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入獄,仕途衰落,,此后顛沛流離,,人生的變幻無常使他發(fā)出了“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感慨。這種苦悶是寄情山水也無法完全驅(qū)除的,。 蘇軾晚年的境遇是悲涼的,,但又是幸運的,。在這種情況下,他的小兒子蘇過一直陪伴在他身邊,,陪他度過了那段抑郁的時光,,蘇軾臨終前還特意寫了一首禪詩來提醒兒子:
這首詩的大意是:廬山煙雨風光與浙江的錢塘潮,都是聞名天下的勝景,,多少騷人墨客為之傾倒,,揮毫潑墨,這等名震宇內(nèi)之寶地不親自去見識一番,,是會抱憾終身的,。 可是到過之后,卻發(fā)現(xiàn)沒什么特別,,依然是廬山煙雨與錢塘浪潮,。 這是一首廣為宗門引用的理趣詩,,形象地展示了未悟與悟后的境界。 悟前千般恨難消,,千念萬慮,,放舍不下,把那廬山煙雨與浙江潮,,把那須實證的佛性禪心,,看成非我的存在,,其實大謬,; 等到大悟后,,放下諸念,才明白那勝景亦不過是佛心我心的微妙體現(xiàn)而已,佛性在悟前悟后未曾有絲毫改變,,依然是廬山煙雨浙江潮,,只不過覺者開了天目,獲得了大智慧而已,。
第一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每個人剛來到這世間時都是懵懂無知、純潔無瑕的,,人們告訴你這是“山”,,這是“水”,那么在我們眼里,,“山”就是“山”,,水就是“水”了,這是人生的第一重境界,。 第二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當我們慢慢長大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世界是如此的復雜,山不再是單純的山,,水也不再是單純的水,,這時我們便會產(chǎn)生困惑,甚至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這就是人生的第二重境界,。 第三境界: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從懵懵懂懂到認清世界的本質(zhì),這個過程便是成長,。 有些人汲汲營營了一輩子,,最后才恍然發(fā)現(xiàn)一切不過是虛幻,“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只是我們已不復當年的純真。 世間萬物,,猶如過眼云煙,,這種返璞歸真的認識便是第三重境界了。 蘇軾的詩詞說盡人生哲學蘇軾也曾汲汲于功名利祿,人生的大起大落,,讓他明白:一切不過是過眼云煙罷了,。 他不希望兒子步入后塵,所以才會以“廬山煙雨”為喻,,告訴兒子莫要執(zhí)著于官場功名,,這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令人感動,。 作為中國詩詞的高峰之一,,蘇軾將自然美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詩詞需要雕琢,真情實感才會感人,,蘇軾的詩詞便具有這樣感人的生命力,。在山水中寄情,在自然中達意,,將眼中的自然美景化為筆下浪漫的文字,,創(chuàng)造詩意的奇跡。 人生不止有茍且,還有詩和遠方如果大家想要了解蘇軾的一生,,體會他的壯志豪情,,不妨去看一下《蘇軾詞傳》。 在這里給大家推薦這一套書,,它不僅包含了蘇軾的作品,,還有倉央嘉措、辛棄疾,、李清照,、李煜、納蘭容若的作品,,可謂是“詩詞界的百科全書”了,。 有心的小伙伴們可能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現(xiàn)在很提倡國學教育,2017年9月,,全國中小學使用的語文課本增加了古詩的數(shù)量,,小學有129篇,初中有132篇,。這說明古詩詞越來越受到了重視,。 這套書分別收錄,、整理、翻譯了這6位詩人詞人流傳下來的一些作品,,每一首詩都有優(yōu)美的賞析: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fā),,對他們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shù),、社會活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 這套書文筆華麗而不浮夸,,可以讓我們充分的感受詩詞之美,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能力,,陶冶我們的情操,。讓我們能夠在這浮躁的世界中,尋找自己的一方清靜天地,。 除此之外,,這本書的排版也是非常的舒適,,印刷清新,,閱讀起來也是非常的順暢。 這么不可多得的一套書,,只要69元,,平均一本11.5元,趕快收藏吧,,讓我們一起活出一個詩意的人生吧(#^.^#)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