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金庸,,再見青春。 我們曾經(jīng)熟悉的一切,,都必然將離我們而去...... 在《倚天屠龍記》中,,江湖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明教眾人一起念誦:
而小昭也曾哼唱過一段小曲:「......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歲光陰,,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時光如水,,急急忙忙,,人在其中沉浮,悲歡離合,、酸甜苦辣之后,,都會奔向同一個終點。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豈止是青春逝去,我們的每一個日日夜夜,,都是生生死死的轉(zhuǎn)換,,沒有昨天自己的死亡,又怎么有今天自己的新生,。 所以,,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告別過去的一切,包括自己。 「人生很簡單,,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一輩子就過去了,!」 古人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這是這個道理,。 金庸先生在書中,,早已是經(jīng)歷過了許多次的世間百態(tài)、兒女情長和生離死別,。 楊過和郭襄的離別最讓人惆悵,。
其時明月在天,,清風(fēng)吹葉,樹巔烏鴉啊啊而鳴...... 其時楊過心里自然明白郭襄的心意,,這早在絕情谷中郭襄隨著他跳崖的時候就明白了,,他也知道此次一別,難有再見,,可他心里只能有一個小龍女,。 所以連一個單獨的告別都不能給她。 而 陸無雙,、程英,、公孫綠萼等女,與楊過的情緣,,甚至還不如郭襄,,情海生波,都是因為在錯誤的時間,遇到了錯誤的人,。 至情至性如楊過,,在少年古墓時,就已經(jīng)情根深種了,。 后來,,郭襄踏遍江湖,卻再也找不到楊過的身影,,不知道青山綠水,,荒郊野外,求一面而不得,。少女情懷,,又有多少的寂寞、思念和慢慢無望的等待,。 「便是刻鑿在石碑上的字,,年深月久之后也須磨滅,如何刻在我心上的,,卻是時日越久反而越加清晰,?」 多少年過去了,張三豐瞧著郭襄的遺書,,「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明慧瀟灑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一別就是一生,。 論死別,,金庸對喬峰最狠。 當(dāng)喬峰確認自己是契丹人之后,,獨自來到雁門關(guān)石壁前,,揮掌擊石,鮮血淋漓,。 “……正擊之際,,忽聽得身后一個清脆的女子聲音說道:‘喬大爺,你再打下去,,這座山峰也要給你擊倒了,。’ 喬峰一怔,,回過頭來,,只見山坡旁一株花樹之下,,一個少女倚樹而立,身穿淡紅衫子,,嘴角邊帶著微笑,,正是阿朱?!?/p> 一個少女的微笑,,足以勝過一大篇的對白。 所謂的悲劇,,就是把最美好的撕碎了給你看,。年輕時候看金庸的小說,有兩段情節(jié)都是跳著看的,,一是小龍女被玷污,,一是喬峰和阿朱的「塞上牛羊空許約」 每次看到這兩段,都是心中耿耿,,不能釋懷,。
最平淡的文字,,最痛最悔的感情。 「他抱著阿朱,,呆呆地坐在堂前,,從早晨坐到午間,從午間又坐到了傍晚,。這時早已雨過天青,,淡淡斜陽,照在他和阿朱身上……」 看一次,掉一次眼淚,。 「他雙眼一瞬不瞬的瞧著阿朱,,只要幾把泥土一撒下去,那便是從此不能再見到她了,。耳中隱隱約約的似乎聽到她的話聲,,約定到雁門關(guān)外騎馬打獵、牧牛放羊,,要陪他一輩子,。不到一天之前,她還在說著這些有時深情,、有時俏皮,、有時正經(jīng)、有時胡鬧的話,。從今而后再也聽不到了,。在塞上牧牛放羊的誓約,從此成空了,?!?/p> 從此以后,喬峰的心就已經(jīng)死掉了,。后來阿紫再怎么執(zhí)著,,再怎么勉強,也只能在「你樣樣都好,,樣樣比她強,,你只有一個缺點,你不是她,?!惯@句話敗下陣來。 金庸的書中,,想要勉強的人有很多,。 李莫愁想要勉強,但只能幽幽一嘆,,「風(fēng)月無情人暗換,,舊游如夢空斷腸?!?/p> 令狐沖想要勉強,,但小師妹直到臨死,心里放不下的還只是一個林平之,。 梅芳姑想要勉強,,但她是「這一生一世,,可別去求人家什么。人家心中想給你,,你不用求,,人家自然會給你;人家不肯的,,你便苦苦哀求也是無用,,反而惹得人家討厭?!?/p> 木婉清也想要勉強,,但讓段譽著迷的只有一個王語嫣。 嗯,,段譽是有福的,,他終于等到了王語嫣的回心轉(zhuǎn)意。 「王語嫣伸臂摟著他脖子,,在他耳邊低聲說道:“段郎,,只須你不嫌我,不惱我昔日對你冷漠無情,,我愿終身跟隨著你,,再……再也不離開你了?!倍巫u一顆心幾乎要從口中跳將出來……」 所以段譽說,,枯井底,污泥處,,是他最快樂的時光,。 對,還有一個是《倚天屠龍記》里的趙敏,,她也算是勉強成功了,。 在張無忌和周芷若的婚禮上,趙敏孤身舍命去搶新郎,,她問范遙幫不幫她—— 范遙眉頭一皺,,說道:“郡主,世上不如意事十居八九,,既已如此,,也是勉強不來了?!?/p> 趙敏道:“我偏要勉強,?!?/p> 但金庸筆下,,難有完美無瑕的愛情,。在《倚天》結(jié)尾時,張無忌為趙敏畫眉,,還有周芷若來和她搶呢,。 金庸在《書劍恩仇錄》里說,「少年愛侶,,情深愛極,,每遭鬼神之忌,是以才子佳人多無美滿下場,,反不如傖夫俗子常能白頭偕老,。情不可極,剛則易折,,先賢這話,,確是合乎萬物之情?!?/p> 或許也是因他自己曾體會過最無望的愛情,,金庸愛夏夢,一如段譽愛王語嫣,。 金庸的小說之所以有這么多人愛看,,小說里的那么多人物之所以被人們頻頻提及,正是因為金庸的心中有真正體驗過的世情,,書里的悲歡離合,,一如現(xiàn)實世界的離合悲歡。 我們在金庸所刻畫的那些人物身上,,都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子,。 「這些雪花落下來,多么白,,多么好看,。過幾天太陽出來了,每一片雪花都變得無影無蹤,。到得明年冬天,,又有許許多多雪花,只不過已不是今年這些雪花罷了,?!?/p> 春去冬來,葉生葉落,,大自然的生死枯榮,,我們可以淡然視之,但我們很難做到對熟悉人物的生老病死抱同樣的態(tài)度,。 來如流水兮逝如風(fēng),,不知何處來兮何所終,! 余華說,「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p>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開始和結(jié)束,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一個人來的,,臨走也必然是一個人走,。 少年子弟江湖老,多少青山白了頭,。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已經(jīng)離開,有人即將離開,,在離開的時候,,什么欲望都會被結(jié)束,能帶走的或許只有記憶和情感,。 唐伯虎臨終有絕筆詩: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dāng)漂流在異鄉(xiāng),。」 在另一個世界,,相逢的人還會相逢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