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真實,寫法獨特 ——郁達夫小說《煙影》賞析 文/郁光濤 《煙影》是郁達夫先生在1926年3月16日寫的一篇小說,這篇小說寫的是小說主人公文樸落魄上海,,想回故鄉(xiāng)而不得,,幸遇友人資助始得返鄉(xiāng),返鄉(xiāng)之后卻又因“錢”的事情受到母親指責,,產(chǎn)生了新的煩惱,。 小說的開頭寫了關于富春江的議論,即是文樸得到友人幫助欲返鄉(xiāng)時的感慨,,及至坐船行走于返鄉(xiāng)途中,,看到“一江秋水、兩岸秋山,、蒼江幾曲,、幾彎村落”,竟覺得“胸前有點生氣回復轉(zhuǎn)來了”,。也就是說,,富春江的美景在這里成了文樸這個落魄的“零余者”恢復元氣的精神家園。 一,、 小說的結(jié)構(gòu)安排 這篇小說,作者共分四部分來寫的: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這一部分作者介紹了文樸朋友的情況以及二人情誼深厚的原因,。本來文樸在人事常遷的上海,偶遇了老朋友,應該是一件高興的事,但是,既貧且病的文樸,目下并沒有這樣的興致,在文樸的心里,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了一種日暮的悲哀,促使他不假思索,雇車就跑上滬寧火車站去乘奔杭州的夜快車了,。 第三部分: 這一部分寫文樸一到杭州,看到富春江的山水,稱其是天下無雙的妙景,與上海“吐血一個多月,豪言消磨殆盡,連伸一個懶腰都怕背脊骨脫損”的窘狀相比,頓時覺得身入比圖畫還美的境地,也覺得胸前有點生氣回復轉(zhuǎn)來了,。當他想起了年老,、又好管閑事的母親,想起了鄉(xiāng)親的種種麻煩糾葛,想起了他那可憐的女人,頓時不覺打了幾個寒噤,心里突然酸楚起來,一層冷漠的情懷和一種沉悶的氛圍氣,重重地壓上他的心來。 第四部分: 這一部分寫文樸的母親從外面回來了,一見文樸的面,就問文樸:“有沒有帶錢回來?”聽了文樸的回答后,頓時“神氣不對”并且不停地嘮叨:“你自家想想看,我年紀老了……你在外邊掙錢掙得很多,我哪里看見你有一個錢拿回來過? ……你自己也要做父母的,倘使你培植了一個兒女,到了掙錢的時候,把你丟開,你的心里好不過?” ……文樸只好滿臉陪笑,一聲不響,低著頭拼命喝酒,看到母親的酒杯干了,就為母親斟酒,當母親提到他的女人的時候,文樸頓時心里無端地起了一種悲傷感,在自己流淚的同時,也看到了母親珠簾似的眼淚,看著母親皺紋很多的臉,文樸一只手按在母親的肩上,一只手拍著母親的背,含淚勸慰母親,文樸的心里總不是滋味,。 二,、運用景物描寫,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文樸本來是在另外的地方大學里教書,,因為受到被收買的三個學生的攻擊,,同逃也似的跑到上海來的,所以,,作者是這樣描寫景物的: “以季節(jié)而論,,這時候晚秋早已過去,閏年的十月,,若在北方,,早該是冰凍天寒,朔風狂雪在橫施暴力的時候,,而這江南一廓,,卻依舊是秋光澄媚,日暖風和” 這樣的描寫,,也寫出了自己恰似被“朔風狂雪在橫施暴力”而到達上?!皡s依舊是秋光澄媚,,日暖風和”這就是他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 “就是道旁的兩排阿葛西亞,,樹葉也還沒有脫盡,。四面空地里的雜草,也不過顏色有點枯黃,,別致的人家的籬落,,還有幾處青色” “然而時間的痕跡,,終于看得出來,道路兩旁的別墅前頭的白楊綠竹,,漸離塵市,,漸漸增加起來的隙地上的衰草斜陽;和路上來往的幾個行人身上的服飾,,無一點不在表現(xiàn)殘秋的凋落,。” 作者在描寫富春江水時,,是這樣寫景的: “一江秋水,,依舊是澄藍澈底。兩岸的秋山,,依舊在裊娜迎人,。蒼江幾曲,就有幾簇葦叢,,幾灣村落,,在那里點綴。你坐在輪船艙里,,只須抬一抬頭,,辟面就有江岸烏柏樹的紅葉和去天不遠的青山向你招呼。 作者發(fā)出這樣的感嘆:“大家只知道西湖的風景好,,殊不知去杭州幾十里,,逆流而上的錢塘江富春江上的風光,才是天下的絕景哩,!”表達了作者對富春江景色的喜愛之情,。 三、運用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家國情仇 1,、在小說的第一部分,作者是這樣寫的: “到上海之后,,他本來想馬上回到北京去,,但事不湊巧,年年不息的內(nèi)戰(zhàn),,又在津浦沿線爆發(fā)了,。奸淫擄掠,放火殺人,,到處皆是,。那些匪不像匪,兵不像兵的東西,,惡毒成性,,決不肯放一個老百性,,平安地行旅過路的。況平日里講話不謹慎的文樸,, 若冒了鋒鏑,,往北進行,那這時候恐難免不為亂兵所殺戮,?!?br> “被這些比禽獸還不如的中國軍人來砍殺,他以為還不如被一條毒蛇來咬死的時候,,更光榮些,。” 這兩段話寫出了文樸對內(nèi)戰(zhàn)中惡毒成性的殺人狂魔的痛恨,,也寫出了對國家的擔憂和對人民的同情,,更寫出了文樸處在生死邊緣進退兩難的境況。這也是作者所要表達自己對家國情仇恩恩怨怨和種種愿望,。同是也說明作者有強烈的民族氣節(jié),。 2、在小說的第三部分,,作者是這樣寫的: “富春江的山水,,實在是天下無雙的妙景。要是中國人能夠稍為有點氣魄,,不是年年爭贓互殺,,那么恐怕瑞士一國的買賣,要被這杭州一帶的居民奪盡,?!?br> 這一段描寫,是文樸看到富春江以后發(fā)出的感慨,,他憂國憂民,,所以,在文樸的臉上,,經(jīng)??吹降氖呛吮瘺龅男ΓM袊送V箖?nèi)戰(zhàn),,維護和平。這也正是小說作者所要表達的心聲,,表達了希望民族覺醒的時代精神,。 四、小說的思想內(nèi)容,,凸顯作者的愛憎分明 郁達夫先生的作品中主人公畸形性格的形成,,一方面源于中國封建文化的毒害,,這就反映出作者郁達夫先生,具有強烈的反帝反封建精神,;另一方面,,就是他反對人與人之間的爭臟互殺,明爭暗斗,。小說主人公深深憎惡戰(zhàn)爭,,希望祖國富強起來,從這里反映出作者郁達夫先生具有較熾烈的愛國主義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