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相信昨天的題目對于大部分詩詞愛好者來說應該是一道送分題——答案就是C,。即使不知道C選項是啥,肯定也知道A和B選項都是說的同一種小蟲蟲——蟋蟀,,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蛐蛐”,。在第五季詩詞大會中,蟋蟀頗受點評老師青睞,,還被酈波老師鑒定為最早的秋天代言人,。#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吐槽“塑料友誼”的名篇 用今天的話說,,這首詩讀起來有點“喪”——作者先寫了深秋夜里蕭瑟的景象,隨后怨念昔日好友紛紛拋棄自己遠走高飛,,最后連天上的星星都看不順眼了——南箕星長得像簸箕,,北斗星星長得像個斗,可是有啥用呢,?牽牛星也不能牽牛啊,。唉,再好的友情也不像石頭那么堅固,,世態(tài)炎涼,,要虛名有啥用啊,?這么看來,這似乎是一首吐槽“塑料友誼”的詩,。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對全詩最后一句“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感觸頗深,。生活中我們總是無法避免地被“社交”擠占寶貴的私人時間。觥籌交錯間免不了一番商業(yè)互吹,,讓你的生活顯得車水馬龍花團錦簇,,虛與逢迎之間,人人都是一副“幸甚至哉”的模樣,,時間久了,,甚至分不清自己是真的高興抑或只是裝出一副高興地樣子。當歡宴散去,夜色漸涼,,又有誰能慰你一懷愁緒,?也許人真正成熟的標志,并不是呼朋喚友,,而是學會獨處,。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走家入戶傳遞秋天的訊息 選項B大家都非常熟悉,我們的小蛐蛐又以“蟋蟀”的名號在詩經(jīng)七月里露臉了,。這句詩寫出了蟋蟀與人類的親密關(guān)系,。其實蟋蟀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入戶昆蟲”了。我的家里就經(jīng)常能聽到小蟋蟀吱吱吱的叫聲,。城中不知物候變遷,,全靠這小小的音樂家為我傳來秋天的訊息。作為一種直翅目昆蟲,,小蛐蛐的顏值可比遭人嫌棄的“蜚蠊目”(說白了就是蟑螂)高多了——首先兩條大長腿,,一眼看上去氣質(zhì)就是不一樣。在這里放一張圖,,希望對小蛐蛐手下留情,,別當成蟑螂順手拍死了。 螽斯:我與蝗蟲劃清界線的幾千年 下面我們重點聊聊C選項的主角——“螽斯”?!绑埂倍珠L得非?!懊撾x群眾”,它讀作“zhong si”(第一聲)?,F(xiàn)在螽斯科是直翅目昆蟲中的一個科,,這一科中最具代表性的生物就是“蟈蟈”。蟈蟈也是昆蟲中的“歌唱家”,,雄性蟈蟈靠翅膀摩擦發(fā)出具有獨特金屬感的鳴聲,,而雌性蟈蟈則帶聽器,專門捕捉雄蟈蟈“愛的召喚”,。蟈蟈的鳴聲可比蟋蟀響多了,。對與蟈蟈的殺傷力,我至今記憶猶新——有一年,,一位長輩給我買了四只蟈蟈,,那整個夏天,家里都回蕩著它們直擊靈魂的歌聲,。被鬧騰了一個夏天的我,,至今不敢再將這個物種請進家們……大約因為嗓門兒大,,從明朝開始,螽斯便有了“聒聒”的俗名,,漸漸地演變?yōu)榻裉斓摹跋X蟈”,。由于《詩經(jīng)·周南·螽斯》給螽斯賦予“宜子”的美好寓意,故宮之中,,通往后宮的街門就以“螽斯”命名,,借了詩經(jīng)中螽斯形象子孫興旺的美好寓意,祈盼皇室多子多孫,,帝祚永延,。小蟈蟈就這樣在封建帝國的宏偉宮殿里擁有了姓名。 本來,這篇文章寫到這兒就結(jié)束了,,可是,,一位微博網(wǎng)友發(fā)來的截圖(在這里實名感謝網(wǎng)友“@五音十二律_宮商角徵羽”),讓我和熊雋意識到一個問題——現(xiàn)行的詩經(jīng)注釋中,,有的認為螽斯是蟈蟈,,有的認為螽斯是蝗蟲,甚至還有資料認為螽斯是紡織娘,,我們直接將現(xiàn)代人認為的“螽斯”對應先秦人民詩中的螽斯,,這樣真的靠譜嗎?于是我趕緊翻閱資料,,竟然推翻了自己的論斷,。 C選項中的“螽斯”就是我們現(xiàn)代意義上的蟈蟈嗎?從我查閱過的資料來看,,此螽斯到底是不是蟈蟈目前還有一定的爭議。由于咱們的先秦祖先對昆蟲有點“臉盲”,,他們管蝗蟲,、蟈蟈都叫“螽斯”。那C選項中的“螽斯”到底是誰呢,?我們要從詩句中找線索,。 這首詩大概的意思是說蟈蟈家族繁盛,、子孫興旺,、家庭和睦。也正是因為這首詩,,讓螽斯有了“宜子”的美好寓意?,F(xiàn)代的注解中,人們普遍認為“詵詵”說的形容其眾繁多,,“薨薨”則多被認為是擬聲詞,,模擬昆蟲齊飛的聲音(還真形象呢),“揖揖”說的是昆蟲聚集的樣子,??墒菑南X蟈的生活習性來看,它食性比較雜,,一般獨居生活,,很少成群出現(xiàn),它怎么給人們留下“詵詵”,、“揖揖”的印象呢,?如果“薨薨”是一個擬聲詞,那么“薨薨”的聲音也與蟈蟈的鳴聲相差太遠了,。如果從字面意思來解讀,,詩句的描述很難與蟈蟈聯(lián)系起來,倒更像是蝗災期間萬蟲齊飛的場景,。但是詩經(jīng)真的會歌頌一種農(nóng)業(yè)害蟲嗎,?這還真難說。 這就是蝗蟲 蝗蟲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蚱蜢”,直翅目蝗科昆蟲,。在一般情況下,,蝗蟲是一種膽小、獨居的昆蟲,,據(jù)說只有在觸碰蝗蟲后腿某個位置時,,它們才會喜歡群聚。到底是什么刺激使蝗蟲改變了獨居屬性,,群聚為禍,,至今科學家還在探究。作為一個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國,,蝗災可以說是貫穿中國農(nóng)業(yè)史的噩夢——有學者統(tǒng)計,,秦漢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為3.5年,元代為1.6年,,明,、清兩代均為2.8年,我國受災范圍,、受災程度堪稱世界之最(資料來源:鄧云特《中國救荒史》),。即使在科技飛速進步的今天,蝗災仍然是農(nóng)業(yè)的噩夢,,就在我寫篇文章的同時,,東非國家正遭受著蝗災的侵襲, 2月10日,,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正式發(fā)出公告,,呼吁各國加大援助受蝗蟲威脅的國家。這些蝗蟲破壞力空前,,多地出現(xiàn)糧食短缺,,面粉面包價格飛漲,巴基斯坦和非洲多國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心疼我“巴鐵”,,自己遭受蝗災侵襲,還為我們捐助了這么多物資……) 蝗災侵襲農(nóng)田的場景 在農(nóng)業(yè)科技如此發(fā)達的今天,人們面對蝗災依然充滿深深的無力感,,回溯千年時光,,當先秦人民面對群蟲齊飛、遮天蔽日的場景時,,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態(tài)呢,?束手無策之余,對蝗蟲強大的生命力產(chǎn)生敬畏的情緒也是有可能的,。我私以為這種敬畏與人類將老虎,、獅子、熊等大型食肉動物視為神明是一樣的,。直到現(xiàn)在,,中國的北方仍然有蝗神信仰的存在。綜上,,我的觀點更傾向于“螽斯”是指蝗蟲的說法,。 需要說明的是,大約從明清至今,,螽斯就是蟈蟈的說法被逐漸確定下來,。故宮 中“螽斯門”命名的時候,人們心目中的“螽斯”早就和害蟲蝗蟲劃清了界線——我想帝王不會喜歡用一種農(nóng)業(yè)害蟲暗指自己的子孫后代吧,。到了今天,,生物學界對螽斯科與蝗科的劃分也是非常明確的。穿越千年,,我們的小蟈蟈終于完成了與蝗蟲的分割,。 由于目前我暫時沒辦法去圖書館,所以只能引用網(wǎng)絡資料,,但是未來我還會繼續(xù)找資料佐證我的觀點,。寫到這兒也許有人要問了,這么糾結(jié)螽斯到底是蟈蟈還是蝗蟲真的有必要嗎,?思考這樣的問題有用嗎,?試想,這首詩中的“詵詵”,、“薨薨”,、“繩繩”等等疊詞到底是什么意思,至今學界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由于后世人們普遍認為螽斯是蟈蟈,,在普羅大眾的印象中,蟈蟈明顯比蝗蟲討喜多了,,所以人們一直認為這首詩寄托著子孫繁盛,、家族興旺的祝福。如果確定螽斯是蝗蟲,,那么這首詩的語境可能完全不同——它有沒有可能是一次蝗災的記錄呢,?它有沒有可能是百姓的祝詞,祈禱蝗蟲趕緊離開呢,?基于這樣的可能性,,我認為考證螽斯的具體指向是很有必要的。 很多詩詞愛好者跟我交流時,,都說自己對詩中的動植物意象一般不會特意考證,。可我認為,,讀詩詞時忽略具體動植物意象是很不可取的,。誠如螽斯的問題,,把詩詞中提到的物種具象化,,對于準確理解詩詞的語義是非常有幫助的。在這里我不得不提一句著名的“李約瑟難題”——“盡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fā)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么科學和工業(yè)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fā)生?'對于這個難題原因,,我的解讀是,中國古代的知識分子為了通過科舉考試躋身封建統(tǒng)治階層,,將過多的精力放在文史方面研究,,缺乏對于自然科學的關(guān)注。誠如大文豪蘇軾在《石鐘山記》中所說“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闭且驗楣糯拇蟛糠治娜硕荚诩芯ψ隹瓷先ァ坝杏谩钡难芯?,致力于“學而優(yōu)則仕”的仕途軌跡,真正對后世有用的科學技術(shù)領(lǐng)域無人問津,,這才引發(fā)了“李約瑟難題”的出現(xiàn),。試想,,如果瓦特覺得研究水蒸氣沒有用,,如果牛頓覺得研究蘋果為什么落地沒有用,,我們今天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呢? 新時代,,中國雄厚的科研實力終于在世界占領(lǐng)一席之地,,我們真的應該感謝那些每天都在做著“無用”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也許他們一輩子都無法讓自己的研究成果見諸人們視野,、改變?nèi)藗兊纳?,甚至無法改善自己的生活際遇,??烧撬麄兡冻?,推動了科技的進步,為后世“有用”的科技成果奠定了基礎(chǔ),。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對世界保持一種好奇,,不要讓“有用、無用”禁錮了我們探索世界的腳步,。 |
|
來自: 零壹貳012 > 《直翅目(蝗螽蟋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