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于挪威北部克瓦爾松的一幅青銅時代的巖畫,。畫面顯示,,在一條小船上有 2 名馴鹿捕獵者以及他們的獵物(左)。 (Courtesy of theDeutsches Schiffahrtsmuseum, Bremen.) 我們尚無法得知最早在海洋或淡水中活動的是什么人,,也無法得知其原因,,但是,他們一旦邁出了這一步就不會回頭,。使用船只進行捕獵,、釣魚或者簡單的運輸有著非常巨大的優(yōu)勢,人們不可能無視這一點,。通常,,與陸地上的旅行相比,水上旅行更快捷,、更平穩(wěn)也更有效率,,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也更為安全和方便。陸上旅行要面臨野獸,、人類,、地形甚至沿海地區(qū)人群的習(xí)俗與制度所帶來的障礙和威脅。而船上的生活同樣十分危險,,風(fēng)向或水流方向的微小變化就能夠?qū)е潞叫姓邿o法回到出發(fā)點,,使其被迫登陸充滿敵意的海岸。更糟糕的是,,一個人可能會被徹底地從陸地上沖走,。這些不幸的遭遇在遠洋航行的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找到克服它們的辦法是實現(xiàn)遠距離航行的一個必要的先決條件,。制造機動性強的船只能夠部分地解決問題,,但更多地是依靠預(yù)測海洋是如何運作的—包括水流、潮汐和風(fēng)向,當然也包括海面的狀況,、陸地與海洋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與海洋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的鳥類,、哺乳動物和魚類。我們只能通過想象這一系列復(fù)雜的相互關(guān)系,,來領(lǐng)略早在我們的祖先開始馴養(yǎng)狗或種植農(nóng)作物的四五萬年之前,,最早的一批航海家所創(chuàng)造的偉大成就。 圖1.繪有紙莎草筏的古埃及彩陶盤,。在尼羅河上,,筏上一人正在撐篙前行,紙莎草被縱向捆成束,。 船只,、船上的人以及周圍歡躍的海豚都呈現(xiàn)出一種動態(tài),,與同時期埃及和近東地區(qū)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大不相同。 這件陶杯于公元前 6 世紀在雅典制造,不久之后,,希波戰(zhàn)爭便將雅典人帶上了希臘各城邦的前線,。 “其中有一座小島,,島上和港口內(nèi)有許多碼頭,按一定的間距呈環(huán)狀排列,。堤岸上布滿了船塢,,可以容納 220 艘船?!?/span> 圖 5.印度阿旃陀的內(nèi)陸寺廟建筑群中描繪的三桅商船。 圖 6.一幅 6 世紀時拜占庭帝國的馬賽克鑲嵌畫,,描繪了一名漁民正在收網(wǎng),,而他的同伴則在駕船,可能對應(yīng)“圣彼得與圣安得烈的召喚”的故事(《馬太福音》4:18),。 (Courtesyof Art Resource, New York.) 圖 7.821 年,裝備“希臘火”的拜占庭帝國德羅蒙戰(zhàn)艦正在攻擊托馬起義軍的戰(zhàn)艦,。 (Courtesy of the Biblioteca Nacional, Madrid/ArtResource, New York.) 圖 8.公元前 1 世紀的金船,,1895 年發(fā)現(xiàn)于北愛爾蘭的德里郡,,并以此命名。 (Courtesy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Ireland,Dublin.) 圖 9.貝葉掛毯上描繪的造船場景,,講述了 1066 年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并奪取王位的故事。 (Courtesy of theMusée de la Tapisserie deBayeux, France.) 圖 10.一艘橫渡波斯灣的船,來自巴士拉的哈里里(al-HaririofBasra,,1054—1122)的《瑪卡梅故事集》(Maqamat)在 13 世紀時由瓦西提(Yahya Ben Mahmoudal-Wasiti)制作的抄本,。 (Photograph byGerard Le Gall; courtesy of the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Paris/Art Resource, New York.) 圖 11.中國開封的客運平底帆船,是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約1125年)中描繪的約 28 艘船之一,。 (Courtesy of the Palace Museum, Beijing.) 圖 12.羅德的米迦勒(Michael of Rhodes)的一份造船契約上的威尼斯大帆船,,這種大帆船開啟了熱那亞、威尼斯與西北歐的佛蘭德斯之間的定期海上貿(mào)易,。 (Courtesy of David McGee,ed., The Book of Michael of Rhodes. Vol. 1,Facsimile: AFifteenth-Century Maritime Manuscript, image from page 236.2009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y permission of MITPress.) 圖 13.安東尼奧·卡納萊托(Antonio Canaletto,,1697—1768)的《威尼斯總督在升天節(jié)乘游艇前往利多島》。 (Courtesy of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圖 14.竹崎季長《蒙古襲來繪詞》局部,,描繪了 1281 年元朝遠征日本的場景,。 (Courtesy of the Imperial Museum, Tokyo.) 圖 15.由非爾多西(Firdawsi)創(chuàng)作于 11 世紀初的伊朗民族史詩《列王紀》(Shahnamah)1341 年抄本中的插圖。 (Courtesy of the Freer Gallery of Art,Smithsonian Institution,Washington, D.C.: Purchase, F1942.12.) 圖 16.一艘攜帶測深錘的船,,來自一本 15 世紀中葉為約翰·阿斯特利爵士(Sir John Astley)而作的軍事技術(shù)手冊,。 (Courtesyof thePierpont Morgan Library/ArtResource, New York.) 圖 17.豪爾赫·阿吉亞爾(Jorge Aguiar)的地中海航海圖,,是葡萄牙最古老的航海圖,,繪于 1492 年,即哥倫布完成歷史性發(fā)現(xiàn)的那一年,。 (Courtesy of the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YaleUniversity,New Haven, Connecticut.) 圖 18.莫臥兒帝國畫家米斯金(Miskin)繪制的細密畫中的諾亞方舟(約 1590 年)。 (Courtesy of theFreer Gallery of Art,Smithsonian Institution,Washington,D.C.: Purchase,F1948.8.) 圖 19.約翰·布魯恩(Johan Bruun)的《從厄勒海峽眺望克隆堡宮》(1739 年)。 (Courtesy of the Handels-og S fartsmuseet pKronborg, Helsing r,Denmark.) 圖 20.詹姆斯·吉爾雷(James Gillray)的漫畫《約翰牛在吃午餐》,,繪于阿布基爾灣海戰(zhàn)結(jié)束后不久,,表現(xiàn)了納爾遜勛爵和英國的海軍將領(lǐng)(包括沃倫、豪威,、布里德波特,、鄧肯和圣文森特)向暴食的約翰牛送上一盤盤戰(zhàn)艦。 (Published October 24, 1798, by H. Humphrey.Courtesy of the NationalMaritime Museum, Greenwich, England.) 圖 21.《巨人惡魔襲擊船只》,,來自 17 世紀的《斯里帕爾紀》(Sripal Ras)。 (Courtesy of the Freer Galleryof Art, SmithsonianInstitution,Washington, D.C.:Purchase, F1999.22.) 圖 22.尚·杜帕(Jean Dupas)的壁畫《航海通史》,高度超過 6米,,長 9 米,,是為法國跨大西洋航運公司的客輪“諾曼底號”(Normandie,1935—1941)上一流的大廳設(shè)計的,。 (Courtesy of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New York/Art Resource,New York.) 圖 23.史蒂芬·博恩(StephenBone)的《登上 S 級潛艇的指揮塔》,。 (Courtesyofthe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Greenwich, England.) 圖 24.新加坡在過去 20 年中一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集裝化運輸?shù)牟捎谩?/span> (Courtesy of the Maritime andPortAuthority of Singapore.) 圖 25.阿拉斯加灣中一艘拖網(wǎng)漁船上的大豐收,。 (Photograph by the Alaska FisheriesScience Center, Marine ObserverProgram; courtesy of the National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Washington, D.C.) 圖 26.美軍尼米茲級航空母艦“艾森豪威爾號”(USSDwight D.Eisenhower)與補給船“大角號”(USNS Big Horn),。 (Photographby Darien G. Kennedy; courtesy of the U.S. Nav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