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大致是紅樓夢里活得最辛苦的人吧,。因為她付出的一切,,都沒有回報,她跟母親一起經(jīng)營家族的經(jīng)濟,,可是那景況卻是江河日下,;她跟母親賴在榮國府不走,一心想促成金玉良緣,,最終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如果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其心靈太過笨拙吧,。
且說她愛賈寶玉,,那簡直就是緣木求魚。好好的寶玉,,她不知道珍惜,,卻去討好賈寶玉身邊的一干人,想來個曲線征服賈寶玉,。
雖說古代婚姻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但是,,具體情況總要具體對待啊,。賈寶玉是那種乖乖仔嗎?況且榮國府的長輩們都對寶玉呵護有加,,從來不會強迫他做什么事,。賈母等說他命里不該早婚,只不過是暫時成全她跟黛玉罷了,。他們怎么會為了寶釵去逼迫寶玉呢,?
再說,討好在本質(zhì)上也沒什么用,。
她討好賈母,,賈母在明面上是把她捧上了天,給她過生日,,到處都說她的好話,。可是,,在原則性的問題上,,賈母卻只字不提,。薛寶釵就算有不如意,也是敢怒不敢言啊,。
討好王夫人,,看似效果很好,實則也是無用功,。王夫人為她的寶玉,,更只為她自己的前途。賈政打罵寶玉,,她都受不了,,覺得寶玉如果有個三長兩短,她的未來就完了,。她又怎么會敢冒風(fēng)險去逼自己的兒子娶她不愛的女人的呢?
而且,,賈政不愛她了,,對于她來說也是刻骨銘心的事情,她又怎么會讓自己的婚姻悲劇,,在自己的兒子身上重演呢,?畢竟家和萬事興,琴瑟和諧,,才有天倫之樂,。
王夫人那么贊賞寶釵,只不過是因為她的寂寞罷了,。她想身邊有個人,,經(jīng)常來討自己歡心,想做一個低配版的賈母罷了,。而薛寶釵卻將她當成了救命稻草,。
襲人,一個怡紅院里稍微有點影響力的丫頭,,她也不忘討好,。她故意跟襲人走得最近,想著襲人經(jīng)常在大家和寶玉面前說她的好說,。襲人也真的成了她的附庸,,處處維護她,說她的好話,。
但是,,薛寶釵這一最有效的討好,在賈寶玉那里卻是最失敗的,。因為襲人的話語,,襲人制造出來的輿論,,只會帶給賈寶玉巨大的心理壓力。賈寶玉又是叛逆的人,,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只會更加反感薛寶釵使出的那一套。賈寶玉因此才罵薛寶釵是國賊祿蠹,,將寶釵說出來的話都定論為混賬話,。
還有,賈寶玉書童茗煙,,薛寶釵后來為他的母親謀了一份差事,,也應(yīng)當是早有討好。怡紅院里的其他丫頭,,她都了如指掌,。可謂是對賈寶玉身邊的人做足了功夫,。
總之,,薛寶釵這是想通過大家的力量好讓賈寶玉乖乖就范,做她的如意郎君,,是不是很有些緣木求魚的味道呢,?
而且,她自身的作為也比較笨拙吧,。
一方面為了討好賈母王夫人賈政等,,她故意在公開場合勸說賈寶玉要讀書上進,有時候,,甚至是挖苦與諷刺,,從來都不會給賈寶玉顏面。這樣,,賈寶玉在她面前沒有尊嚴,,又如何會對她產(chǎn)生好感。她為自己贏得名聲,,卻失去了賈寶玉,。
另一方面,她私下里卻又一直纏著賈寶玉,,經(jīng)常有事沒事往怡紅院跑,,跟賈寶玉閑聊,害得賈寶玉無心讀書,,浪費了他寶貴的光陰,。
在這一點上,賈寶玉有時候雖然也樂在其中,,跟著寶釵玩笑,。但是,,距離才能產(chǎn)生美,一個女孩子這樣粘著人家男孩子,,又如何能得到珍惜,。像林黛玉,總只讓賈寶玉去找她,,賈寶玉找來了,,也保持著她該有的矜持,就甚是穩(wěn)妥妥地抓住了賈寶玉的心,。
面對這一切,,薛寶釵如果懂得反思一下,及早地作出改變,,不去討好別人,,不想著利用別人給賈寶玉施壓,不那么地將賈寶玉看作自己人生的跳板,,不那么拉著賈寶玉不放,,而是很淡然地去做賈寶玉的知己,她的人生又怎會以悲劇收場,。
輕易地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墜入萬劫不復(fù)的深淵,。踏入社會,,與人為善就已足夠。
不要責怪那是賈府的末世,,也不要說覆巢之下無完卵,,不好的時代,人生方向,,人生道路選擇正確的人,,每每都能夠避免悲劇。像賈探春一直積極改變,,雖然遠嫁,,但是脫離了賈府那個火坑,又何嘗不可以看作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