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溝過去有一句土話,,“太極拳這點東西都在褲襠里”,說明了“襠”對練習太極拳的重要性,。陳吉老爺子一說起來這個襠,,就感慨萬千:1952年13歲開始跟著王雁學拳,58年改師陳照丕,,72年陳照丕去世改師陳照奎,,陳照奎82年去世,后改學小架從師陳伯祥,,學了小架才知道什么叫襠,!老爺子說要是早一點知道襠,拳肯定要比現(xiàn)在練的好?,F(xiàn)在只要有人問他太極拳怎么練,,他就給你比劃——泛臀,沒有這個練太極拳永遠都入不了門,,為什么,?因為練拳沒有襠就沒有底盤,沒有底盤腳上就沒有根,,沒根能練出東西來嗎,? 今天我們學習的動作是“開后襠”,借此機會我將與襠有關的常識和說法,,再給大家詳細疏理一下: 第一個問題:什么叫襠,?我認為一個胯叫胯,兩個胯就叫襠,,也就是說襠是由兩個胯組成的,,襠里的操作都是靠兩胯完成的,如果講襠離開了胯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平時也常說兩個大腿根之間這一段距離或空間叫襠,,開襠就是將兩大腿根之間的距離撐開撐大。有人把會陰穴叫襠不科學,,會陰穴無非是長在兩個大腿根之間而已,。 第二個問題:什么叫前襠?什么叫后襠,?兩者之間是什么關系,?我們?nèi)梭w的骨盆相當于身體主干的底座,是由三塊骨頭組成的:兩邊是兩塊大的叫髖骨,,尾椎兩側與兩個髖骨相連,,將脊柱與骨盆連結為一個整體,。兩個髖骨的形狀是側立的,前面開口大,,后面開口小,,前面我們就叫它前襠,后面就叫它后襠,。 前襠和后襠之間是開合關系,,就像我們的胸背,胸開背合,,胸合背開,。決定前口和后口大小的是兩大髖骨,如果我們把兩大髖骨的形狀給它稍為變化一下,,就能改變前后口的大小,。我們平常說開襠,開的都是后襠,,人生下來前襠都是開的,,練太極拳任何時候都不需要開前襠。 第三個問題:如何開后襠,?首先將丹田向下微微一翻,,再用兩個大轉子向兩邊橫著撐,兩個髖骨的形狀就會微微發(fā)生改變,,后襠撐開,,前襠必合。開后襠拉伸的是骶骨關節(jié),,即骶椎兩側與髖骨的連結處,,這個關節(jié)對成年人來說是個死關節(jié),是很難拉開的一個關節(jié),,所以才有“襠開一線,、襠開一縫”的說法,也就是說能拉開一線寬就很了不起了,。過去練武講究童子功,,陳吉老師說有人能夠拉開一個大母指那么寬,但成年人做不到,。 為什么說后襠開的越大越好呢,?后襠開的越大,前襠合的越好,,兩臀往前裹的越好,,底盤就會越穩(wěn)固,。 第四個問題:什么叫圓襠,?什么叫泛臀,?圓襠與泛臀是什么關系?圓襠和泛臀的具體操作都是襠里的“一豎一橫”:“一豎”就是丹田微微往下翻,、骶骨往后往上翻,;“一橫”就是兩個大轉子往外一撐,把兩臀撐開撐圓,,后襠撐開了,,前襠就合住了。陳家溝一直將這種身法稱之為泛臀,,社會上有文化的人稱為圓襠,,一回事說法不同而已! 第五個問題:圓襠的目的是什么,?圓襠也好,、泛臀也好,叫什么不重要,,兩個目的:第一可以使身體的骨架結構更牢固,,具體說就是底盤更加穩(wěn)固;第二是虛實轉換靈活,。大家可以試試丹田往下一翻,,腰就直而有力了,胯就能松了,,骨盆就活了,,尾閭就中正了。當然,,這種身法是針對襠走后弧,、兩胯內(nèi)旋而言的,至于兩胯外旋等其它練法,,與襠圓不圓沒什么關系,。 第六個問題:什么叫內(nèi)撐外裹?我們看很多文章里都會經(jīng)常提到“內(nèi)撐外裹”,,內(nèi)撐講的就是襠里的“一橫”,,就是兩個大轉子從里向外撐;外裹指的是大腿和膝蓋,,兩個大轉子向外一撐,,兩臀由后往前裹合,就帶動了大腿由外向內(nèi)旋,,給人的感覺就是大腿肌肉由外向里裹,,并帶動膝蓋微微內(nèi)扣。內(nèi)撐是因,,外裹是自然結果,。 第七個問題:什么叫內(nèi)角支撐,、三角支撐?兩個大轉子由里向外撐時與尾閭形成了一個三角形,,有人講尾閭是第三條腿,,講的就是這個三角支撐。內(nèi)角支撐就是不同的說法而已,。 第八個問題:什么是合襠,、裹臀、箍臀,?當我們把襠里的“一橫一豎”做好了,,就會感覺到兩臀由后向前裹合,所以稱之為裹臀,,有的人又叫箍臀,,都是一回事。 合襠,,我是這樣理解的:合襠講的是前襠,,肯定不是后襠,具體作法就是把兩個腹股溝微微往里邊一收一沉,,也是要達到襠里邊“一橫一豎”的要求,。內(nèi)撐外裹,講的是從后面如何操作,,合襠講的是從前面如何操作,,目的都是圓襠。 第九個問題:什么叫虛襠,、吊襠,、谷道上提?襠虛,,目的是為了運動時靈活,。還有一種說法叫提頂?shù)跻d,提頂講的是虛領頂勁,,吊襠就是把襠吊起來,,吊起來襠就虛了,就靈活了,,吊襠有人又叫谷道上提,。虛襠,、吊襠,、谷道上提,講的都是襠里邊的“一豎”,,骶骨往上一翻谷道不就上提了嘛,,襠就被吊起來了,,就虛了。 那為什么骶骨往上一翻襠就虛了呢,?假如骶骨不往上翻那么一點,身體上身的自重都壓在兩胯上,,所以胯就松不了,,襠就活不了。而骶骨往上一翻,,自重就通過尾閭沉下去了,,這個很容易驗證,所以古人形容尾閭為“鐘錘”就是這個道理,。 第十個問題:尾閭如何才能中正,?我理解的尾閭中正,一是尾閭不能左右偏斜,,二是要垂直于地面,。要使尾閭不左右偏斜就是挺腰,挺腰就是骶骨上翻,,腰挺了整個脊柱就直了,。我們再看尾閭的生理構造,小尾巴是向前勾著的,,我們只要將骶骨往上翻一點,,小尾巴尖就指向了地面。說來說去尾閭中正就是襠里的“一豎”而已,! 講到這里,,大家是不是可以理解過去教拳的為什么保守,就是因為它簡單,!襠里的東西就是“一橫一豎”,,骶骨往上一翻,大轉子橫向一撐,,說法再怎么變,,萬變不離其宗! 要想真正的把這些拳理吃透,,必須要練到身上才行,,有了體悟才有驗證的能力,練不到身上一切都是空的,。這些東西并不難,,大家只要去練,人人都能夠掌握,。 |
|
來自: 等著l70smp782j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