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爸媽又吵架鬧別扭了,,原因是我媽覺得我爸不干活,整天喊累要休息,,我爸覺得我媽太自私,,就只顧著我弟弟,什么都為弟弟考慮,,自己想休息一下都不行,,還整天喊著不給吃飯,真想把她趕出門,。我媽就回應說,,人活一輩子不都是為了子女嗎?你現(xiàn)在年紀又不大,,五十歲都不到,,干點活怎么了?我爸又回應說,,我已經(jīng)六十歲了,,身體很脆弱的,也許哪一天就不在了。諸如此類,,等等,。聽得我哭笑不得,又好氣又好笑:這不就是兩個老小孩在玩過家家吵架嗎,? 聽完我媽的抱怨,,我很認真地跟她說,媽,,如果你覺得跟我爸過不下去,,那你們就離婚吧,我來養(yǎng)你就是了,!我媽聽了,,估計被嚇到了,立馬“啪”一聲把電話掛斷了,。后來我在微信又說了一遍,,我媽說,離什么離,?一輩子都這么過來了,,不離!以后他走他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不得不佩服,,我媽說話還是挺有文采的,居然知道陽關道和獨木橋的事),!我說,,如果你不離,那你就要忍受對方給你氣受哈,!我媽沒回應,。我把同樣的話跟我爸說了,我爸回避說,,不說了,,反正以后我就自己過好自己就算(這里也要佩服一下我爸,還是很堅持自我的),!我也說,,那你也要繼續(xù)忍受我媽的壞脾氣哈!這場鬧劇就暫時告一段落,。 現(xiàn)在回想起來,,真是笑哭了。 我爸媽是六十年代初的人,,他們結婚三十多年,,是非常典型的舊式的中國式婚姻,,我的原生家庭也是非常典型的舊式的中國式家庭。 舊式的中國式婚姻有個典型的特點就是,,結婚就是搭伙過日子,;舊式的中國式家庭有個典型的特點就是,一切為了孩子,。 按照親密關系的類型劃分,,我覺得我媽是焦慮型,我爸是回避型,,這個從上面我跟他們談話就可以看得出來,,焦慮型總是想要控制,回避型總是想要回避,,所以跟我爸談話基本談不出什么,,因為我爸總是回避,所以只能跟我媽談,。 我曾經(jīng)跟我媽聊過為什么要跟我爸結婚,,我媽說我爸是我大姨的初中同學,他們是自由戀愛的,,當時嫁給我爸是因為我外公那個時候生病了,,我爸家離我媽家比較近,嫁給我爸比較方便照顧我外公,。于是,為了我外公,,我媽就跟我爸結婚了,。當然,其實我是不以為然的,,我覺得我媽這個邏輯是站不住腳的,,如果我媽想方便照顧我外公才嫁給我爸,那她完全可以嫁給自己村的人,,或者嫁給相鄰村的其他人,,因為還有比我爸村子更近的村子,當初爸媽結婚,,肯定也是因為彼此是存在愛意的,。當然,我沒有戳穿我媽,,我媽是個愛面子的人,,她是打死也不愿意承認自己愛我爸的,至少曾經(jīng)愛過,。 我又問,,小時候你們經(jīng)常吵架,那個時候為什么不離婚呢?我媽說,,為了你們呀,!這個又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式父母的回答,后來我接觸到很多個案,,但凡不離婚的,,借口都是為了孩子。我說我謝謝你為了我們維持這種不幸的婚姻,,但是小時候看你們吵架,,真是很害怕,也很厭惡,,我有一段時間很恨你們,,也恨自己有這樣的父母和家庭,恨不得從來就沒有出生過,,因為你們,,我在親密關系上面很自卑,每次想到要帶男朋友回家見你們,,我就覺得恐懼,,因為害怕對方不能接受自己有這樣糟糕的父母,也害怕對方會被嚇跑,。因為你們,,我以為世界上所有的婚姻都是這樣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相信婚姻,,也不相信自己會在婚姻當中獲得幸福,。我媽哭了。 接下來就到了剛開始的那個問題,,現(xiàn)在兒女都長大了,,為什么你們還是不離婚?我爸媽都無法回答,,我想他們終于沒有借口不離婚了,,但其實不是,他們還是有個借口,,那就是,,現(xiàn)在老了,離婚也找不到更好的了,,既然這樣,,那就少來夫妻老來伴吧,而且離婚之后房子只有一個,,那誰住那個房子呢,?一方住了那個房子,,另外一方怎么辦?六十歲的人租房子住,,不是丟人現(xiàn)眼,,遭人恥笑嗎?即便不租房子跟兒女一塊住,,那六十歲的人離婚也是很丟人的,,以后在親朋好友面前都抬不起頭。 一方面是六十年代的物質(zhì)觀和婚姻道德觀讓爸媽無法離婚,,另外一方面,,他們的情感模式也讓他們無法離婚。 我在前面說過,,我媽是焦慮型,,我爸是回避型,這兩種類型最容易形成一種相愛又相殺的模式,,我不覺得他們之間存在愛,,至少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我沒有感受到,記憶中沒見過他們好好說過話,,但他們相殺我是感受到了,,他們的相殺就是不斷的吵架。他們就是通過不斷地吵架來維系彼此之間的關系,,這個又印證了一句話,,那就是“壞的關系總比沒有關系強”。 為什么我爸媽在親密關系當中會是這樣的一種模式,? 我外婆在我媽出嫁那一年去世,,我從來沒有見過我外婆。我媽對外婆的感覺是:脾氣很怪,,情緒化,,有點神經(jīng)質(zhì),,經(jīng)常莫名其妙地發(fā)脾氣,,不怎么干活,有一年冬天很冷,,自己洗得兩手紅腫,,但還被外婆斥責說沒洗干凈,感覺很委屈,。對外公的感覺是:溫和,,對外婆很包容,沒得說的,,也不大讓孩子干重活,,什么事情都是自己擔著,。聽完我的感覺是,糟糕,,我媽不就是外婆的翻版嗎,?在我心中,我對我媽的感覺也是我媽對我外婆的感覺??!除了愛干活,其他脾氣之類的,,我媽就是跟我外婆一樣?。∥覌寫撌怯憛捨彝馄?,或者至少是不喜歡我外婆的,,可是不幸的是,她在潛意識認同了我外婆,,變成了我外婆的樣子,。我媽找上我爸,應該是我爸跟我外公比較相似,,至少在外表上都是比較溫和內(nèi)斂的類型,,但不幸的是,我爸沒有像我外公那么包容,,但我媽愿意忍受這樣的關系,,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我媽在替外婆彌補和補償對我外公愧疚感,,這個不就是戀父情結嗎,? 我爸之所以被我媽吸引,我想也是跟我奶奶有關系,,我奶奶也是跟我媽差不多的類型:聰明,,干練,血氣方剛,,但是脾氣暴躁,,控制欲強。因為不能接納自己脾氣暴躁和控制欲強,,所以我媽跟我奶奶的關系不大好,,也經(jīng)常鬧別扭。我爸有六個兄弟,,他排行第四,,處于中間位置的孩子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我爺爺奶奶的愛最多的是給了大伯和小叔叔,,這個也從成年之后爺爺奶奶對待他們的態(tài)度看得出來,。我爸很少跟我說他的遭遇,,但是曾經(jīng)說過一個印象特別深刻的童年記憶:小時候很窮,放學之后還要去撿牛糞,,有一次撿了滿滿一筐牛糞回去之后還給我爺爺打了一頓,!我爸說起這件事情兩眼都濕潤了,然后就說你們現(xiàn)在很幸福,,至少你們不用受窮,,不用吃苦,我也很少打你們,。這點是的,,我說我爸是個很溫和的人,從小到大沒有真正地打過我,,在我記憶中,,他一直都忙于工作賺錢,我想這也是跟他童年的物質(zhì)匱乏有很大關系,,另外,,我想他也是想通過賺錢來獲取爺爺奶奶的認可和愛,每到過年,,他都會給爺爺奶奶錢,,也要請爺爺奶奶到家里吃飯,而且從來不允許我媽抱怨我爺爺奶奶,。因為極少得到爺爺奶奶的愛,,所以導致我爸在情感上也是比較淡漠的,他在孩子時期沒有得到過爺爺奶奶的愛,,所以長大為人父親之后也不懂得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所以我說我爸是個溫和的人,同時也是個冷漠的人,,我極少感覺他愛我,,我想我媽也應該是極少感受到我爸的愛。我爸對我媽,,也是一種戀母情結,,想要愛,但是不懂得如何去愛,。 分析完父母的親密關系模式,,真是讓人感慨萬千,,我很慶幸自己終于長大了,,可以從他們的關系當中抽離出來客觀冷靜地看問題,也慶幸自己有這樣的專業(yè)知識和素養(yǎng)去分析問題,,更慶幸的是自己不用再重復他們的關系模式,,無論我以后是否結婚,,我都相信,我的親密關系肯定會比父母的健康,,安全和幸福,。 父母老了,想要他們改變幾乎已經(jīng)不可能,,那就讓他們繼續(xù)這樣相愛相殺下去好了,,他們已經(jīng)這樣過了三十幾年,再過三十幾年又如何,?作為子女,,我也只能做做自己能做的,聽聽他們嘮叨,,給予他們自己能給予的情感和物質(zhì),。他們上一輩人的婚姻和家庭有社會的因素,家庭的因素,,也有個人的因素,,而我們作為子女一代,從他們當中蛻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也是個人和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 爸媽,,我們愛你們,,但是我們要開始自己的新生活了。請你們多多保重,。 僅支持付費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