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散文 情懷溫度 情感,,思想, 角度,,視野 董美玲,,個子不很高,文文的,,雅雅的,,總是面帶笑容。她只是陽泉市第四中學的一名普通語文教師,。但她又很不普通,,是國家級骨干教師、山西省特級教師,、省市有名的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頭人,、陽泉市“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人才”、城區(qū)三優(yōu)名師,。還是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城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山西省第9屆,、10屆,、11屆人大代表。 她曾多年參與省級課題實驗,,數(shù)十次承擔市級觀摩課的主講任務,,三次參加全市課堂教學賽講并三次獲得全市第一?!跋盗凶魑摹焙同F(xiàn)代詩《周總理,,你在哪里》的課堂教學實況被錄制成電視教學片,,廣為傳播。所寫論文多次獲獎并有多篇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fā)表,。可謂業(yè)績不凡,??伤两襁€在備課,上課,,在教學第一線辛勤耘耕,。我問她為師將近40年,教出來多少學生,?她說:“沒有統(tǒng)計,,只知道比我自己優(yōu)秀的很多很多”。特級教師董美玲究竟特別在什么地方,?據(jù)我了解,,起碼有如下特點。 (一)她時刻不忘自己是語文教師 當我問及她:“你在這么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是如何取得這些業(yè)績,,贏得這么多榮譽的?”她淡然一笑說道:“人生有許多追求,,我也一樣,。但我時刻不忘自己的職業(yè)角色是語文教師,做有益于學生成長的優(yōu)秀語文教師是我畢生的追求,。榮譽是付出辛苦后社會給予的回報,,兼職是時代賜予自己的機遇,地位是黨和人民對自己的鼓勵,。但不管兼職的社會職務有多少,,官銜有多高,語文教師才是我今生今世的立業(yè)之本,。是語文教師的職業(yè)成全了我的人生理想”,。董老師的回答很明白,不管頭頂上的光環(huán)多耀眼,,自己的本職工作是語文教師,。把做語文教師作為自己的立業(yè)之本,并且力求做得完美,,正顯示了董美玲在職業(yè)理想層面的特別之處,。這種時刻不忘自己是語文教師的職業(yè)情懷,讓人敬仰,。 (二)她的教學方法總在不斷變換中創(chuàng)新 “那你是如何踐行你的立業(yè)之本的呢,?”她說:“教師是學生學習環(huán)境和氣氛的設計師,,雖然教無定法,但要教得得法,,那就得有寓知識于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之中,。我時時、事事,、處處都不忘懷對教材教法的思考,。一個影視鏡頭,一次生活感悟,,一點新聞素材,,一句富有哲理的語句都會碰撞到我敏感的職業(yè)神經(jīng),都會與自己所教的語文課鏈接,,然后用心取舍,,反復推敲,靈活恰當?shù)匾?,而并不是在寫教案時照搬教學參考,,去冥思苦想”,。 記得那年5月12日,,我去觀摩她的課堂,使我對她的執(zhí)教特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那節(jié)課有上百人聽,,主題是《今天是5月12日》。她簡潔而富有感染力的導語一下子就把課堂氣氛營造了出來:“今天是5月12日,,是一個不該忘記,,不能忘記,不會忘記的日子,。2008年的今天,,我們曾經(jīng)歷了一場太深的傷痛;而后,,我們又見證了太多的感動,。傷痛與感動交織在一起組成的是一部真實、生動,、豐富的教材,。今天,我們就從這部活生生的教材中截取星星點點的內容,,引進課堂,,圍繞‘抗震救災’這一話題組織一次綜合性的語文活動”。隨后,,引導同學們圍繞口頭訓練,,閱讀訓練,,寫作訓練等環(huán)節(jié)有序活動。全班有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學通過看圖作文,、心理描述,、信息發(fā)布、模擬演練,、即興感言,,或演講、或展示,、或書寫,,順利完成了預定的教學任務。她的結束語是:“同學們,,記住今天吧,,5月12日!記住災難,,認識自然,;悼祭無辜,感懷好人,;珍愛生命,,不屈不撓!”整個課堂,,師生配合默契,,高潮迭起,感人至深,。這節(jié)被評為“教法,、學法觀摩課”的特等獎的課,充分展示了她的高超教學創(chuàng)意和嫻熟的課堂駕御能力,。董美玲有寓教于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難能可貴。 (三)她善于把學生引導到寓學于樂的情景當中 “你認為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最好,?” 她說:“老師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學生最喜歡的方法,,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接受教育的教學環(huán)境,把學生引導到寓學于快樂的情景當中”,。 “如何創(chuàng)設呢,?”她說:“既兼顧教學的課標要求,又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二者有機結合,,就可以達到課課有創(chuàng)新,節(jié)節(jié)有特色,個個有收獲的目的”,。難怪她的學生都說:“上董老師的課,,是一種享受,她能夠幫我們在輕松中學到知識,,在愉快中陶冶情趣”,。 當年在我的采訪過程中,有一個叫李藝婷的學生還拿出她的日記讓我看,,她在《董老師給我們講解 <機器人的動作>》中寫到: 機器人這個名詞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但讓我們全班同學去扮演機器人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今天語文課上,,董老師教我們學習和理解人的情感行為的動詞”,。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的詞語,,為了加深印象,,她指揮我們像機器人一樣,演繹人生瞬息萬變的喜怒哀樂,?!皽蕚溟_始——”所有同學嚴陣以待?!翱?!”老師的話音一落,哭聲在教室里瞬間爆發(fā),,全班50多個人,,抬胳膊,,抹眼淚,,還發(fā)出“嗚嗚——哇哇”的哭聲?!靶?!”老師發(fā)出第二道指令,同學們來了一個180°的情感急轉彎,,立刻爆發(fā)出瘋狂的震耳笑聲,。同學們笑得前仰后合,捶胸頓足,。如果說剛才的“哭”有作秀的成分,,而現(xiàn)在的“笑”,卻是發(fā)自內心的,。在極短的時間內,,說哭就哭,說笑就笑,這比背公式,、記單詞有趣多了,,所以我們的笑聲是發(fā)至肺腑的,也是情真意切的,。還沒等我們笑夠,,老師又來了新的指令:“睡覺!”剛才的我們,,還是一個個的笑面兒郎,,頃刻間,像都應聲倒下,,教室里群響畢絕,,悄無聲息?!巴?!”全班同學立刻抖擻精神,稍稍坐正,,不料老師又來了一個“死,!”全班同學連想都沒多想,立刻都“視死如歸”了,,有的“死不瞑目”,,有的“含笑九泉”,有的“面目猙獰”,,教室里坐著,、躺著、趴著,,倒下一片,。同學們成了一具具能呼吸的“僵尸”。機器人的壽命,,如此短暫,,只有幾分鐘便一命嗚呼。這節(jié)語文課,,我們不僅體驗了機器人的敏感與靈活,,更記住了本節(jié)課的關于人的情感行為的動詞,真是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透過學生的這篇學生日記,,我們足可欣賞到董老師寓學于樂的教學方法。 在課后座談中,,董美玲說:“只要精心設計,,語文課就不會枯燥,教材就會變成專門為孩子們量身定做的劇本;學生也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情感豐富的主人公,;教室也不再是單一的學習場所,而是孩子們個性張揚的舞臺,。用趣味包裝枯燥的內容,,設置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就一定能夠把語文這片園地耕耘成令學生心馳神往的百花園,,就可使學生身臨其境,流連忘返,,既收獲知識,,又培養(yǎng)情趣”。董美玲為學生創(chuàng)設快樂學習情景的理念和實踐,,確實不尋常,。 (四)她在用勤苦創(chuàng)造成功 如果說一篇學生習作和一節(jié)觀摩課不能盡顯一個教師的素質,那么回顧一下董老師的成長過程,,就可以看到她之所以成為特級教師的必然原因了,。董美玲,生在陽泉,,長在陽泉,。1982年畢業(yè)于山西雁北師專,一上崗,,就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年華,,她一直探索著前進在城區(qū)以至陽泉市、山西省的教改的前列,。早在1987年,,30歲的她就破格晉升為中學一級教師了。1989年,,她設計的《許小兵離家出走以后》就被城區(qū)評為優(yōu)質課,,并拍攝成電視錄像課,。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她承擔的“系列作文框架設計與操作”參與了山西省JIP課改實驗,,其成功經(jīng)驗得到了專家的認可,。1990年她設計的《北京立交橋》、《向沙漠進軍》,、《誰是最可愛的人》等篇目的教案,,在山西省優(yōu)秀教案征集大賽中受到好評,并在《山西同步教學網(wǎng)》33、36,、76期上播出,。1991年和1998年兩次榮獲“全國育才”獎。1996年她在陽泉市教改工作大會上作經(jīng)驗交流,。1997年晉升為中學高級教師,。1999年,她的論文《微型片段每日練》在國家級刊物上發(fā)表,;同年被陽泉市教委聘為首批兼職教育科研員,。2000年,《登上地球之巔》示范課取得成功,;論文《系列作文框架設計與操作》獲多個獎項,。當年,她以國家級骨干教師的資格進京參加了為期3個月的專業(yè)培訓,,成為語文學科的首批教學帶頭人,。2001年,評為“陽泉市百名有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人才”,。2002年《山的那邊》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案例得到好評。2003年《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新方法》的教改嘗試,,取得明顯效果,;同年被聘為山西省中考命題組成員。2004年《核舟記》教法設計,,入錄省教科研十五規(guī)劃課題成果《校本培訓的模式研究和探索》中,。2005年《知識短文趣味教學》《作文進行中的德育滲透》相繼發(fā)表,2006年《微型片段寫作訓練五步法》《談中考語文復習》發(fā)表得獎,。2007年《提高語文學習質量的實驗報告》實驗成果得到推廣,。2008年《在抗震救災日子里的作文教學的設計與隨筆》通過交流,深得好評,。2007年,,陽泉城區(qū)率先進行教學資源整合,她應征到六中做支教教師,。來到六中后她所帶的班級語文成績一直遙遙領先,,在當年城區(qū)初二年級統(tǒng)考中,全城區(qū)語文前20名中,,她教的學生就有四名,,三率遙居城區(qū)各校前列。2010年秋季開學后,,董美玲圓滿完成了她到六中的支教任務,,回到了四中,。那一年,她的《作文訓練中一材多用的教學探索》獲全國中語會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2013年,,獲“陽泉市教育名師”稱號。2014年,,2017年獲“全國中學生作文競賽優(yōu)秀輔導”獎,。而且每年都受聘到陽泉各地做示范教學。 用勤苦創(chuàng)造成功,,董美玲實屬不易,。時刻不忘自己是語文教師的職業(yè)操守,把做好語文教師作為立業(yè)之本,,把做一個有益于學生成長的優(yōu)秀語文教師當作畢生的理想追求,,以及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善于寓教于不斷創(chuàng)新的方法,寓學于快樂的情景設置中的獨特教學風格,,既是使董美玲在平常中創(chuàng)造深刻,,在平凡中鍛造神奇,使她自己成為了特級教師的原因,,也是令同行仰慕和贊美的特別之處,。從上崗至今38年,就這樣辛辛苦苦地過去了,。如今的董美玲并沒有像一些臨近退休的老教師一樣撂擔子,,吃老本,等退休,,而是承擔著和年輕人一樣的教學任務,,一如既往地在教學第一線上為孩子們服務。這也許就是董美玲能夠成為特級教師的特別之處吧,。 作者簡介:李彥良 山西昔陽人,,1948年生,無黨派界別,,退休教師,,省作協(xié)會員,退休前為副教授職稱,。2004年由文史出版社出版《三音集》,,2011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瓦妮說童年》,2015年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點擊金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