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鉀注射液是一種電解質(zhì),,主要用于不能口服補鉀的各種低血鉀癥的治療,。也用于患者存在失鉀情況時預防低血鉀的發(fā)生,尤其是一旦發(fā)生低鉀血癥對患者危害較大時的預防性補鉀,,如使用洋地黃類藥物的患者,,進食很少的人,嚴重或慢性腹瀉,、失鉀性腎病及長期服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的人,。還能用于洋地黃類藥物中毒引起的頻發(fā)性、多源性早搏或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療。 一般情況下,,靜脈途徑給藥時將10%氯化鉀注射液10~15ml加入5%葡萄糖或者生理鹽水500ml中靜脈點滴,。也可以加入林格氏液、碳酸氫鈉,、木糖醇,、乳酸鈉溶液中靜脈給藥。氯化鉀加入葡萄糖或者氯化鈉中靜點都是可以的,,也是符合靜脈用藥常規(guī)的,,因為這個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配伍禁忌,也不會發(fā)生反應和毒副作用,。 靜脈輸入氯化鉀的劑量,、濃度和速度根據(jù)病情和血鉀濃度及心電圖缺鉀圖形改善而定。一般情況下鉀濃度不超過3.4g/L(45mmol/L),,補鉀速度不超過0.75g/小時(10mmol/小時),,每日補鉀量為3~4.5g(40~60mmol)。在缺鉀引起尖端扭轉型心室性心動過速,、短陣,、反復發(fā)作的多行性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等威脅生命的嚴重心率失常時,,鉀鹽濃度要高(0.5%,,甚至1%),滴速要快,,1.5g/小時(20mmol/小時),,補鉀量可達毎日10g以上,如過病情危急,,補鉀濃度和速度也可以超過以上規(guī)定,。但是要嚴密動態(tài)觀察血鉀及心電圖等,防止高鉀血癥發(fā)生,。 和氯化鉀不能配伍靜脈輸入的注射類藥物有:頭孢噻肟鈉,、紅霉素、芐星青霉素,、鹽酸去甲萬古霉素,、甲磺酸培氧沙星、磺胺嘧啶,、兩性霉素,、氟哌啶醇、地西泮,、鹽酸氯氮卓,、苯妥英鈉,、核糖核酸、甘露醇,、水解蛋白,、馬來酸苯那敏、鹽酸異丙嗪,、新斯的明,、多巴酚丁胺、促皮質(zhì)素等,。 和氯化鉀混合后毒性,、副作用,、藥效增加的注射類藥物是依那普利,。 和氯化鉀混合后藥物穩(wěn)定性及藥效降低的注射類藥物有:頭孢噻肟鈉和硝普鈉。 先稀釋后可以配伍輸液的有:利福霉素和洋地黃毒苷,。 總的來說,,只要是在正規(guī)的醫(yī)院輸液治療,醫(yī)護人員及藥師都會嚴格遵循配伍禁忌進行的,,這個一定是符合常規(guī)的,,希望大家不要有太多的顧慮。 關注天天醫(yī)學,,了解更多健康知識,。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閱讀,! |
|
來自: 脊康杏林 > 《西醫(yī)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