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jīng)》賞析(2)開宗明義章第一 各位網(wǎng)友,《孝經(jīng)》第1章,,定名為“開宗明義”,,開門見山地指明了《孝經(jīng)》的宗旨和孝道的義理,是《孝經(jīng)》的綱領(lǐng),,成為歷代孝治的法則和政教的規(guī)范,。 《孝經(jīng)》開篇的第一句話是,,仲尼居,曾子侍,。仲尼,,是孔子的字,“居”,,就是閑居,。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曾參,?!笆獭保冈鴧⑹套诳鬃又畟?c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在家里閑坐,,他的學(xué)生曾子侍坐在旁邊。”短短六個字,,交待了孔子述作《孝經(jīng)》的地點,、人物和場景,,引出了下文中師生問答的體例。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這里的“先王”,,指先代的圣帝明王?!爸恋隆?,指至美之德?!耙馈保敢s之道,?!氨芟?,就是站起身來,,離開自己的座位,。古禮說:“師有問,避席起答,。”這里描述的,,正是師生之間的禮儀,。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先代的圣帝明王有最崇高的品德和最要約的治世之道,,可以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和睦相處,。人們無論是尊貴還是卑賤,上上下下都沒有怨恨不滿,。你知道那是為什么嗎,?” 曾子站起身來,離開自己的座位回答說:“學(xué)生我不夠聰明,,哪里會知道呢,?”意思是請老師來教誨,。 孔子緊接著指明了“至德要道”的本源,。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fù)坐,,吾語汝?!?/span>意思是說:“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產(chǎn)生的根源,。你回原來的位置坐下,,我告訴你。” 下面,,就是孔子告訴曾參的孝道大綱,,包括三個要點: 其一,“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span>意思是說:“人的身體四肢、毛發(fā)皮膚,,都是父母賦與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這句話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論語·泰伯篇》第3章記載,,曾子病重,,把弟子們召集起來說:“啟予足,啟予手,。”看看我的腳,,看看我的手(可有刑戮毀傷)?!对娊?jīng)》上說:‘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瘡慕褚院螅抑揽梢悦庥谛搪練?。弟子們,!”曾子受孔子真?zhèn)鞫缎⒔?jīng)》,他臨終前對弟子們所說的話,是他一生為人忠信而謹(jǐn)慎,,“日三省乎吾身”,,小心戒懼地做人做事的寫照?!墩撜Z·里仁篇》第11章記述孔子的話說:“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注重的是道義和自身品德的修養(yǎng),,因而心里總是裝著德行,,裝著法度,只怕自己違反德性,,觸犯法律,。小人注重的是眼前的實際利益,因而心里時常惦記著田地,、房屋,、金錢之類。《論語·公冶長篇》第2章記述孔子的話說:南容這個人,,“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南容能做到“國家有道時,,他不會被廢棄不用,;國家無道時,他也能善于自處,,免受刑戮,,免遭殺身之禍。所以孔子很欣賞他,,把自己的親侄女嫁給他,。這幾處記載告訴我們,所謂“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主要指的是“刑戮”所造成的毀傷,。“刑戮”,,是漢語中的一個詞匯,,含義是受刑罰或被處死。曾子在病危時告知弟子們,自己平日里小心戒懼,,總怕有失檢點,,觸犯法律,受刑戮毀傷,。如今,,自己將要走到生命的盡頭了,所以慶幸自己可以免于刑戮毀傷了,。因為在君子看來,,刑戮毀傷對于自己,是莫大的羞辱,;對于父母,,是莫大的不孝。曾子臨終前提醒弟子們要記住他的話,,正是表達了對孝道的堅守,。 其二,“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span>意思是說,“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于后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biāo),。”所謂“立身”,就是要立于禮,,站得住,,不為外界各種利益和欲望所動搖。所謂“行道”,,就是一切行為都遵循仁義道德,,不違規(guī),不逾矩,。一個人,,只有立于禮,行于道,,才能有所建樹,,揚名于后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受到世人的尊敬,。由此可見,,建功立業(yè),光宗耀祖,,才是孝道的最終體現(xiàn),。 其三,“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span>意思是說,“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后效力于國君,最終建功立業(yè),,功成名就,。”這也就是說,侍奉父母,,是一個人盡孝最基本的體現(xiàn),;為君王效力,是一個人移孝作忠最重要的體現(xiàn),;立身行道,,建功立業(yè),是一個人堅守孝道的終極目標(biāo),。 本章的最后一句,,是孔子引用《詩經(jīng)·大雅·文王》中的詩句:“《大雅》云:‘無念爾祖,聿(yù )修厥(jué)德,。’”這是詩經(jīng)中周公告誡成王的話,,詩的大意是,你能不思念你的先祖文王嗎,?那就要修持好自己的德行,,以繼承和弘揚先王的美德。孔子引這句詩,,是為了說明孝道的文化淵源,,也是要告訴人們,孝道所堅守的,,正是中華文化源遠(yuǎn)流長的立身行道,建功立業(yè),光宗耀祖思想,;孝的精神不僅體現(xiàn)在孝敬父母上,,而且體現(xiàn)在以孝治國平天下之中,這是更為重要,、更為遠(yuǎn)大的目標(biā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