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郵票還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上小學(xué)住在爺爺奶奶家時候,。父母在外地工作經(jīng)常給我寫信,,看到信封上精美的郵票很是喜歡,便有心剪下來收集,,這也是那個年代大多數(shù)人開始集郵的方式,。直到小學(xué)五年級的時候,鄰居宋叔叔帶我乘坐17路(現(xiàn)246路)公交車來到中山公園集郵市場,,至此開啟了我集郵愛好的大門,,33年來一直沒有放棄。 剛開始,,我與普通的集郵者一樣,,選擇郵票隨意性較大,主要是收集自己喜歡的國內(nèi)郵票,也沒什么目的性和想法,,或是聽別人建議隨心情購買,。后來有意識的把可能的每個年代郵票收齊,再后來就根據(jù)市場行情,,選擇一些比較好的題材成量購買收藏,,比如山水古跡、傳統(tǒng)文化,、生肖郵票,。 時間來到1999年,集郵市場已經(jīng)從中山公園搬到太原街郵局院內(nèi),。世紀之末這一年,,在北京首次舉辦的綜合性世界集郵展覽,這被稱為全球集郵的“奧林匹克”盛會,。我被郵展現(xiàn)場的場面所震撼,,這里是郵票和郵品的海洋,原來郵票不僅僅是簡單的收集,,還可以編成各種郵集,用傳統(tǒng),、郵政歷史,、專題等10多種方式進行展出,盡情展示集郵者的個性與才華,。本人屬兔,,因此很喜歡兔子相關(guān)的郵品,從北京世界郵展回來后就開始有方向的收集,。那個時候不敢奢望參加郵展,,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單位五一文化周時,編組的郵集能掛在單位食堂的墻上,,展示一下自己的小小成果,。 轉(zhuǎn)眼間十幾年過去了,我的《兔》專題郵集在2010年的杭州全國郵展獲得銀獎,。在隨后到來的那個兔年,,我也用這部《兔》郵集迎接我的女兒的降生。 從此我正式走向集郵參展之路,,結(jié)合我的工作性質(zhì)收集郵品,,第二部專題郵集《航空旅行》獲得2014年馬來西亞世界郵展的大鍍金獎。陪伴女兒給我?guī)頍o盡的歡樂與感觸,,我也要用郵票把它說出來,,第三部專題郵集《從出生到幼兒園》(國內(nèi)參展題目《養(yǎng)個孩子容易嗎?——不容易,但很幸?!? 獲得2017年印度尼西亞世界郵展的大鍍金獎,。 時光如梭,2019年中國又舉辦武漢世界郵展,,規(guī)模高達3500個展框,,再創(chuàng)世界之最。我的郵政歷史郵集獲得世界鍍金獎,。而此時我也擁有了中華全國集郵聯(lián)的會士,、全國郵展評審員、遼寧省集郵協(xié)會郵展委員會主任等多個集郵職務(wù)頭銜,。三十年彈指一揮間,,當(dāng)年那個小學(xué)生自己坐公交車去中山公園買散郵票的記憶仿佛就在昨天,而2021年郵政的郵票預(yù)訂今天又開始了,,我只需要在家里用手機就能預(yù)訂郵票,,不禁感慨時光荏苒和時代的進步。 集郵融入了我的人生,,有收獲,,有快樂,更有人生價值的體現(xiàn)?,F(xiàn)在我也不斷把它們與眾多集郵者們共同分享,,不僅是參加專業(yè)的集郵講座,還更愿意與大朋友和小朋友們一起活動互動,,讓集郵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的朋友體會到方寸之間的美! 作者 趙忠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