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到農(nóng)歷的三月初三了,家里按習俗,煮了薺菜雞蛋吃,。本地諺語有:“三月三,薺菜當靈丹,?!薄叭氯j菜煮雞蛋,?!?quot;三月三,梅子嘗咸淡。" 呵,古越地原本還有一個說法叫:"三月三,養(yǎng)清爿(即童養(yǎng)媳丶奴婢)回娘家",。舊時對窮人家養(yǎng)不起女兒,幼年就早早"嫁人",小時做奴婢,長大后圓房的女孩,只有這一天才允許回娘家的,。所以三月三也是這一帶習俗中的女兒節(jié)。今早無童養(yǎng)媳了,這女兒節(jié)也就淡去了,。 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tǒng)習俗?!对娊?jīng)》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清朝葉調(diào)元的《漢口竹枝詞》曰:“三三令節(jié)重廚房,,口味新調(diào)又一樁。地米菜和雞蛋煮,,十分耐飽十分香,。” "三月三,梅子嘗咸淡,。"是說這天開始,江南越地然自生長的水果,以青梅開始,枇杷丶櫻桃等等可以陸陸續(xù)續(xù)地嘗鮮了,。今天的大棚把季節(jié)搞亂了,就不以梅為先,草莓丶西瓜在冬天都可嘗鮮呢! 三月三,還是古人的“修禊節(jié)”,。每到這時,,人們都要去水邊祭祀,并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沐浴,,認為這樣可以祓除疾病和不祥,,古時稱這種禮儀為“禊”或“祓禊”。 人們來到水邊已不僅僅是舉行沐浴祓除的儀式,而是把它當作宴飲游玩的好時光,,更免不了要賦詩行令,。達官貴人或文人騷客還在彎曲環(huán)繞的小水渠里,讓裝飾著羽毛的酒杯隨波逐流,,流到誰的面前誰就取來喝掉杯中的酒,,稱之為“曲水流觴”?;蛘邔⒅笫斓那莸?,如雞蛋、鴨蛋,、鳥蛋等放入水中,,叫“曲水浮素卵”,用紅棗則叫“曲水浮絳棗”,。后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記敘的就是他和朋友三月三日水邊宴飲的盛況。今天,紹興蘭亭就每年舉辦蘭亭書法節(jié),。而王羲之歸隱的嵊州金庭也同時舉辦中國國際書法節(jié),其實更多的只是旅途開發(fā)的托辭罷了,。 古人如此重視暮春三月,是因為在這個時節(jié)里,,萬物復(fù)蘇,,意味著農(nóng)事的開始,官吏們也在此時“勸農(nóng)”,三月三,點豆種瓜,。這也是農(nóng)諺,。人們在熬過漫長寒冷的冬季之后,迎來了風和日麗,,天朗氣清的春天,。大自然煥發(fā)的勃勃生機也能引起人們愉快和振奮的情緒,帶來吉祥的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