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 亞伯拉罕·馬斯洛(1908—1970年),,第三代心理學開創(chuàng)人物,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比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他把行為主義心理學和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兩者有機地融合起來,,同時融合了美學的思想觀念,,從而提出了人本心理學、需要層次理論等,,其代表作有《存在心理學探索》《動機與人格》《人性能達到的境界》等,。 馬斯洛是心理學第三勢力的領導者,,其最為卓越的貢獻在于提出了人本心理學和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于出生于美國紐約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29年到威斯康辛大學攻讀心理學,,所謂“名師出高徒”,,馬斯洛在該大學得到了著名心理學家哈洛的悉心指導,并于1934年獲得了心理學博士學位,,之后留校擔任心理學教師,。第二年,馬斯洛到哥倫比亞大學,,擔任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的助理,,于1937年擔任布魯克林學院的心理學副教授,1051年擔任布蘭代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兼任該大學心理學系主任,。 桑代克 人本心理學由馬斯洛首先提出,,1970年國際人本主義心理學學會成立,,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舉行首屆國際人本主義心理學學會,此時雖然馬斯洛已經逝世了,,但是這卻標志著馬斯洛所提出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得到了國際上的承認,。遺憾的是馬斯洛本人沒能親眼看到這一切,否則他看到國際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成立,,并參加首屆大會,,那必定使他歡呼雀躍,感覺無上榮光,。 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集中體現(xiàn)在其1954年出版的《動機與人格》一書當中,,該書是馬斯洛在心理學界的奠基之作,、榮譽之作。根據馬斯洛的理論,,人的需要層次從低級到高級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自我超越五個階段,。在特殊的情況下一個人可以“越級”,也就是在低層次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會去追求高級的需要,,比如一個意志堅定,、理想遠大的人可能會在極端貧困的狀態(tài)下,也就是溫飽方面的生理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追求榮譽,、名聲,。但在一般情況下,人的需要是從低層次逐步發(fā)展到高層次的,。 “自我超越”,也就是“自我實現(xiàn)”,,那些社會上真正厲害的高手,,才能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階段,能夠達到這個階段的人自有其特征,,并且為數(shù)極少,。根據馬斯洛的觀察研究,他研究了3000名大學生,,但是能夠作為“自我實現(xiàn)”的觀察對象的大學生只有1人,,由此可見,要達到“自我實現(xiàn)”是極其困難的,。 即便如此,并不是說因為能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人極少,,所以對“自我實現(xiàn)”的人的特征進行觀察和研究就沒有必要,。相反,這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可以將其作為一個發(fā)展的方向,。比如,馬斯洛通過觀察研究之后得出,,凡是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人,,他們都能夠“超然獨處”。 現(xiàn)實生活當中的普通民眾,,要達到“超然獨處”的境界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根據一個人能夠“獨處”的程度,即他能夠在多大的程度上“獨處”,,來判斷其發(fā)展的趨勢,。確實就是這樣,不能獨處的人,,將來必定沒有什么大的前途,因為他會將大量的精力花費在社交方面,,或者花費在不值得花費時間的地方,。 馬斯洛指出,那些“自我實現(xiàn)”的人,,也就是真正厲害的高手,,他們“都可以離群獨處而不會傷害自己或者感到不適。而且……,,比一般人更喜歡獨處與隱居,。他們常常可以超然于物外,,泰然自若地保持平靜,,而不受那些在其他人那里會引起騷動的事情的影響?!?/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