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文字質(zhì)樸,、寧靜恬淡,,引人深思并且很容易觸碰到內(nèi)心,具有一種使人沉靜的力量,。它是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dú)的書。它只是一本一個人的書,。如果你的心沒有安靜下來,,恐怕你很難進(jìn)入到這本書里去。 譯者徐遲說,,這本書適合從黃昏到深夜讀,,讓心處于寂寞而恬靜中,才能體會文字里那種意境,。于是我用幾個夜晚閱讀,,嘗試著走近梭羅,去感知梭羅對物質(zhì)世界的認(rèn)識,,并且我也認(rèn)同我們的身體需要的并不多,,有一種生活,無需那么商業(yè),。而梭羅提倡的精神上的簡樸生活并不是反對物質(zhì)條件的改善,,而是反對把追求物質(zhì)條件當(dāng)做人生最高成就或唯一目標(biāo)的做法。 《瓦爾登湖》影響了美國的文學(xué),,影響了甘地和馬丁·路德·金的社會運(yùn)動,,也影響了無數(shù)憧憬寧靜生活的現(xiàn)代人。 這是一本被評為構(gòu)成美國人性格的書,,以自然為主題,,突出了美國式的個人主義和批判精神,又是一本超級優(yōu)美的散文集,,艾默生說,,梭羅背朝著我們,,借了一把斧頭走近了瓦爾登湖。而這本寫于一百年前的書讓我看到的卻遠(yuǎn)不止一百年前的生活,,也許只有當(dāng)人把生活簡化到只剩一日三餐,,相伴一片湖水,相對日月星辰時,,寫出的文字才能那么清澈,。 《瓦爾登湖》不是一本生活指南,而是內(nèi)心的向?qū)?。而那個抽象的瓦爾登湖,,并非本來意義上的隱居之地,而是可以讓精神超凡脫俗的出塵之所,,是安放潔凈靈魂的故鄉(xiāng)。 讀《瓦爾登湖》,,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錢理群先生所說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所謂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就是那種情商,、智商“雙高”,,懂得表演和配合,善于利用體制來達(dá)到個人目的的人,。說得通俗一點(diǎn),,就是最了解世俗生活的“套路”、又能把“套路”運(yùn)用到極致的一種人,。這種人很容易獲得成功,,但這樣的成功人士越多,社會風(fēng)氣就會越敗壞,,因為“套路”會碾壓一切獨(dú)立思考,,瓦解所有本真的精神追求。最終,,大家都變成了“套中人”,,變成了庸常之惡的參與者。 《瓦爾登湖》所提倡的那種對自然的沉浸,,對自我的持續(xù)觀察,,恰好可以成為套路”的解藥,。它對樸素生活的贊揚(yáng),則能很好地緩解過度追求成功所導(dǎo)致的“現(xiàn)代狂犬病”,?!锻郀柕呛肥欠瞰I(xiàn)給“茍且”的頌歌,只要你的精神足夠豐盈,,又何必去苦心鉆研“套路”呢? 百年后的今天,我們中的多數(shù)人沒有梭羅那樣的自信,,去過那樣的生活,,而我卻從心里渴望那樣的孤獨(dú)。于丹在青年節(jié)向大學(xué)生推薦這本《瓦爾登湖》時說她在大學(xué)讀到這本書時學(xué)會了向孤獨(dú)致敬,,人在三十歲之前生命在做加法,,而在三十歲之后就要做減法,減去不想要的數(shù)量,,求一個質(zhì)量的堅守,,讀書季的年輕人可以讀些無用的書,但要做有趣的人,。用閱讀喚醒青春是一種狀態(tài),,可以相伴終生。 是的,,讀《瓦爾登湖》讓人精神潔凈高遠(yuǎn),。 《瓦爾登湖》所象征的返璞歸真的隱逸精神,,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并不鮮見,但對于現(xiàn)代人而言,,那種精神往往被看作進(jìn)取精神的反面,,進(jìn)而被封存起來?!安删諙|籬下”“空山不見人”一概被視為迂腐消極,,取而代之的是“出名要趁早”。極致的功利主義不僅彌漫在大學(xué)校園里,,同樣也成為官場,、商界和文藝圈的準(zhǔn)則。但是,,有多少人因為遺失了心中的瓦爾登湖,,最終成為“套路”的犧牲品;又有多少人因為過于追求成功,最終成為繁華一夢中的過客? 我希望有一天我能有足夠的勇氣到自己的內(nèi)心去探險,就像梭羅一樣,。我很感恩所有的好書都在我生命中最恰當(dāng)?shù)臅r候來找我,。似乎知道我什么時候能讀得懂。我可以在遇到孔孟莊子,,沉浸在唐詩宋詞的同時遇到瓦爾登湖那片深邃的湖水,,走近梭羅,和自然中的花草樹木毗鄰而居,。 豐子愷說,,這個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沒錢人的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我愿我的心因裝著一片湖水和大自然而清澈靜美,,我的世界也因此而豐富精彩。我知道生命除了奮斗還有一片養(yǎng)心的湖水,,我想遇見那片湖水,。讓自己的心有個自由休息的地方。 海子在他的一首詩里寫到:“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我想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應(yīng)該就是更貼近他渴望的生活,就如梭羅,,就如瓦爾登湖一樣,。海子向這個世界辭別時身邊帶著的這本《瓦爾登湖》,或許這本書讓人們看到了勇氣的同時也看到了脆弱,。 作家林清玄也說過:“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這是一種安逸寧靜的生活狀態(tài),。梭羅在瓦爾登湖畔的生活正是海子所向往的,,也許比那還要美好。我想,,在那樣一種與世隔絕的地方,,我們這日漸燥熱的心,也會逐漸平靜下來吧,。范仲淹在《登岳陽樓記》中也寫道“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我覺得,,人們在瓦爾登湖畔也應(yīng)該是類似的感受,寵辱偕忘,,波瀾不驚,。即使瓦爾登湖與洞庭湖的景色不甚相同,但正如范仲淹在文章中說的,,“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連續(xù)幾個夜晚讀完梭羅的《瓦爾登湖》,再讀他的《秋天的落日》依然那樣靜謐而清遠(yuǎn),,在放低的鋼琴曲背景音中摘錄那些滌蕩靈魂的詞句段落,,寫感悟,寫書評,,享受安靜中閱讀,,閱讀中安靜的喜悅。 昨夜合上書,,有了睡意已經(jīng)是深夜,,本來是用讀書解救無由的失眠,感謝這些精巧而暖意的文字,,讓我昨夜短暫的睡眠有了深度,。清晨,雖然窗外沒了鳥兒鳴叫的鬧鈴,,卻清爽自然地醒來,,讀過的段落記憶猶新。 更新于 42分鐘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