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中國歷史上,,春秋戰(zhàn)國是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群星閃爍的時代,出現(xiàn)了一大批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其實這些人每個時代都有很多,但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卻呈現(xiàn)出了爆發(fā)之勢,,這是什么原因?qū)е碌哪兀?/p> 簡單來說,,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中華文明正好處在從青銅時代步入鐵器時代的節(jié)點上,,這就導致之前大家所賴以生存的社會各方面制度,,都開始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改變。社會的生產(chǎn)力急劇提高,,原先所制定的各方面制度,,自然就無法適應新的社會環(huán)境。在這種背景下,,用來適應新時代生產(chǎn)力的制度被人提出,,于是各種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就如同雨后春筍一樣的冒了出來,,并且讓整個社會的思想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眾多名儒大賢井噴的重要原因。 齊國名臣晏子像 晏子就是當時之潮流下應運而生的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在歷史上有著極高的名望,。他先后侍奉三代齊君,,在內(nèi)堅持原則,輔助國政,;對外能言善辯,,捍衛(wèi)國格,深受齊國國君和人民愛戴,,他的事跡也被編纂成書,,史稱《晏子春秋》,此書是記載他生平事跡和思想的經(jīng)典,。晏子推崇以禮治國,,所以后世認為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并且從其生平的言行舉止來看,,很符合儒家克己奉禮的思想,。 但是,在《晏子春秋》中有一個叫做《二桃殺三士》的故事,,讀起來讓人覺得甚是奇怪,,因為這個故事中的晏子似乎和儒家形象格格不入,失去了仁義之心,。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是后世的誤解還是真實情況的反應呢?下面就讓筆者帶領大家走進歷史的記載,,去探索其中的蛛絲馬跡,。 《晏子春秋》是記載晏子言行的書籍 晏子設局后世贊揚其智慧首先我們要弄清楚這個事情講的是什么,,這個故事講的是三個勇士為了爭奪兩個桃子導致三人自殺身死的故事,而之所以三人要爭奪桃子,,是因為晏子巧妙設局。據(jù)《晏子春秋·內(nèi)篇·諫下第二》中記載:
晏子提出要殺三位猛士,,理由是有危害國家的可能,,為了國家安穩(wěn)不如消除掉這三個隱患。同時他還說這三人沒有對君王的尊重,,也沒有對長官的禮儀(長官就是晏子),,無論在國家內(nèi)外都沒有立功表現(xiàn)。 二桃殺三士的故事中三位猛士相貌英武 對于他的說法,齊王表示很贊同,,但是齊王也認為三人太過勇武,,很難伏法,一時無計可施,。于是我們的主人公設計了一個巧妙的局,,就是二桃殺三士,他用二個國君賞賜的桃子離間三位猛士,,逼迫他們內(nèi)斗,,最后導致三人都胸懷愧疚,攜手自殺,。而提出此計的晏子,,自然被人夸贊有高明的智慧。 之所以被后世眾人夸贊此計高明,,是因為晏子的處置成本十分廉價,,只有兩個桃子。而且還因為他在史書上的記載絕大多數(shù)都是機智過人,、波瀾不驚,、言辭犀利,、不辱國格、心系百姓的正面形象,,所以人民理所當然認為死掉的三位猛士是晏子的對立面,,也就是所謂的奸臣或者佞臣。 漢代二桃殺三士壁畫 不過筆者認為,單單因為三人是被晏子設局殺死就判斷三人是奸佞小人未免也太武斷了,,《晏子春秋》一書中,,主人公的形象極其高大正面,大可以記載三人禍國殃民的惡行或者為三人蓋棺定論,,稱其為奸佞,。可是回顧文章,,我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三人讓我們的主人公動殺心的理由竟然是在他經(jīng)過時沒有起身和他見禮,,這就不由得讓人深思,甚至開始懷疑我們這位在史料記載中形象頗為正面的主人公的動機了,。 二桃殺三士實為消除隱患當三位猛士得知齊王設宴邀請他們的時候,,自然心中不勝歡喜了,可是當他們發(fā)現(xiàn)只有兩個桃子時,,都想享有桃子,,于是決定比拼功勞的大小,功勞大者得桃,。據(jù)《智囊·術智部·晏嬰二》中記載:
如此看來,,這三人有搏虎殺黿之能,,并且曾經(jīng)為國帶兵取勝,并非晏子所說的"內(nèi)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敵",。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猜測,有人在撒謊,。 黿是巨大的鱉型生物 其實,,關于這件事,,在《晏子春秋》中也有記載,也是三位猛士比拼功勞去爭奪桃子,,連功勞都是一樣的,,但是唯一的區(qū)別是公孫接展示自己功勞前的一句話,他說道:"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計吾功者,不受桃,,是無勇也,,士眾而桃寡,何不計功而食桃矣,。" 這句話說得有很有意思,,我們可以設身處地感受一下當時的情況,首先齊王決定宴請他們,,但是賞賜只有兩個桃子,,按理說齊地富庶,不至于物產(chǎn)貧瘠到連國君也只能找到兩個桃子,,正常人肯定會認為這里有問題,。 春秋古城 問題出在哪里呢,?我們從公孫接的話里來分析,他上來首先夸了晏子一句,,說他"智人也",,就是聰明,有智慧,,有辦法的意思,。但是我們之前知道,,這位猛人在晏子從他身前經(jīng)過的時候都懶得起身,難道面對齊王賞賜時候,,他要在國君面前替晏子臉上貼金嗎,?他完全沒有必要討好晏子,他應該首先感謝國君的恩德才更符合他的武人性格才對啊,。如此看來,,這句話可能并非在夸獎晏子。 筆者認為,,公孫接說話時,,已經(jīng)從當前的局面中讀出了今天三人會有劫難,所以他狠狠諷刺了晏子來泄憤,,那句"智人也"其實是他的反諷,,是一種發(fā)泄行為,接下來他又和田開疆搶先搶了兩個桃子,,目的就是為了避禍,。但是二人沒想到古冶子做出了十分極端的行為,不免心中有愧,,一時激動也步了古冶子的后塵,。這也正中齊王和晏子的下懷,在他們心中這是消除了潛在的隱患,。 公孫接畫像 用儒家言論掩蓋自身權(quán)謀這件事雖然結(jié)束,,但是在后世激起了巨大的風浪,,很多人抨擊晏子喪失了仁義之心,有悖于儒家的仁政思想,。這里要做一下解釋,,雖然晏子和孔子沒有交集,何況晏子出仕和孔子成名不是一個時代,,但是由于他把禮看作治國根本,,據(jù)《說苑·修文》中記載:
由于其治國理念和儒家的克己奉禮思想高度相似,所以后世認為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儒家不重陰謀,,多以教化育人,講究仁愛思想,,所以晏子這種權(quán)謀的行為被后世所不齒,。 儒家的思想和晏子的思想不完全相似 對于這件事,,我們要分兩面看,首先晏子的所作所為,,稱不上光明磊落,,算不上好的行為。他對三位猛士不尊重他心懷怨念,,但是卻稟告國君三人有謀反之嫌疑,,如果此事成真必然對國家社稷造成巨大的危害,并且積極獻策去誅殺三人,。 之所以他這么積極去推動這件事情的原因就是他根據(jù)治國之禮的思想認為,,無禮的猛士就會弒君,三位猛士對晏子無禮所以必然會弒君,,這種想法極其片面而且毫無道理,,所依所據(jù)完全就是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因而后世對這件事多以抨擊為主,,反而對死去的三人充滿同情,,認為他們敢作敢當、義薄云天,,成就了三人的美名,。 因此有人說晏子試圖以儒家的克己奉禮掩蓋自身的權(quán)謀,,但其實這點也是不太客觀的,因為晏子的時代孔子的思想并沒有聞達,,所以不要以后人之想法去要求古人,。晏子的禮更多的是出自周禮,講究君臣有別,,不可譖越,,如果有臣子違背,他不介意以雷霆手段除之以正君臣之禮,,這是有別于孔子教化的思想,,所以他無需后人為他正名,這也正是這件在我們看來不太能體現(xiàn)出仁義的事情在《晏子春秋》上堂而皇之出現(xiàn)的重要原因,。 淄博地區(qū)出土的齊國青銅器文物 結(jié)語人們總是愿意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待事物,,因此覺得過去很多的事情充滿奇幻,,不符合自己的見識。殊不知每一件事情的發(fā)生必有其前因和后果,,有其獨特的歷史原因和獨特背景,,有其不同的文人環(huán)境和社會風氣。比如二桃殺三士這件事情,,許多人在古籍上讀到了晏子在內(nèi)堅持原則,,輔助國政;對外能言善辯,,捍衛(wèi)國格,,深受齊國國君和人民愛戴的現(xiàn)實,所以認為他不會做出如此決絕之事,。 但其實晏子至始至終有其堅持的治國原則,,那就是以禮治國,而他所謂的禮傳承于周禮,,并不符合隨著社會發(fā)展和改變產(chǎn)生的儒家之禮,,但是卻被后人穿鑿附會,將他歸于到儒家大賢的行列,,所以自然后人認為他殺人手段不符合儒家仁政思想,,從而對他產(chǎn)生懷疑。 不過至始至終,,這都是后世人的推斷猜想,,在晏子看來,最重要的事情是輔助君王治理國家,用自己的治國策略讓國家富強百姓安康,,縱觀他的言行,,似乎并不在意自己是否能得到仁義的評價,所以后世完全沒必要對此事過分解讀,,認為他因為擔不起仁義之名就應該被從儒家的流派中除名,,實際上,正是有了前人許多在禮之道上的摸索,,儒家的克己奉禮思想才能更完善,、更成熟地發(fā)展起來。 參考文獻 1《晏子春秋》 2《智囊》 3《說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