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夢溪 如同清晨,晶瑩花瓣上滾動著露水的百合,,清新淡雅的詩行里,,散發(fā)的永遠是幽馥但不至郁烈的香氣,流露的永遠是驚艷而不失柔美的音韻,。 古人言:“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再別康橋,,河畔的金柳,,成為夕陽中的新娘;榆蔭下的一潭,,夢沉天上的彩虹,。 輕輕地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地來,; 我輕輕地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多情自古傷離別,。無論是柳永“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王維“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式的傷感,,還是王勃“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高適“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式的豪邁,但在詩人內(nèi)心深處離緒別愁應(yīng)該是不會少的,。前者直抒胸臆,,濃墨重彩;后者心存高遠,,是所謂“舉重若輕”,,處心勸慰——勸慰友人,、勸慰自己,也勸慰如同自己一樣遭遇別離的人們,。 在這里,,盡管徐志摩作別的對象不是友人而是“西天的云彩”,但要說詩人內(nèi)心沒有傷感那定是不確的,,詩人正在作別的可是他久久追尋的“至愛”,。在這里,詩人著色繪景而不摹聲,,沒有表露自己離別的憂傷,,也沒有境界高遠地來一些豪言壯語,而是在沉重的憂傷和空渺的豪邁間尋到了一個恰到好處的出路——漫不經(jīng)心近乎自然地快樂著,,清風(fēng)般縹緲、浪漫,,煙花般瑰麗,、凄艷,幾絲飄逸,、一瞬美麗,,不讓你看見詩人內(nèi)心那淡淡的失落與凄冷。 康橋,,是英國著名劍橋大學(xué)的所在地,,也是英國文化、學(xué)術(shù)的孕育地,。1920年秋,,徐志摩經(jīng)美國到倫敦,在劍橋大學(xué),、倫敦大學(xué)學(xué)習(xí),,1922年上半年由劍橋大學(xué)皇家學(xué)院特別生轉(zhuǎn)為正式研究生,過了半年的正式學(xué)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國,。這段英倫求學(xué)生涯成為徐志摩一生的轉(zhuǎn)折點??禈蛐沱惖娘L(fēng)景,,深厚的文化底蘊給徐志摩印下了美好的回憶。詩人把康橋評價為“汝永為我精神依戀之鄉(xiāng)”,。 1923年3月,,徐志摩在《時事新報》上發(fā)表了第一首記憶康橋的詩——《康橋再會罷》。作者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張人類接近自然,,回歸自然,,融合自然。來到倫敦,,康橋平靜,、閑適的環(huán)境景物特征初慰了詩人那久尋而不得的自由自在的理想情懷。 1925年7月再次訪問倫敦,,1926年1月寫下了為人熟知的現(xiàn)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橋》,。此時作者因為對康橋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情感漸入佳境:“我那時有的是閑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絕對單純的機會。說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認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p> 1928年8月第三次來到英國,,11月6日歸國的途中,靈感閃現(xiàn),,柔和飄逸地寫下了傳世經(jīng)典之作——《再別康橋》,。 詩人曾說他在24歲以前對于詩的興味,遠不如對于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正是康河的水,,開啟了他的性靈,喚醒了久蟄心中的詩人的天命,??禈蚣捌渲苓叺囊磺卸汲闪怂闹翋郏骸拔业难凼强禈蚪涛冶牭模业那笾强禈蚪o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康橋的靈性全在一條河上,;康河,,我敢說是世界上最秀麗的一條水?!?/p> 徐志摩與康橋的關(guān)系似乎只有“宿命”二字才說得清,,一如禪詩所說“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徐志摩把他的一腔癡情全給了具有神性之美的康河,,拋給了美麗的拜倫潭,。《再別康橋》以其輕柔優(yōu)美,、瀟灑俊逸終成絕唱,,聞名于20世紀中國詩壇。 自從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問世以來,,人們對詩歌的主旨探討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詩歌運用了一系列典雅柔美、極富文化傳統(tǒng)內(nèi)涵的意象,,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己依戀,、眷念和癡情的美、愛與理想的珍視和告別,。 在徐志摩的筆下,,云彩的飄逸高潔,金柳的金光燦爛,,青荇的華麗鮮艷,彩虹的輝煌爛漫,,將他的康橋描繪得儀態(tài)萬方,、美麗絕倫。詩歌首尾兩次出現(xiàn)“西天的云彩”,,而且前后呼應(yīng),,仿佛詩人作別的不是康橋,而是“西天的云彩”,。詩人重回母校有如一陣清風(fēng),,輕輕地來,悄悄地走,,不愿意也不忍心打擾如情人般酣睡夢鄉(xiāng)的母校,;似乎詩人重回母校有如一位游子,無聲無息地來,,無影無蹤地走,,不愿意也不忍心驚動如母親般忙碌操勞的母校……氛圍是輕柔靜謐的,,情調(diào)是輕盈空靈的,,意象是柔美秀麗的,“云彩”在這里被作者賦予了更多理想化,、情感化的色彩,。 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以人喻柳,,典雅秀麗,;人柳一體,在國人尤其是在文人看來,,如同美人是柳的化身一樣,,柳亦即成為美人的象征,而徐志摩的“金柳”意象則又把柳所象征的女性形象描繪得金光閃閃,、柔美無比: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河畔的金柳,是傍晚太陽的輝煌給垂柳鍍上了一層耀眼的金輝,;“夕陽中的新娘”是那“金柳”幻化而成的形象,,濃妝艷抹、光輝燦爛,、深情款款而美麗動人,。 《詩經(jīng)·關(guān)雎》道:“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鼻嘬羰呛苫ǖ牧硪环N名稱,,古代青荇其實也是美人的象征?!对賱e康橋》是這樣描繪“青荇”的:“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借“青荇”寫出對康橋如對情人般癡情眷戀的感情,。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以虹喻潭,以虹喻夢,,詩人借助“天上虹”這個色彩斑斕卻凄艷縹緲的意象把潭和夢聯(lián)系起來,,渲染出一種瑰麗多姿、如夢似幻的氛圍,?!叭嗨椤倍俺恋怼钡摹疤焐虾纭保冉k麗多彩,,又破碎飄零,,顯示出作者遺失在康橋的美夢幽艷凄冷,無法挽回,。 尋夢,,撐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詩中,,詩人的自由天性、瀟灑飄逸的風(fēng)格與康橋?qū)庫o優(yōu)美的自然風(fēng)景融會成了別具一格的詩境之美,。 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著名的資產(chǎn)階級紳士詩人,徐志摩曾提出“要把創(chuàng)格的新詩當(dāng)一件認真的事情做”,,他和聞一多曾領(lǐng)導(dǎo)了中國新詩史上第一次有組織的格律運動,。他以《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藝術(shù)主張:“我們信我們這民族這時期的精神解放或精神革命沒有一部像樣的詩式的表現(xiàn)是不完全的,;我們信我們自身靈性里以及周遭空氣里多的是要求投胎的思想的靈魂,,我們的責(zé)任是替它們搏造適當(dāng)?shù)能|殼,這就是詩文與各種美術(shù)的新格式與新音節(jié)的發(fā)現(xiàn),?!保ā对娍脱浴罚┬熘灸?fù)雜而認真的實踐創(chuàng)造了迷人的藝術(shù)效果。 徐志摩是純藝術(shù)的忠實實踐者,。他的詩是超然的,、脫俗的,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帶著一種濃重的貴族氣息,。他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雖為文壇風(fēng)流佳話,,亦留有諸多遺憾,但他那天真無邪,,崇尚自由,、平等、博愛的人道主義情懷,,追求人生真諦的精神是驚天地,、泣鬼神的。難怪這位英年早逝的詩壇巨星的噩耗傳來,,震驚了海內(nèi)外,,胡適連呼:“天才橫死,損失的是中國文學(xué),!”在他的許多朋友中,,包括師輩的梁啟超,同輩的郁達夫,、陳西瀅,、劉海粟等,亦包括晚輩的陳夢家,、沈從文等,,沒有一個不贊賞佩服他的才華和品行的,正如沈從文所言:“他那種瀟灑與寬容,,不拘迂,,不俗氣,不小氣,,不勢利,,以及對于普遍人生方匯百物的熱情,人格方面美麗放光處,,他既然有許多朋友愛他崇敬他,這些人一定會把那種美麗人格移植到本人行為上來,。” 可以說,,如果不是有了徐志摩,,康橋不會走入中國的文學(xué)史,如果不是有康橋便也沒有我們的天才詩人徐志摩,。正因為對康橋的癡愛,,徐志摩才使康橋成為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像天堂的地方。 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也許一個詩人生前就寂寥,,也許一個詩人死后就會被忘卻,。歷史有時顯得十分冷酷,而徐志摩卻以他短暫的一生幽香永溢,。他的人也像他的這首詩一樣,,悄悄地來,又這么悄悄地去,,像一朵在人們心底默默盛開的百合,,把永遠的思念留給了中國詩壇。 (作者系祁陽人,,現(xiàn)居北京) |
|
來自: 孟溪ProbeT連山 > 《唐詩與宋詞等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