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主觀虛構(gòu),、想象之境;有客觀描述,、摹仿之境,,這是理想派和寫實派的區(qū)分處。然而理想派和寫實派又很難從選境和寫境中區(qū)分出來,。因為偉大的詩人主觀虛構(gòu),、想象之境往往合乎于客觀的自然環(huán)境和現(xiàn)實人生,近于寫實,;客觀描述,、摹仿之境往往又符合主觀追求,近于理想,。 蘇軾,、辛棄疾更善于從寫境中體現(xiàn)理想;而周邦彥,、姜夔更善于從造境中寫實,。 “造境”,、“寫實”是中國文論傳統(tǒng)術(shù)語。清代陳廷焯在《白雨齋詞話》中有:“造境未深,,運思多巧,。境不深尚可,思多巧則有傷大雅也,?!边@里的“造境”似乎含有主觀和客觀的雙重含義,跟王國維的主觀“造境”有些區(qū)別,。南梁劉勰《文心雕龍》中有:“寫實追虛,,碑誄以立,。”這里的“寫實”跟王國維講的“寫實”原義上是一致的,?!?strong>寫境”是王國維從“寫生”和“寫實”衍生出來。惟有“理想”來自西方哲學(xué)美學(xué),,王國維曾專門研究過西方哲學(xué)美學(xué),,這里是引西方哲學(xué)美學(xué)術(shù)語入中國傳統(tǒng)文論。 王國維以上的話自然有獨到之處,。但寫境中能精妙地寫實,,造境中能體現(xiàn)崇高理想,又何嘗不是偉大詩人追求的藝術(shù)方向,。
四處詩句出處:
如果不從全詩或全詞分析,,只從句子分析的話,似乎確實存在著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但是不敢茍同王國維所講的“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這里似乎在講無我之境難于有我之境,無我之境只有詩詞的高手圣手們才能為之,。 其實所謂的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只是作者是否將有情感色彩的語辭融入詩句而已。有情感語辭則明顯有我存在,,例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中的“淚眼”和“不語”,“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中的“孤館”,。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和“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沒有明顯的情感語辭,,似乎我不存在,更接近充分寫實,,但讀者通過客觀寫實還是能品出主觀的閑適情緒,。個人認(rèn)為這里只是情感訴求深淺和情緒濃淡不同而已,并不能從有我和無我中分出高下,,能分出高下的是用辭的準(zhǔn)確,、精煉和傳神,。況且要從這四首詩詞通篇來看的話,每首詩詞都有我之色彩,,更無從談起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高下了,。單單從句子來說,以王國維的標(biāo)準(zhǔn),,山水田園派的詩人們都要技高一籌,,實則并非如此。
個人認(rèn)為:無我之境,,除天才詩人直覺感觸到,,下筆成文外,也離不開主觀活動,,只是情緒相對溫和,、平淡,最后以客觀姿態(tài)呈現(xiàn),,故顯得更加優(yōu)美,。有我之境,主觀活動色彩濃烈,,情緒波動強烈,,裁抑后成章,似火山待噴發(fā),,故顯得更加宏(偉)壯(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