫法,,在晚清到民國期間并不少見。但像這件作品中過于大膽的強烈對比卻是鮮見的,,吳昌碩欣然接受了這件生日禮物,,并在畫上題寫了一首小詩,由此或可見出這位耄耋老者所懷有的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這件肖像也像當時上海文藝的一個縮影,,新與舊,中與西,,在尚未成熟的變革與融匯中,,也孕育著多樣的可能性。 1913年,,古稀之年的吳昌碩被推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稍后,他又成為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會長,,這無疑都標志著吳昌碩已漸成為海上藝壇的領銜者,,同時,這兩個社團也成為了吳昌碩發(fā)揮公眾影響力的重要平臺,。吳昌碩晚年于藝林中的聲望,,在其八十壽辰的盛況中頗可見一斑。此外,,他四藝合一的深厚涵養(yǎng)和仁厚寬和的長者風范也使其晚年弟子和私淑者眾,,吳派藝術由此而成時代之音的最佳代表,,并在其身后依然發(fā)揮著深遠的影響力,。 王震 缶廬講藝圖軸 1932年 西泠印社藏 吳昌碩去世五年后,,子東邁遵遺命將其安葬于超山宋梅亭畔,吳昌碩眾門生請吳昌碩晚年的摯交王震作此圖,,并勒石墓側(cè)以志紀念,,沙孟海作有碑記。 圖上所繪五人,,分別是吳昌碩與他四個早逝的弟子:次子吳涵,、陳師曾、李苦李和劉玉庵,。 (本文資料來源:浙江省博物館) |
|
來自: 疊書山房 > 《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字畫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