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十三經(jīng)”,,是指儒家的十三部經(jīng)書,即《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孝經(jīng)》,、《爾雅》和《孟子》。 十三經(jīng)介紹 1,、《易》:《易經(jīng)》指《連山》,、《歸藏》和《周易》三本易書,。其中《連山》、《歸藏》已失傳,,傳世的只有《周易》一本?,F(xiàn)在的《易經(jīng)》一般即指《周易》。 它是闡述關于變化之書,,長期被用作“卜筮”,。后人多學習其哲理,因而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tài)的發(fā)展進行預測,,而《易經(jīng)》便是總結(jié)這些預測的規(guī)律理論的書,。 《易經(jīng)》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杰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其內(nèi)容涉及哲學、政治,、生活,、文學、藝術,、科學等諸多領域,,是群經(jīng)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經(jīng)典,。 2、《書》:《尚書》,,最早書名為《書》,,約成書于前五世紀,被列為重要核心儒家經(jīng)典之一,?!吧小奔础吧稀保渡袝肪褪巧瞎诺臅?,它是中國上古歷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 它是中國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中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它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3,、《詩》:《詩經(jīng)》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shù)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并沿用至今,。詩經(jīng)在內(nèi)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讹L》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它內(nèi)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zhàn)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4,、《周禮》:《周禮》、《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是古代華夏民族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tài),,對禮法、禮義作了最權(quán)威的記載和解釋,,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 它是一部通過官制來表達治國方案的著作,內(nèi)容極為豐富,,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記載的禮的體系最為系統(tǒng),既有祭祀,、朝覲,、封國,、巡狩、喪葬等等的國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樂懸制度、車騎制度,、服飾制度,、禮玉制度等等的具體規(guī)范,還有各種禮器的等級,、組合,、形制、度數(shù)的記載,。許多制度僅見于此書,,因而尤其寶貴。 5,、《儀禮》:《儀禮》,儒家十三經(jīng)之一,,是中國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禮制匯編,。共十七篇。內(nèi)容記載周代的冠,、婚,、喪、祭,、鄉(xiāng),、射、朝,、聘等各種禮儀,,以記載士大夫的禮儀為主。它是一部詳細的禮儀制度章程,,告訴人們在何種場合下應該穿何種衣服,,站或坐在哪個方向或位置,每一步該如何如何去做等等,。 6,、《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據(jù)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圣所編,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主要記載了先秦的禮制,,體現(xiàn)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學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匯編,。 《禮記》章法謹嚴,,映帶生姿,文辭婉轉(zhuǎn),,前后呼應,,語言整飭而多變,是“三禮”之一,、“五經(jīng)”之一,,“十三經(jīng)”之一?!抖Y記》中記載的古代文化史知識及思想學說,,對儒家文化傳承、當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養(yǎng),,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重要影響,。 7、《春秋左傳》:《左傳》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書,,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也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且為十三經(jīng)中篇幅最長的。 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間各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yōu)秀的散文著作。 8,、《春秋公羊傳》:是專門解釋《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訖年代與《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釋史十分簡略,,而著重闡釋《春秋》所謂的“微言大義”,用問答的方式解經(jīng)。 《公羊傳》的歷史思想比《谷梁傳》更為豐富,,其影響也更深遠,。在漢代,公羊?qū)W大顯于世,。魏晉以后雖經(jīng)一千多年的消沉,,至鴉片戰(zhàn)爭前后卻重新復興,而且風靡一時,,成為近代維新運動的思想武器,,并且是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交中國思想界接受西方進化論的思想基礎,。 9,、《春秋谷梁傳》:是中國漢代經(jīng)學派的經(jīng)典之一。該書是研究戰(zhàn)國至秦漢間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豆攘簜鳌匪涊d的時間起于魯隱公元年,終于魯哀公十四年,,體裁與《公羊傳》相似,。其作者相傳是子夏的弟子,戰(zhàn)國時魯人谷梁赤,。起初也為口頭傳授,,至西漢時才成書。 《谷梁傳》著重宣揚儒家思想,,務禮義教化和宗法情誼,,為緩和統(tǒng)治集團的內(nèi)部矛盾,,穩(wěn)定封建統(tǒng)治的長遠利益服務,,因而也受到統(tǒng)治階級的極大重視。它是我們研究秦漢間及西漢初年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 10,、《論語》:《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jié)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zhàn)國前期成書,。此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 全書共20章、492篇,,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并稱“四書”,,再加上《詩經(jīng)》等“五經(jīng)”,總稱“四書五經(jīng)”,。 11,、《孝經(jīng)》: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著作。儒家十三經(jīng)之一,?!缎⒔?jīng)》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guī)范,,“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敝赋鲂⑹侵T德之本,,認為“人之行,莫大于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 它主張把“孝”貫串于人的一切行為之中,,“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是孝之終。 12,、《爾雅》:是儒家的經(jīng)典之一,,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詞典,是辭書之祖,。收集了比較豐富的古代漢語詞匯,,它是辭書之祖,。事實上,《爾雅》并不是經(jīng),,也不是某一部經(jīng)書的附庸,,它是一本獨立的詞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 它大約是秦漢間的學者,,綴緝春秋戰(zhàn)國秦漢諸書舊文,遞相增益而成的,。全書19篇,,其中最后7篇分別是:《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和《釋畜》,。這7篇不僅著錄了590多種動植物及其名稱,而且還根據(jù)它們的形態(tài)特征,,納入一定的分類系統(tǒng)中,。《爾雅》保存了中國古代早期的豐富的生物學知識,,是后人學習和研究動植物的重要著作,。 13、《孟子》:《四書》之一,,戰(zhàn)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所著?!睹献印芬粫财咂?,是戰(zhàn)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游說諸侯等內(nèi)容,。 《孟子》集中體現(xiàn)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zhàn)國中期,,屬儒家經(jīng)典著作。 其實“十三經(jīng)”也并非高深莫測,更并非是讀不懂的“天書”,,看了這些介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買幾本來好好讀一下呢? 小伙伴們還喜歡什么樣的書呢,?趕快在下方評論處分享給大家吧,! 欄目策劃:劍雪;圖文編輯:若嫣 學而時習 · 1808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