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1正月五日,郭威登基稱帝,,建國號為周,,史稱后周。 郭威于澶州黃袍加身 曾經的肱股之臣如今卻成了亡國之賊,,命運真的是愛與人玩笑,,但郭威目前恐怕也沒功夫唏噓感慨,。后周建國后最先擺在這個新立之國前面的是是如何度過當前的“內憂”與“外患”。 “內憂”主要來自于一個人:泰寧節(jié)度使慕容彥超,。此人是郭威南下取代后漢時總領后漢禁軍的主帥,,劉子坡一戰(zhàn)被郭威打的抱頭鼠竄逃回根據地兗州?;氐絻贾萋犅劰鷿h建周稱帝后便惶惶不可終日生怕?郭威秋后算賬,。為探明郭威的態(tài)度,慕容彥超耍了個心眼,,上書說自己想要離開地方入朝為官,。如果郭威同意了,那就說明他不放心慕容彥超,,如果不同意,,證明也許還暫時相信慕容彥超。這招不新鮮,,石敬瑭當初就這么用過,。 對于慕容彥超,郭威已經失去耐心,。這家伙自從逃回兗州就一直在那上躥下跳的鬧騰,。自己為安其心,不僅不計較他之前幫著隱帝一塊對付自己,,還給他加官進爵,。他倒好一個勁和南唐、北漢,、契丹搞串聯(lián),,現(xiàn)在還搞這種小動作試探自己,既然不想活,,那就死去陪劉承祐吧,!郭威面無表情在奏章上批個準。消息傳回兗州,,慕容彥超又以'境內多盜,,未敢離鎮(zhèn)'為借口賴著不走,不過此時雙方都知道和解再無可能,。 劉子坡之戰(zhàn) 慕容彥超敢反,,肯定不是因為他那被郭威一戰(zhàn)打得滿地找牙的軍事能力,他的信心來自于后周的各位好鄰居:后蜀,、南唐,、北漢和契丹。這些國家就是后周所面臨的外患,。其中后蜀,、南唐,、契丹都是郭威在后漢時期的老對手了,而特別的是在這個北漢,。 且說在后漢尚未被周取代時,后漢宗室劉氏在地方上最大的支持是河東節(jié)度使劉崇,。河東是哪,?后漢開國皇帝劉知遠的發(fā)家所在,也就是所謂“龍興之地”,。劉知遠當上皇帝定都汴州后,,便把此地留給自個弟弟,也就是劉崇,。而這河東十二州也成了后漢劉氏宗室的一道保險,,誰要想動劉氏帝位,也得看看劉崇答不答應,。當初聽聞隱帝身死,,郭威入主汴州后,劉崇立刻調兵遣將,、磨刀霍霍準備殺向汴州,,然后他就停住了,因為一封來自京城汴州的一封詔書,,詔書上面寫著要讓他兒子劉赟當皇帝,。這可把劉崇高興的當場笑出豬叫。心情大好之下便停住腳步安安心心等著兒子到京繼位,,隨便把那幾個勸諫他早日發(fā)兵莫中郭威計謀之人的腦袋給郭威送去,,以表明自己心意。 ?盼望著盼望著,,春天的腳步沒有來倒是郭威稱帝的消息把他一下打到冬天,。自己兒子壓根就沒進京城,直接在宋州就被人給扣下了,,郭威這老小子玩了自己,。劉崇沒想到自己一時的貪心居然讓兄長辛苦建立的后漢劉氏一朝國滅,自家兒子也被扣在郭威手里生死未知{在劉崇稱帝后,,其子劉赟被郭威密令處死},。被巨大憤怒與愧疚沖昏頭腦的他在郭威繼位后不到一個月時間內也據河東十二州稱帝,仍用后漢的乾祐年號,,史稱北漢,,劉崇也改名為劉旻。北漢自成立起就和后周不共戴天,,是反對后周統(tǒng)治的急先鋒,。劉崇稱帝后即刻發(fā)兵攻打后周晉州與隰州,,但卻失敗而歸。這次的失利讓頭腦發(fā)熱的劉旻清醒下來,,他明白憑自己目前的實力肯定無法和郭威匹敵,,因此他學了把石敬瑭,認了遼國皇帝耶律阮為叔,,自稱侄皇帝,。自此后漢與遼國聯(lián)盟成為后周北部巨患。 南邊的占據江南繁華所在的南唐也不是什么安分的主,,開國之主李昪自稱是唐憲宗第八子建王李恪之玄孫,,真實性無法考證,但是南唐在其治理下蒸蒸日上,,不過后周建立時李昪已死,,在位的是其二子李璟,李璟此人雖無甚才能,,卻有野心,,聽聞中原有亂自然樂意摻和一手。 有南北兩大靠山在手,,慕容彥超才有膽子向郭威拔劍,。后周新立不穩(wěn),只要南唐,,北漢,、契丹聯(lián)手攻周,郭威定然應接不暇,,自己在率軍出擊定然大有作為 ,。 對于慕容彥超的小算盤,郭威自然清楚,。慕容彥超猜得?不錯,,郭威正是出于對南北兩患的顧及才沒有立刻拔了兗州這顆釘子。要打兗州一定要先將邊疆穩(wěn)定,,否則一旦兗州戰(zhàn)局膠著,,邊疆突然不穩(wěn),那可是要命的事兒,。而拔除兗州機會也沒有讓郭威等待太久,。 慕容彥超對于南唐、北漢,、契丹寄予厚望,,可后來的事實表明他的期望有些想當然。 公元951年9月北漢聯(lián)合遼國再度進犯后周晉州等地,,被郭威所派遣的王峻領軍打得大敗,,成功回到河東的后漢軍隊不足一半,,經此一役,后漢國力大衰,。若不是王峻過于謹慎錯過追擊良機,,恐怕太原城上插著的就是后周軍旗了。最要命的是在此一戰(zhàn)中,,遼國發(fā)生軍事政變,,劉旻的叔叔遼國皇帝耶律阮帶隊出征時被手下人耶律察割和耶律盆都聯(lián)手組特了,遼國內部局勢不穩(wěn),,沒個一兩年騰不出手。通過這一戰(zhàn),,后周北疆一年以內再無大戰(zhàn),。 而彼時南唐對南楚的征伐已經達到關鍵時刻,哪里有過多精力關注北方的后周,。接到慕容彥超的書信后派出了士卒5000駐扎于下邳,,用于支援兗州。聽到消息慕容彥超都要抓狂了,。老大當今天下大戰(zhàn)隨便拉出來都是萬把人的大戰(zhàn),,你就來五千,敷衍我呢,?不久之后南唐駐軍遭到后周軍隊圍攻,,大敗后一溜煙跑路了。 ?至此,,慕容彥超得以憑借的兩路援軍皆沒,,只剩下他自己滿臉凄涼領著兗州軍隊做著最后抵抗。 對慕容彥超的征伐早在王峻打敗北漢與遼國聯(lián)軍后便開始,,只不過這時的周軍主要目標不是殲滅而是圍困與牽制,。待到南唐退兵之后,郭威知道除掉慕容彥超的機會來了,,沒有猶豫 ,,郭威當即命令奉命進攻慕容彥超的侍衛(wèi)步軍都指揮使曹英圍發(fā)起進攻。 曹英這邊本來也是一路勢如破竹直接打得慕容彥超就剩下兗州一座孤城,。兗州得慕容彥超多年經營,,城高墻后、兵多糧廣一時間曹英也打不下來,。 既然打不下來那我們就慢慢耗著吧,。曹英學起郭威當年對付李守貞的辦法,在兗州城外筑起長墻,,想要困死慕容彥超,。人家當然也不是傻子,,數(shù)次派兵出城阻止長墻修建。到底是慕容彥超這胳膊擰不過曹英這根大腿,,兗州最終還是被圍死了,。接下來就是慢慢磨,等什么時候城里糧食沒了,,兗州也就破了,。 慕容彥超看到兗州城外長墻建成那一刻就明白自己大勢已去,可他并不打算認命,?!爸灰约豪^續(xù)堅持下去,定然會用轉機,?!边@大概是慕容彥超困守孤城時心里唯一的念頭。他知道如果城破郭威絕不會輕饒自己,。而郭威沒有給他時間繼續(xù)等下去 公元952年5月,,郭威見兗州久困不下于是親自親征兗州?;实塾H自到兗州前線,,自然軍心大振,士兵士氣高漲,,兗州守軍日漸不支,。七天后兗州城破,郭威斬慕容彥超,,夷其族,。 縱觀這場兗州之亂,從戰(zhàn)略規(guī)劃上看,,慕容彥超的打算很合理兩大外患在加上自己這內憂,,定然能夠使郭威不穩(wěn)??伤吖懒怂哪侨好擞?,也高估了自己。后周雖然新立,,但是中原民心軍心都在郭威一方,。南唐、遼國眼看占不到便宜沾之即走,,北漢倒是賣命,,可國小兵少無以為繼。最終慕容彥超只能成為郭威鞏固皇權權威的枯骨。 處理完慕容彥超,,后周國內明面上的反對力量已無,,南北邊疆也暫無戰(zhàn)事,中原地區(qū)得到了唐滅后少有的平和之年,。 作為皇帝郭威和他的前任們的區(qū)別在哪,?治理天下的方法。石敬瑭,、劉知遠這些人得到中原后都干了一件事:軍人主政,。這么做無可厚非,畢竟他們本身就是武將出身,,加上天下不太平各國分裂,。如此環(huán)境下,軍隊的作用自然被放大,,隨之而來的便是武將的權力也被放大,,取代文臣成為朝堂上的主要政治力量??晌鋵⒍弥螄慕K究只是少數(shù),大多數(shù)只是想著法子用權力撈錢,。 郭威草根出身,,認得民間疾苦,對于軍人主政的弊端他自然也明白,。當今天下乃亂世,,軍隊的力量必不可少,但郭威也開始著手限制武將在行政體系里的地位,,任命了一大批包括馮道,、王溥、魏仁浦,、竇儀在內的能臣干吏填補空缺,,由唐末開始的軍人主政的局面開始向文治天下的方向發(fā)展。 隨著郭威統(tǒng)治不斷穩(wěn)固,,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威脅:樞密使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峻,。 王峻這個人可不簡單從劉知遠時期開始就在郭威門下,隱帝劉承祐時同郭威南征北戰(zhàn),,兩人是一塊扛過刀的老戰(zhàn)友郭威黃袍加身未來得及返京時,,就是此人派人將當時指定的后漢繼承人劉赟囚禁,使其不得入京繼位,,給郭威返京爭取到了時間,。后周建立后他又領著軍隊把在北疆肆虐的北漢、遼國聯(lián)軍打的大敗而歸。郭威能夠順利走到今天這一步,,王峻有大功,。 但王峻此人有個毛病:自負,。 ?本來嘛,,像他這樣上馬可平亂,下馬能治世的能人自然也有自負的資本,,可問題在于你就是擺譜也得看對誰吧,。郭威是何人?皇帝,,你對皇帝擺臉色,,那不是茅坑里摸石頭——找屎(死)嘛。 與郭威議論政事時,,往往只堅持己見,,哪怕是郭威提出反對也大聲反駁,絲毫不給面子,。不過郭威也不是什么心胸狹隘之人,,對于王峻冒犯也未放在心上。郭威對于王峻的不滿源于王峻的一次裝病,。 郭威稱帝后自然要提拔重用自己那些心腹,,比如李重進,張永德等人,。這可引起了王峻的嫉妒心,,不滿于郭威決策,王峻便向郭威請起病假,,甚至還上表說自己年老體衰請求告老還鄉(xiāng),,以這種方式來向郭威抗議。郭威自然也知道王峻的目的是什么,,他當然不可能點頭同意放王峻回鄉(xiāng),,但是又不可能讓王峻在朝堂一家獨大,他的方法是和稀泥,,一面該提拔的提拔,,另一面又派使者安撫王峻。王峻還是不滿,,連帶對使者都惡語相加,。郭威還是選擇容忍??蛇@時候王峻下了一步蠢棋,。他讓各地節(jié)度使上書給郭威,,內容大致就是王峻乃國之棟梁,不可輕換,。 郭威看著這些由節(jié)度使們發(fā)來的奏章反而沉默了,。郭威能夠容忍王峻一次又一次冒犯,原因有三,。其一是因為王峻對后周有大功,,其二乃是王峻乃是天下少有的實干之臣,第三王峻本身就是郭威一派的人,,其權勢全在中央,,地方上面反而沒有節(jié)度使之職支持。郭威放心王峻也是因為第三點,,地方上面沒有節(jié)度使支持,,那就是再鬧騰,那也是只徒有其表的老虎,。但是現(xiàn)在,,這么多節(jié)度使上書支持此人,郭威隱隱有些擔憂,。他不是在擔心自己,,對于王峻,他自信還是能夠掌控的,,但是他的后繼者能夠壓得?。抗粫驗檫@樣一個虛無縹緲的擔憂而殺王峻,,但這件事估計已經在他心里埋下疙瘩,。 任憑郭威怎么安撫,,王峻依舊稱病不上朝,,王峻身負重職,他不上朝,,朝廷的運轉也會受到影響,。郭威沒法子,只能使出殺手锏,。行吧,,你不來是吧,我去你府上看看你總可以了吧,。這里注意一下,,在古代,皇帝不能隨便看望得重病的臣子,,通常來講如果皇帝去看望這位病臣,,只能是這人快斷氣的時候去。郭威作為皇帝,要去看生病的王峻,,意思很明顯,,告訴外邊人王峻快病死了??赏蹙@病是裝的,,一旦郭威親臨,那就是沒病死也得死,。王峻一看郭威來這套,,無奈之下只能上書表示自己身體漸好,不日便可上朝,。 這件事情雖然最終過去,,但是君臣之間終究還是出現(xiàn)裂痕。 可王峻依舊是沒有半點改進依舊我行我素,。郭威賞他一座豪華官邸他不要,,偏偏要在官署修一座樓閣以供休息,郭威見了也不吱聲,,偷偷在皇宮修了一座宮殿,。等到王峻看到批評郭威:皇宮之內宮室這么多,為何還要再建,。郭威也不緊不慢回應:樞密院的屋子也不少,,為什么要新建閣樓?這個大嘴巴子打的王峻有點疼加上理虧,,王峻只能閉嘴,。從這可以看出,王峻確實不知深淺,,但是郭威對王峻的偏愛依舊很深,。 之后王峻又要求封藩鎮(zhèn),郭威允了,。封其平盧節(jié)度使,。 公然插手皇位繼承,不同意繼承人后備只有的郭榮(柴榮)入京,,郭威還是忍了,。(這里說一句,柴榮后來還是入了京,,郭威趁著王峻巡視黃河把柴榮調入京城) 公然插手科舉,,把剛正不阿的考官時任禮部侍郎趙上交貶到商州做司馬,郭威還是忍了,。 眼見郭威一步步忍讓,,王峻真的是飄上天了,,但他一次次膽大妄為卻把郭威內心對他的偏袒消磨殆盡。 王峻最后干了一件蠢事,,他要求郭威把李谷,、范質這兩位宰輔換成自己的親信。宰輔,,也就是宰相,,國之重臣也,這個級別的官員換一個都會引起后周廟堂動蕩,,更何況王峻要換的還是兩個實權宰輔,,這么巨大的變動郭威當然不會同意,且先不說如此之后后周朝廷會成為王峻一言堂,,王峻此舉如果成功那么郭威花費數(shù)年建立起來對抗武將的文官集團也會分崩離析,。可王峻還是不依不饒,,兩人的爭論持續(xù)一整天,,眼看日落西山,王峻還是不肯罷休,,大有一副你不同意,,今晚我就睡這的架勢。最終郭威以“茲事體大,,寒食節(jié)過后給其答復”將他打發(fā)回去,。志得意滿的王峻沒有看到他轉身后郭威眼中的冰冷。 王峻的狂妄無禮與不知滿足終究引起郭威的怒火,,還沒等到下一次朝會,,他便被郭威派士兵控制,隨后郭威下旨,,王峻被貶為商州司馬,。這個他給別人的懲罰最終落到他自己頭上,也的確夠嘲諷的,。王峻到了商州不久之后便得病身死,。 王峻之死只能說是他咎由自取,,他沒有意識到眼前的郭威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在鄴都與他把酒言歡無話不談的鄴都留守,,而是后周江山的皇帝,他的所為放在別人頭上夠死十回了,,縱觀郭威一生,,也只有對王峻如此寬容過,可能他也沒想到自己的容忍反而把這位老友最終推向死亡,。 王峻死了郭威的的統(tǒng)治也快迎來盡頭,,別誤會,,不是說他在之后荒淫無度、驕奢淫逸,,而是他人快不行了,。郭威建立后周時已經是快五十的人了,當了皇帝,,又勤于政務,,身子骨自然不行了?;实叟R終前大多疑神疑鬼,,看誰都想造反,郭威亦不例外,。他瞄上了一個人:鄴都留守,、天雄節(jié)度使兼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同平章事王殷,。 王殷同王峻一樣都是從龍之臣,,郭威稱帝他也功不可沒。和王峻留在中樞不同,,他被派往北方防邊,。當王峻被貶去商州的消息傳來,王殷兔死狐悲之際深怕步了王峻后塵,,連忙上書表示要入朝為官,,言外之意就是愿意放棄自己的地盤和軍隊,以免遭到郭威忌諱,。郭威沒同意,,因為他摸不清楚王殷的意圖,到底是真心臣服還是和慕容彥超一樣拿這招試探自己,。最終郭威趁著王殷回都之時將其拿下,,流放登州。王殷沒能活著到登州,,剛出京城汴州便被殺了,。王殷之死至今仍然存在爭論。一部分學者認為王殷在郭威病重時驕橫且擁兵地方,,已有反意,,當殺。而另外一部分人卻覺得王殷不過是被王殷牽連,,恰逢郭威病疑,,被無罪而誅。 王殷或許罪有應得或許含冤而死,,但是慕容彥超,、王峻,、王殷這些人一死,后周內再無可以威脅皇權的勢力,,郭威后繼者得以繼承一個穩(wěn)定統(tǒng)一的后周王朝,。 郭威能夠成為五代明君當然不是只靠著排除異己來鞏固統(tǒng)治。郭威是個好皇帝,。好在他知道百姓之苦,、民生艱難。軍人出身的他反而明白武將執(zhí)政之弊端,,所以他在位時期并未如前幾朝皇帝那般一經稱帝就橫征暴斂,、驕奢淫逸。 稱帝之初其便將宮內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當著文武百官面砸爛,,并說道:“皇帝需要這些嗎,?(凡為帝王,安用此?。睂τ诔錾砥矫竦墓?,這些珠寶黃金說不愛那是不可能的,但作為一名皇帝,,他更愛的是這個后周天下,。他的這個舉動當然不會是告訴天下這個有多有錢,他的目的是向整個后周朝野宣布其治國的一個方略:節(jié)儉,。 不節(jié)儉不行?。]當皇帝以前,,郭威只管領兵打仗,,沒錢沒糧只管向朝中要。他面子廣,,有所求,,朝廷方面自然竭力滿足??傻茸詡€登位,,算了個賬才發(fā)現(xiàn),他接手的是個是個千瘡百孔,,只剩下三斤釘子的破船,。 先說一下后周初立時候的版圖約為今山東、河南兩省,,陜西的大部,,河北,、湖北,、安徽,、江蘇的一部分。這些地方大部分也就是所謂的中原,,五代十國中的五代就是指的占據中原的五個政權,。從朱溫代唐到后周建立前這46年里這片土地上先后經歷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四個政權的變跟,改朝換代能以和平手段實現(xiàn)的終究還是極少數(shù)的,,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兩邊打到從人腦子到狗腦子,。對一個地方造成毀滅性破壞的除了天災就是人禍,人禍即戰(zhàn)爭,。 五代亂世,,連年征戰(zhàn),民不聊生 中原歷來是人口集中的富饒之所在,,但這地兒再富饒,,你先后經歷三場王朝革鼎之戰(zhàn)也會破敗,更何況還有契丹時常突入中原來打打牙祭,,唐未滅時黃巢又領著人把中原給洗了個遍,。 后漢那些個管事的也不是啥子好鳥,貪官污吏都恨不得把中原百姓身上最后一滴血給吸干凈,。 總結一下,,郭威得到的是一個被嚼了四回,上邊還布滿了各種細菌的爛肉,,偏偏旁邊還有幾頭狼垂涎著這塊肉,。開局難度實在是比單狗徒手撿裝備還難。 不過郭威何許人也,?白手起家到如今九五之尊,,自然有他的辦法:既然現(xiàn)狀難以維持,那就改革吧,。 郭威所實行的改革自然沒法同張居正,、商鞅這些人的比,后周的條件也不具備進行這種根本性改革的基礎,。他所實行的只能是在不改變當前節(jié)度使自治的前提下,,對各個不合理的制度進行改變。 舉個例子,。前朝曾經有過一個各地進貢奇珍異寶給中樞的制度,,郭威給免了,因為他知道這些光鮮亮麗的寶物背后流淌著各地百姓的血汗,。郭威是有志向,、仁心的皇帝,,他對這一個個微小的、幾乎不可見的進行改良或廢除來實現(xiàn)減輕對百姓的剝削,,使其休養(yǎng)生息,。 除此以外郭威還在在不改變當前官僚制度的基礎上對各個尸位素餐的貪官污吏進行清理減少對百姓的盤剝,提升政府效率,。能夠做到這一點實屬不太容易,,首先要明白當時朝廷內的官員都是報團取暖、派系林立,,你要收拾一個人時,,也代表著你要對抗的是這個人背后的利益集團。后周完全是從后漢接手而建立的國家,,其內部的利益團體也沿襲下來,。后漢朝是什么朝?開國皇帝劉知遠除了打仗啥也不行,,手底下人個個都是貪官污吏,,二代皇帝劉承祐繼位前就是個光知道吃喝玩樂的紈绔子弟,繼位后也沒干什么好事,。這兩位說難聽些就是昏君,,中原會臣服于后漢完全是因為被之前契丹南下折騰的沒力氣,被撿個現(xiàn)成,。兩代昏君治下的臣子能是什么好官嗎,?如果郭威要清理掃清這些官員,那么他將要面對的敵人哪怕是他這皇帝都不一定壓得下,。但是郭威有著兩個優(yōu)勢,。其一,他在民間與軍中深受擁戴,,民心軍心都在他那,。其二,要感謝劉承祐把楊邠,、王章,、史弘肇等人都組特了,以上這幾位主持朝政三年,,貪官污吏大都是其門下,,現(xiàn)在頭頭一死,各利益集團陷入內亂,,力量減弱,。 在以上兩個優(yōu)勢之下,加之采取果斷措施和任命賢明能干的大臣,郭威在位期間吏治整治一新,。 而在經濟上,,安置因為戰(zhàn)爭流離失所的平民,分配與他們無主土地,,組織生產,,使百姓休養(yǎng)生息云云,,這些都是老生常談,。 在我看來,郭威在政治上的舉措,、自己以身作則帶動朝野節(jié)儉都只是方法,,他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恢復五代以來被摧殘得不成樣子的中原地區(qū)經濟。 不過郭威在位時有一點尤其值得注意:他重新尊崇儒家,。儒家文化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安定人心。五代這樣的紛爭大世自然是沒有推崇教化和仁政儒家的舞臺,,各地的軍閥藩鎮(zhèn)都恨不得天下繼續(xù)亂下去,,因為只有混亂才能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 五代之亂亂得不僅是世道,,還有人心,。郭威重尊儒家這表明了一個信號:因為戰(zhàn)亂而被棄之如履的儒家思想已經在后周重新復蘇,“儒教治天下”已經在后周治國方略里扎根,,也因此后周成為當今并立諸國內最有希望統(tǒng)一天下的勢力,,一個以“治天下”之理念治國的國家怎么可能甘心于滿足蝸居中原。 公元954年2月22日,,后周太祖郭威于滋德殿駕崩,,享年五十一歲。 如何判定一名皇帝好壞,?集天下百姓之民脂于己,,這樣的皇帝只能用昏君來概括,用天下萬民之賦稅為公,,這樣的皇帝再差也能當?shù)闷鹑酥?。郭威便是后者?/p> 郭威在位從公元951年到954年,四年時間不長,,沒有辦法讓后周在他手中一統(tǒng)天下,,但四年時間也不短,讓他得以令后周從虛弱中恢復,,中原百姓得以從紛飛戰(zhàn)火中恢復元氣,。 公元954年正月,郭威病逝,后世稱其為后周太祖,。 郭威死后根據其死前囑咐:“陵所務從儉素,,應緣山陵役力人匠,并須和雇,,不計近遠,,不得差配百姓。陵寢不須用石柱,,費人功,,只以磚代之。用瓦棺紙衣,。臨入陵之時,,召近稅戶三十家為陵戶,下事前揭開瓦棺,,遍視過陵內,,切不得傷他人命。勿修下宮,,不要守陵宮人,,亦不得用石人石獸,只立一石記子,,鐫字云:‘大周天子臨晏駕,,與嗣帝約,緣平生好儉素,,只令著瓦棺紙衣葬,。’若違此言,,陰靈不相助,。”大意就是死后寢陵不要鋪張,,一切從簡,,瓦棺紙衣即可,就近挑三十戶人家免其稅周圍守陵之人即可,。一代明君節(jié)儉至此,。 郭威的時代就此落幕,他的一生崛起于草根,,卻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崛起,。劉知遠崩前他鮮為人知,李守貞反后他名動天下,。效忠于后漢,,卻全家被殺,,危難之間起兵反抗一舉奪鼎。稱帝之后勤政愛民,、休養(yǎng)生息,,哪怕死后依舊不肯勞費民力。五代之中能在其之上于他者恐怕只有后唐明宗李嗣源和其子柴榮,。 郭威駕崩,,但他應該對他的王朝并不擔憂,因為他已經找了一個絕佳的繼承人,,他深信,,后周將在此人手中走向輝煌。承其位者名為郭榮,,本名柴榮,。后世之人稱其為五代第一明君,,五代亂世的謝幕將在他手里開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