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情懷滿滿的年輕教師,總希望能夠引導學生在每一個方面都優(yōu)秀起來,,甚至有時會心甘情愿充當保姆的角色,。當意識到,學生唯有學會自主,,才會有可持續(xù)性成長的可能時,,她也學會了另一種更有價值的愛——放手。 王逸秋老師,2017年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用心用情分享她的帶班故事。 有一種愛,,叫作放手王逸秋 “今天的語文作業(yè)還有以下幾個同學沒交,?!?/span> “中午別忘了值日,值日班長要做好記錄,?!?/span> “同學們,改錯改好了嗎,?” “小佳,,小姜,小軒你們?nèi)齻€要留下改錯,?!?/span> “古詩測驗還有兩名同學沒有過關。聽寫本子還沒有收齊,?!?/span> “孩子們,放學前別忘了整理地面,,桌面和柜子,。” …… 放學了,,自己送完學生回到座位上,,輕輕舒出了一口氣。腦子里不斷回想著自己進度還有多少沒有跟上,,什么時候開始復習比較合適,,孩子們哪些方面的知識還不夠清楚。 “逸秋,,你看著有點累啊……” 耳邊傳來孟老師關切的聲音,,我抬起眼睛望著孟老師,,只回應了一聲:“哎……” “你最近看起來有點焦躁啊,,出現(xiàn)什么問題了嗎?” 聽見孟老師這樣問我,,我的眼淚就不由自主流了出來,。自己心里的全部不安和焦躁都好像找到一個出口一樣,不停地宣泄出來,,而孟老師就很耐心地微笑著聽我講述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 “五年級來到小星星教室,認識了這樣一群調(diào)皮,、好動,、極富個性的孩子,。剛剛擔任這個班班主任的時候,我還會和同事們開玩笑說,,這些孩子們就像是一群‘小猩猩’,,怪不得起名叫做‘小星星班’。一年半以來,,我和孩子們一起建立班級公約,,一起學習語文,一起生活在這間教室當中,,慢慢的他們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到了六年級,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變得更有興趣了,,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更遵守規(guī)則了,,同學們之間相處也更團結了,不再是那一群橫沖直撞的‘小猩猩’,,變得越來越懂事,,聽話。很多時候,,我忘了自己是他們的老師,,更多的是把他們當作自己孩子一樣。 正是因為這樣,,我總希望能夠幫助這些孩子們更好地度過六年級,,能夠更好地度過這個‘小升初’的階段,希望盡自己所能地去幫助他們每一個人,。再加上自己第一次帶畢業(yè)班,,沒有帶班經(jīng)驗,生怕自己做不好,,尤其進入六年級下學期階段,,整個人都處于一種焦慮的狀態(tài)。有時候控制不住這種情緒,,甚至有的孩子都會在周記中安慰我不要生氣,,不要焦慮……” 孟老師耐心地聽完我說的話,然后和我說了這樣一段話:“逸秋,,看得出來你很認真,,對學生也很用心,孩子們也聽話,,懂事,,但是在學習上只有聽話是不夠的,他們身上還少一些學習上的自主性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甭犃嗣侠蠋煹脑?,我有一些疑惑,孟老師接著說:“班級的一些課堂評價一般是在低段教學當中使用的,,這個當然會讓孩子靜下來,,并且會讓孩子們能夠按照老師的指令去完成學習任務。但是在高段的學習當中,,自主學習就會變得尤為重要,,不能總是需要老師提醒催促,而這個階段的孩子自身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更要有獨立思考時期的能力,。就拿數(shù)學改錯來說,咱們班的孩子很少會主動來訂正,,總是需要老師提醒甚至催促,,這就說明學習的自主性還不夠?!?/span> 是啊,,雖然有不少老師都和我說,小星星班的孩子越來越懂事聽話,,但是只知道聽老師話的孩子就是對的嗎,?孟老師說的很有道理。從自己接班開始,,很多事情都親力親為,,很多事都怕孩子們自己做不好?!跋嗉s小劇場”要開始了,,自己在家編排舞蹈動作,想歌曲,,截音樂,,第二天來教他們;自習要開始了,,提醒孩子們安靜自習,,及時改錯;午間掃除要開始了,,帶著打掃,,提醒細致;甚至有的時候教室的展板,,都是我自己布置的。孩子們已經(jīng)習慣了“聽話”,,老師提出要求,,自己照著做就可以了,。但是這樣的“聽話”,就會讓一部分孩子忘記了要自己獨立思考,,忘記了要學會自主學習,。可這要怎么辦呢,? “要學會放手啊,,六年級的孩子,還需要老師想母雞一樣護著嗎,?” 是啊,,孟老師的話點醒了我。自己正式入職前,,大塊的時間都是在低年級實習,,已經(jīng)習慣了很多事都是老師來做的模式,慢慢的孩子們雖然學會“聽話”了,,但時間長了,,孩子們就懶于自己思考,也變得更依賴老師了,。 從那次談話后,,我在班級管理上就做了一些調(diào)整。 首先,,讓學生自己為自己操心,。以前中午吃過午飯之后,我總會陪著孩子們在學校的操場上活動一會兒,,我來看時間,,我說時間到了,孩子們再整隊回班?,F(xiàn)在我不再提醒每天提醒孩子們時間,,而是提前告知進班時間,要孩子們自己看好時間進班,。孩子們在黑板上貼上“別忘了改錯”,,時刻提醒著自己是不是還有任務沒有完成,而不是要老師一次又一次的提醒,。 其次,,讓孩子們自己想辦法。以前遇見一些問題的時候,,一般模式總是老師提出解決方案,,孩子們照著做。現(xiàn)在遇見一些問題,會讓孩子們提出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再一起討論,,最后確定解決方案。有一次,,班級幾個孩子在樓梯間追逐打鬧,,一個女孩子的書包被扯破了。隨后在那一周的成長課上,,孩子們就自己說了說在樓梯間打鬧的一些危險,,進而提出了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最后,,減少老師的說話次數(shù),。很多時候,孩子們是自己能夠意識到問題的,,但是作為老師并沒有給孩子們自己處理問題的時間,,就直接指出來了。有人說過“作為年輕教師,,如果能夠在課堂上少說話,,你的課堂就成功了一半?!蔽蚁?,這句話不單單適用于課堂教學,在班級管理上也是同樣適用的,。早上晨誦開始之前,,我會有意識地在班級門口站一會兒,不去提醒孩子們該干什么,,慢慢的,,孩子們也會不在任何人的提醒下快速地交作業(yè),背誦詩歌,。 歌里有這樣一句歌詞:“有一種愛,,叫作放手!” 作為年輕老師,,總是會不由自主地幫孩子做這做那,,像雞媽媽一樣保護著班級里的孩子。但保護是一種愛,,放手更是一種愛,。 作為老師的我們,只能陪伴孩子完成生命中的一段旅程,,到站了,,孩子們要繼續(xù)前行,。而我們要幫助他們做好下一站旅途的準備,然后放開他們的手,,站在站臺上和他們揮手告別…… |
|
來自: 新用戶4717755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