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這世間有兩種善良:第一種是真心實意的善良,當自己感受人間疾苦之后,,能夠站在自身的角度為他人解決苦難,,讓別人脫離苦海。 不管用什么樣的方式,,目的是讓別人離苦得樂,,他或許是高調(diào)的行善,或許是低調(diào)的作為,,也不管是物質(zhì)上的給予幫助,,還是言語上的善言提醒,總之,,他是真心實意的,。 而另外一種則是為了善良而去善良,,當他知道能用善良為自己塑造好名聲時,,他就會為了善良而去善良,。 將自己偽裝成仁義道德的模樣,在別人的歡呼聲中行走在這人世之間,,這樣的善良其實比邪惡更可怕,因為他所幫助的未必是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甚至在必要的時候,甚至會不惜損害被救助者的尊嚴和利益,,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他在世間行使的善良,,救人不足,,但是立名卻有余,立的自然是他自己的名聲,。 最可怕的是,,對于這種人來說,他似乎不知道自己善良的可惡,,而且他還真的以為自己很善良,,這就是與邪惡無異的偽善。 《莊子》之中說過:孝子不奉承父母,,忠臣不奉承自己的君王,,這才是最好的忠誠和兒子,。 很多人初聽時并不理解,,但是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因為父母和君主都會犯錯,,當一個人無底線的奉承他們的錯誤,,從來不提出指正和批評的時候,這不僅不是一種孝順,,反而是一種忤逆,。 只要父母說的話就認為正確,從來不考慮客觀的對錯,,只要父母做的事情就是認為是善良,,其實這種人就是不孝之子。 君主也會犯錯,,君主說的話做的事情也會出現(xiàn)問題,,如果不加思索的一味肯定,,這就是對于錯誤的縱容,但是很多人卻沉迷于其中,,卻從未意識到自己的阿諛奉承,。 一個人用阿諛奉承的姿態(tài)一味順承父母和君主的心意,就好像一個人拿著仁義道德偽裝自己的奸邪行為一樣,,之所以這樣做,,并不是因為他真的覺得此種行為能夠修養(yǎng)高尚人格,而是因為他們知道別人喜歡這樣的姿態(tài),。 二,、唐代有一個詩人叫盧藏用,他的家族是北方赫赫有名的大族,,他爺爺也是財政部長,,自己也是當時有名的文學青年,精通琴棋書畫,,人稱“多能之士”,,所以很容易考上的進士。 但是盧藏用卻在考上進士之后仕途不得志,,于是寫了一篇《芳草賦》,,發(fā)了一通牢騷,然后跑鐘南山當隱士去了,。 而他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并不是真的想做隱士,而是借當隱士塑造自己隱居山林,,淡泊名利的名頭,,以此來達到入仕做官的目的。 因為在當時,,一個人要下定決心做隱士,,別人就會對他高看一眼,覺得他淡泊名利,,是個道德高尚的人,,也會被推舉做官,而他做目的就是在于此,。 后來果然被看重,,得一個左拾遺的八品官職,雖然比縣令還低了一級,,但也是讓人眼紅的官位,,后來沒過幾年,就升到了吏部侍郎。 當時同朝為官的一個人叫司馬承禎,,有一次兩人相遇,,聊起隱居的事情,司馬承禎就對盧藏用說:“在我看來,,山里風景可以忽略,,重要的是有當官的捷徑?!?/p> 這句話就是諷刺盧藏用為了做官假意隱居,把盧藏用氣得臉通紅,。
穿上華美的衣服,,裝模作樣變換表情形態(tài),討好獻媚于舉世之人,,卻不自認為那就是諂媚與阿諛,,與世俗人同群同黨,是非觀念相同,,卻不把自己看作是世俗之人,,真是愚昧到了極點。 《道德經(jīng)》之中有這樣一句智慧: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因為大道廢了,,才彰顯仁義;智謀出現(xiàn)了,,才產(chǎn)生了狡詐和虛偽,。 仁義只是少數(shù)君子才能秉持的特性,一味強調(diào)仁義本身就是背離人性的,,因為人性之中本身就存在著欲望,,以及嗔心、癡念這樣的特性,包括趨利避害的特點,,都是人生本身存在的特性,,世間大多數(shù)人都只是追求名利的庸眾之人而已。 當你拿著仁義善良的標準要求所有庸眾世人的時候,,不僅不能去掉他們本身本性之中的名利雜念,,反而讓他們學會了以仁義偽裝自己,就像偽善之所以存在的道理一樣,。 仁義,、善良本應(yīng)該是塑造高尚品格的重要標準,但是卻成了奸邪之人偽造名聲的重要利器,,究竟是世俗造就了這一污點,,還是奸邪之人的有心而為之。 但無論如何,,這終究是人性卑劣之處,,有志之士當不屑于此,潛心修行品格,,方為人生正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