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蝦類養(yǎng)殖中的疾病變化的程度越來越復雜,;除了危險的病毒性疾病外,一些綜合性病原體(例如EMS,,EHP和WFD)引發(fā)蝦大量死亡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由于這些疾病的傳播速度非常之快,發(fā)病特征十分復雜,,并且難以控制,。因此,常常給蝦農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失,。 在養(yǎng)蝦當中,,EMS/AHPND是目前在很短時間內導致蝦大量死亡的危險疾病之一。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OIE)宣布,,在蝦體中急性肝胰腺壞死的病原體是一種攜帶有毒基因(Vp AHPND)的副溶血性弧菌,。這些細菌菌株攜帶含有編碼細菌毒素的基因。AHPNS已在中國(2009年),,越南(2010年),,馬來西亞(2011年),泰國(2012年),,墨西哥(2013年)和菲律賓(2014年)出現(xiàn),,該病爆發(fā)具有一定的季節(jié)性的,炎熱的夏天(每年的四月至六月),,以及環(huán)境因素變差,,例如池塘水中的富營養(yǎng)化,水溫高,,鹽度低,,換水量少,,殘餌過多和有機沉積物過多等因素,都是增加疾病發(fā)生率的因素(OIE,,2019),。 蝦肝胰腺壞死 這類疾病通常發(fā)生在投苗后45天之內,甚至在斑節(jié)對蝦苗或者南美白對蝦苗投入蝦塘1-2天就發(fā)現(xiàn),。早期AHPNS蝦的標志是出現(xiàn)蒼白以及萎縮的肝胰腺,,有時肝胰腺萎縮程度達到50%或者更多。在疾病的后期,,肝胰腺中出現(xiàn)黑點或者由血細胞活性產生的黑色素積聚引起的黑點,。在疾病發(fā)生后幾天內,蝦塘里面的蝦死亡率可達到100%,。 在2009年,泰國首次檢測到的由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EHP)寄生蟲引起的蝦微孢子蟲細菌性疾?。═ourtip等人2009. J. Invertebr,。Pathol。102:21-29 ),。當蝦被感染EHP時,,肉眼其實很難辨認。當蝦達到2-3克/尾時,,會出現(xiàn)攝食飼料量減少,,空腸,蝦出現(xiàn)大量的軟殼現(xiàn)象,。 該病不會像AHPNS立即引起蝦的大量死亡,,但會干擾肝胰腺生長,使蝦無法吸收營養(yǎng),,從而使蝦生長緩慢,,體質變弱,增加養(yǎng)殖風險,,并給養(yǎng)殖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在養(yǎng)殖90-100天后,蝦僅長成3-5g/尾,。 根據TTCT(南美白對蝦)白便疾病的最新研究(2016年12月),弧菌是蝦白便的主要原因,。實際上,,感染EHP的蝦,就具患有白便病的風險,,反之蝦患有白便病,,也加大了蝦感染EHP的風險,。 白便病的通常分為兩個方面:可恢復的(僅弧菌)和不可逆的(EHP的組合),這是危險的組合,。從投苗開始,,蝦常患上白便病在40-50天左右,,有時在50天后也可以發(fā)病,。 實際上,這三種常見對蝦疾病,,尚未有明確且較高治療效果的解決方案,。因此,以下給出的解決方案被認為是預防和控制EMS/AHPND,,EHP和WFD的最新有效措施: 1、種蝦的控制:確保種蝦在孵化前沒有被EMS,,EHP和WFD感染,。養(yǎng)殖戶應在投苗前,對種蝦所孵化出的蝦苗進行檢測,。目前,,通過PCR方法,可以檢測蝦樣品中EMS,,EHP和WFD的工具已得到廣泛應用,,養(yǎng)殖戶可以采取蝦樣品進行送檢。 2,、疫苗的使用:福爾馬林滅活細胞疫苗試驗顯示,,對于5-7g/尾的蝦,它能夠產生引起AHPND疾病的副溶血弧菌菌株的抗體(Hirono等人,,2016),。但是,目前全球市場尚未無針對該疾病的商業(yè)疫苗被使用,。因此,,疫苗是控制該疾病(OIE)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各種原因未被商業(yè)化,。 3、使用草藥:薰衣草,,樟子松,,茉莉,檸檬,,紫羅蘭等,,與飼料混合后投喂,,可以抑制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急性肝胰腺壞死病(Kumar等,,2016),。當用這些草藥治療感染AHPND蝦時,成活率可超過50%,。 4,、益生菌的使用:包括乳酸桿菌,釀酒酵母和紅假單胞菌,;通過研究表明,,乳酸桿菌,在48小時后顯示出抑制副溶血性弧菌引起AHPND的能力(Pinoargote和Ravishankar,,2018年),。 5、使用血紅密孔菌:在蝦養(yǎng)殖系統(tǒng)中,,使用血紅密孔菌能夠去除99%的副溶血弧菌(Tran Minh Long和Pham Thi Hoa,,2018)。 6,、良好的管理池塘: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糧農組織,,2016年)建議養(yǎng)殖戶確保生物安全和良好的對蝦養(yǎng)殖規(guī)范: 一、選擇沒有病原體的蝦苗,; 二,、使用正規(guī)來源的飼料,正確投喂,,盡量避免池塘殘餌過多,; 三、良好的養(yǎng)殖場規(guī)劃,,以及蝦塘設計,,以確保生物安全(比如:在池塘底部加鋪膜,在池塘底部設計虹吸污系統(tǒng)),; 四,、增加蓄水池面積,并采取措施消毒措施,,阻止水中攜帶的病原體,,再使用益生菌處理水,最后才能將水引入池塘,; 五,、高溫期間養(yǎng)殖密度不宜過高,在蝦苗時期可以進行在小池塘暫養(yǎng),當蝦長到一定規(guī)格再分入大塘中,; 六,、定期控制環(huán)境因素和病原體。 需要減少對蝦投喂量(50%,,3-5天),換水,,徹底虹吸污,,減少藻類的密度,增加微生物制劑使用量至200%,,多使用發(fā)酵飼料投喂,。 微生物發(fā)酵以及發(fā)酵飼料: 厭氧發(fā)酵微生物:100升水,5-7公斤糖蜜,,1-2米糠,,1-2公斤淀粉(大豆,玉米淀粉),,200克預混料/礦物質,,100-200克微生物。24小時厭氧發(fā)酵,。這可以處理10000立方米的外塘,2500立方米的帆布池塘,,500立方米的高密度養(yǎng)殖池,。 有氧發(fā)酵微生物:100升水,2-3千克糖蜜,,0.5-1千克米糠,,0.5-1千克玉米淀粉,200克礦物質/預混料,,100-200克微生物,,在通風良好,持續(xù)發(fā)酵24小時,。這可以處理10000立方米的外塘,,2500立方米的帆布池塘,500立方米的高密度養(yǎng)殖池,。 發(fā)酵飼料:10升水,,3千克大豆,150克糖蜜,,煮沸并輕輕攪拌15分鐘,,冷卻之后與100-200ml新鮮菠汁,15-50g益生菌群混合,。平時,,可以用發(fā)酵飼料代替5-10%的飼料,,如果蝦出現(xiàn)大便病或EMS,可以用發(fā)酵飼料代替10-15%的飼料,。 使用發(fā)酵飼料,,可以抑制弧菌生長;清潔蝦腸,;增加微生物,,腸道酶的數量,刺激免疫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