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論依據(jù):《脾胃論》、《中華脾胃病學》 你好,,我是中醫(y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燒心、胃反酸”這類病癥,。 我以前工作的單位,,有一個同事,跟我很要好,。有一回,,我和他在吃午飯的時候,他在我面前不動筷子,,看上去面容不舒,。我就問,怎么回事,。 誰知,,他居然長嘆一聲,。 原來,從昨天晚上開始,,他就感覺燒心,,胃反酸,胸口地方有燒灼樣的疼痛感,。一躺下,,就嚴重,所以昨天晚上那一宿,,他其實是靠在沙發(fā)上瞇著的,。他以前有過反流性食管炎的毛病。他知道,,這是犯病了,。 我問,怎么弄得??? 他苦笑。 原來,,昨天下午,,他去給孩子開了家長會。他的兒子在班里學習成績不好,,給整體成績拖了后腿,。老師沒客氣,跟他仔細聊了孩子的情況,?;氐郊遥那橛魫?,批評孩子之余,,又跟媳婦大吵一架,。原來,,他愛人是公職人員,平時特別忙,,沒時間管孩子,。孩子如今的問題,母親也有責任,。兩個大人就這個事兒大動肝火,。 吵完了,當天晚上,,他就犯病了,。 現(xiàn)在,,雖然到了中午,但是依然胃脹,、隱痛,,吃不下飯, 我仔細看了一下他,,發(fā)現(xiàn)脈弦,,苔薄白。一邊跟我說話,,一邊還噯氣,。 我給他寫了一個小配伍:當歸、厚樸各8克,,陳皮,、柴胡、生姜各10克,,紅花5克,,炙甘草6克,法半夏,、枳殼各12克,,每日一劑。水煎服,。 我說,,你可以找咱們的普通大夫開一下這方子。至少,,能減緩癥狀,。 結果。他用了以后的當天晚上,,失氣不止,,反酸大大減輕。第二天,,整個人就舒服了,,胃脹消失、睡覺可以平臥,,胃反酸這個事兒好轉明顯,。 他特意來謝我。我說,,謝什么?。慷际俏铱磩e人這么用過,,我才用的,。這沒什么稀奇的,。 其實,我這個朋友的問題,,食欲典型的肝氣犯胃所致,。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種特別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據(jù)說,,百分之七十的中國人,一生當中都有過這個經(jīng)歷,,只是或多或少,。患者主要表現(xiàn),,就是燒心,、胃反酸、胸骨后灼痛,,或者口苦,、胃內(nèi)嘈雜、胃脹,、食欲不振等等,。平臥、彎腰的時候,,癥狀加劇,。 中醫(yī)把這個病,分為痰濕內(nèi)組,、脾胃虛弱,、肝氣犯胃等證型。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肝氣犯胃,。也就是說,這類人常常有肝郁的前提在,,病癥在情志抑郁,、情緒波動的時候發(fā)生。事實也證明,,此類患者往往有情緒緊張,、焦慮、敏感的傾向,。我這個朋友,就是在情緒刺激之后發(fā)病,,再加上脈弦,,可見肝氣犯胃無疑,。肝木克傷脾土,則脾胃之氣失常,,于是胃脹,、反酸、隱痛,。 這時候怎么辦?。渴韪谓庥?、健脾和胃,。 我前面寫的小配伍,其實化自金元時期著名中醫(yī)學家李東垣在《脾胃論》里面記載的散滯氣湯,。原方配伍是當歸,、陳皮、柴胡,、炙甘草,、半夏、生姜,、紅花,。我不過在里面加上了厚樸和枳殼。配伍的基本思路,,就是柴胡疏肝解郁,,半夏降逆和胃,陳皮,、枳殼,、生姜、厚樸理氣和胃消脹,,當歸和紅花活血,,妨氣滯血瘀。這個是我早年在《新中醫(yī)》上看到的配伍,,我覺得很實用,,所以記錄下來,偶爾運用,。 后來,,我的這個朋友和他的愛人又長聊一次,兩人達成了共識?,F(xiàn)在,,他的孩子非常優(yōu)秀,在北京讀大學后留在首都,,已經(jīng)成家立業(yè),。 看似一切都圓滿了,,但是我還有一番肺腑之言要說—— 李東垣的方子,在七百多年前創(chuàng)立,。那個時候,,他就已經(jīng)意識到情緒對脾胃的作用,也就是肝郁,,木氣不伸,,克傷脾土。對這問題,,七百多年后的我們依然有,。這就足以說明,中醫(yī)里面的很多東西,,別看古老,,但是有著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但說實在的,,李東垣的配伍,,現(xiàn)在知道和應用的人太少。這個就很郁悶了,。 所以,,我把這方面的知識撰寫成文字,表達出來,,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看到的人,,可能不一定會用,,也可能不一定會懂,也有可能會說我在抱殘守缺,,但是只要大家能看一看,,就算是我為振興中醫(yī)學做了一點貢獻,是不是,?只要能做一點奔走吶喊,,我就覺得此文沒有白寫。 庸人自擾乎,? 自娛自樂乎,? 抑或是白費心機乎? 總之,,我不在乎,。 文中方劑,最好在專業(yè)人士辯證指導下借鑒應用。全文完,。歡迎關注“微門診”,,文君然每天和你聊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