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宋代: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因烏臺詩案而險遭殺身之禍的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雖僥幸逃過一劫,,經(jīng)歷過死的絕望,在他心里也留下了巨大陰影,。片時的慶幸,,很快又陷入長久的凄愴神傷之中,再不似往日那樣躊躇滿志,,而是變得一蹶不振,,心灰意冷。如寒霜中凋敝的落葉,,沒剩下多少生氣,;又如驚弓之鳥,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黃州團練副使一職相當?shù)臀?,并無實權,。蘇軾到任后,心情極度郁悶,。一日,,他與友人到蘄水清泉寺游覽,見寺前溪水向西而流,,感到非常驚訝,,好像得到了上天的某種兆示,受到啟發(fā),,心中踴躍,,精神為之一振,寫下了這首充滿樂觀向上精神的《浣溪沙》詞,。 詞的上闋是描寫景物,。傍晚,下著雨,,子規(guī)在林間啼叫,。山下有一條清溪,溪水邊蘭花剛抽芽,,浸泡在水中,。松樹間是用沙子鋪成的路,沒有一點泥濘,。描繪的是一副寂寥凄清的畫面,。眼前的蕭森凄涼之景,,正是其當時內(nèi)心的真實映照。這樣的時候游覽山寺,,大概是沒有帶著好心情的,。詞的下闋則突然轉(zhuǎn)換,敘說看到清泉寺前西流的溪水,,而產(chǎn)生的感悟,。蘇軾可謂是見多識廣,但是溪水西流卻是頭一次見到,,他感到非常驚異,,好像見到了某種神跡。于是他開始聯(lián)想:“溪水都能西流,,又怎知人不會重回少年呢,?”進而他又認為世間的事都是沒一定的,有著無限可能,。自己現(xiàn)在的困頓遭遇也只是暫時的,,一飛沖天,一鳴驚人,,致君堯舜,那些昔日的志向還是有機會能夠?qū)崿F(xiàn)的,。于是,,他心中升起希望,胸中塊壘頓消,,如撥云見日,,豁然開朗起來。 “白發(fā)唱黃雞”,,是用典,,出自白居易《醉歌》:“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wěn),,鏡里朱顏看已失,。”本是感嘆時光匆促,,世事遷換,,人生易老。蘇軾在這首《浣溪沙》詞里,,化用白居易的詩句,,反其意而用之,,“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意思是切莫徒自感嘆時光之速,、悲傷人生易老,。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這是對生活,、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這是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在貶謫生活中,,能一反感傷遲暮的低沉之調(diào),,唱出如此催人自強的歌曲,這體現(xiàn)出蘇軾執(zhí)著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蘇軾在黃州任團練副使期間,雖處閑職,,并非一味自傷自憐,,頹廢消沉,或者茍安貪閑,,無所事事,,而是把它活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階段。他修養(yǎng)身心,,使內(nèi)心變得更加強大,,游心物外,寵辱不驚,,無所往而不樂,。同時,他也留下了不朽的文章,,其弟蘇轍曾感慨說:“我與吾兄原本相差無幾,,但黃州以后,我遠不如吾兄矣,!” 公務之余,,蘇軾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皷|坡居士”的別號便是蘇軾在這時起的。千古傳誦的名篇《赤壁賦》,、《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也都是蘇軾在黃州城外游覽赤壁山時所作。蘇軾在《自題金山畫像》的題詞中說道:“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笨梢婞S州在他心中的地位,勝過得意之時的汴州,、杭州,。有人說:“苦難時的經(jīng)歷,才是對人生最有意義的,?!睂τ谔K軾來說,正是那樣,。能在失意時活出最精彩的人生,,除了蘇軾,古今能有幾個人可以做到,?這也不全然歸功于蘇軾當日在清泉寺見到的西流的溪水,,而是蘇軾本身的性格使然。假使他沒有見到溪水西流的奇景,,也必然有其他事物使他頓悟,,他在黃州的文章功業(yè)也照樣不會誤的。 |
|
來自: acerbookstore > 《蘇東坡103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