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的小說總是很有識別度,,寫的都是高原的故事,他對環(huán)境的塑造能力很強,,寫出來的文字很有畫面感,,總是輕易把人帶入他筆下那恬靜、清苦但是又充滿生活氣息的人情社會中,。 《人生》這篇小說的情節(jié)倒不算是太突出,,屬于比較平穩(wěn)的類型。整篇小說都是圍繞高加林的理想和現實寫的,,工作和愛情在理想和現實中來回切換,,他也遭遇了人生的起起落落。只能說高加林是當時落后社會制度的犧牲品,,我對這位滿懷理想和才華的“農民”的悲慘遭遇感到很可惜,。 但是,我今天想要談的是“熟人圈”,,它或許真的不是年輕人的最佳選擇,,如果可以,請選擇城市,,不一定要北上廣深,,國內二三四線城市都是沒有問題的,城市的包容性是小城鎮(zhèn)無法比擬的,。 1 高加林在被奪去教師一職之后回到了高家村干農活,,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農民。在這段時間里,,他和一位善良的美女子劉巧珍走得很近,,經常會悄悄地約在一起聊天,俊男美女互相傾慕,,暗生情愫,,這在我們今天看來再正常不過了,但是在當時的高家村,,他們卻成為了風云人物,。 村民們在他們背后指指點點,,說女的不守婦道,不知恬恥,,說男的吃軟飯,,攀附高枝。村民們的討論讓劉立本(劉巧珍的父親)覺得女兒敗壞家風,,丟了家族的臉,,把女兒打了一頓。還有還有,,劉巧珍在河邊刷牙,,被群嘲,說她裝清高,,假衛(wèi)生,,更不難想象到后來劉巧珍和高加林和平分手后會遭遇村民們怎樣的惡言惡語了,這風氣真的很不好,。 可能有人會說,,當時那社會風氣就這樣。不不不,,風氣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問題在于圈子太小了。在那個小村子里,,左鄰右舍,一出門就是七大姑八大姨的,,都是熟人,,哪家家里有點什么風吹草動他們都了如指掌,稍微有點事情,,就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也不管事情的真相如何,會給當事人造成什么樣的傷害,。 2 我自己也經歷過熟人圈帶來的負面影響,,直到現在,我仍然認為那是導致我的職業(yè)生涯從一開始就遭遇滑鐵盧的重要原因,。 畢業(yè)之后,,我考進了我們市屬的一家銀行,剛入行的畢業(yè)生都會被分配到網點做柜員,。剛好我家所在的小鎮(zhèn)上就有我行的網點,,為了方便管理,行里便直接把我分配回了我家鄉(xiāng)---一個小鎮(zhèn)的網點,?;氐郊亦l(xiāng),,一切都那么熟悉,這里是我長大的地方,,這個的每一個人的面孔我都熟悉,,左鄰右舍都是各種“親戚”,大家都知根知底,。 有一次,,我上班遲到了。我的頂頭上司是位女行長,。 行長把我叫到辦公室:你是不是晚上拍拖拍太晚了,,早上起不來? 我:沒有的事,,是忘記調鬧鐘了,,對不起,不會有下次了,。 行長:女孩子要注意點形象,,行為要檢點,別老是拍拖拍到三更半夜才回家,,影響工作,。有人說經常看到你三更半夜才回家…… 當時行長那番話是怎么說的我已經記不清楚了,,只是覺得自己好委屈,,回到房間哭了好久。因為某一天稍微晚了一點回家,,竟然被認為行為不檢點,,還直接與工作掛鉤,這讓剛踏入職場的我又震驚又無奈,。 我至今仍想不通那位“熟人”為什么要那樣做,,也可能是說者無意,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罷了,,誰知道呢,?在這個小圈子中,是是非非,,撲朔迷離,。 有一位80后朋友跟我說,他很向往城市,,不想呆在小鄉(xiāng)鎮(zhèn),,因為他生了兩個女兒,沒有兒子,。他自己覺得沒什么,,反倒是身邊的“親戚朋友”們很揪心,,天天討論他,他覺得他一輩子都得被人指指點點,,抬不起頭,。但是在大城市就不一樣了,大城市開放,,包容,,沒有人會“關心”你那么多事。 3 確實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熟人圈”有“熟人圈”的好,,大多數鄉(xiāng)土人都是憨厚,可愛的,。但是對于年輕人來說,,我真的不建議你們一畢業(yè)就回到小圈子打拼。 一來小地方沒有相應的市場環(huán)境,,二來你會在無謂的人情世故中消耗太多,。就像小說里的高加林,他在干各種臟活累活的時候,,最怕的不是臟和累,,最怕的是遇到熟人,怕被人瞧不起,,怕丟了家長的臉,,怕被人笑話。試問,,有多少的年輕人能一開始就體面,?又有誰的生活沒有個起起落落?與其在熟人社會中束手束腳,,消耗能量,倒不如遠走高飛,,去一個英雄不問出處的地方,,放開手腳大干一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