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作家說過:“衣服是一種語言,是表達人生的一部袖珍戲劇,。” 文/Maggie 圖/網(wǎng)絡(luò) 經(jīng)典,! 不過這話是誰說的來著? 從古至今, 衣著就像是寫在人們身上的歷史,, 它的不斷革新也直觀見證著中國社會 政治,、經(jīng)濟及文化的變遷。 1912年清王朝正式結(jié)束,, 西方文化初入中國,,人們?yōu)榱擞有旅婷?/span> 開始對服裝進行改良。 新中國成立前期服飾大致經(jīng)過以下變化: 男士 女士 總的來說,,這個時期 男士服飾以體現(xiàn)“低調(diào)的奢華”為主,, 女士則以“修身、線條美”為首要功效,。 1949年新中國成立,, 人們對衣著時尚美的追求化為對 革命工作的狂熱, 勞動最美,、心靈最美為社會認同,。 成為當時人們的日常穿著。 當然,,女生自然不會放棄漂亮的機會,。 50年代末, “布拉吉”紅遍全中國,。 在政府“人人穿花衣”的號召下,, 連衣裙成為女裝界的中流砥柱。 重要的是,,連衣裙的各個方面 有自己的一套講究,。 有沒有覺得很眼熟? 這不就是這幾年我們流行的碎花元素嗎,! 進入六十年代,,建設(shè)新中國 依然是大家眼下最主要的任務(wù)。 服裝樣式上和顏色也非常低調(diào),, 藍,、黑、灰成為其主打色,。 在當時,, 擁有一件綠色軍裝是無數(shù)年輕人的夢想。 就連電視《激情燃燒的歲月》中,, 也有這樣的一幕: 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經(jīng)濟逐漸復(fù)蘇, 更多的衣服款式悄然而生,。 而最經(jīng)典的搭配莫過于: ?;晟?軍綠色褲子+小白鞋。 進入1978年,改革開放喚醒了人們 沉睡已久的多元審美,, 老百姓服裝的春天也隨之到來,。 “綠藍黑灰”的帷幕落下, 一種被稱為“料子”的 化纖紡織品“的確良”風靡全國,。 不吸汗,、不透氣, 但挺括滑爽,、易洗快干, 比棉布結(jié)實,,于是成為緊俏貨,。 而彼時誰要是穿一條喇叭褲上街, 也肯定會被周圍的人指指點點,, 成為眾人口中“不正經(jīng)的人”,。 1979年,法國著名服裝設(shè)計師皮爾·卡丹 帶來的時裝表演,, 讓人們對服飾的追求更加熱烈,。 據(jù)悉,那場演出的入場券被炒到上千元,, 而當時一名中國職工的 月工資只有約100元,。 隨著改革開放走向深入, 人們的生活越發(fā)多姿多彩,, 服裝也已從單一的綠藍黑灰轉(zhuǎn)變成了 五彩繽紛,。 隨著皮爾·卡丹、華倫天奴等國外品牌在 一些大城市變得家喻戶曉,, 花裙子,、蝙蝠衫、運動服 喇叭褲,、健美褲…… 各式各樣的衣服充斥著大街小巷,。 這個時代可以說是父母輩 放飛自我的一個年代。 那時候的流行語: “不管多大官,,都穿夾克衫,; 不管多大肚,都穿健美褲,?!?/span> 1980年,《廬山戀》的播出,, 讓當時的年輕人對 女主角多達43套的時裝展開了熱論,。 誰有一件同款,就會成為女性羨慕的對象。 到1984年,, 電影《街上流行紅裙子》大受追捧,。 一時間,色彩鮮艷的裙子,, 成為大街小巷的女性追求時尚的標志,。 進入90年代, 中國年輕人的穿衣品味已經(jīng)與世界連通,, 追求個性是這一時期尤為突出的特點,。 那時候的照片都自帶“復(fù)古”濾鏡。 款式豐富多彩,、層出不窮,。 腳蹬褲, 相信很多人對此都記憶猶新,。 到21世紀,, 中國各大服裝品牌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 更是引領(lǐng)著當時時裝的潮流,。 2003年,, 第一件柒牌中華立領(lǐng)誕生, 以其獨特的設(shè)計風格與中華神韻 深受中國時尚男士的推崇,。 當世界服裝藝術(shù)中的中國元素越來越多,, “中國風”席卷國際設(shè)計行業(yè), 中國風服裝以一種時尚與復(fù)古結(jié)合的形式 登上國際服裝舞臺,。 …… 而2018年伊始,, 波司登、李寧等國貨服裝品牌 更是紛紛登上時裝周,, 讓“國潮”大放光彩,。 李寧“悟道”系列 波司登服裝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 70年來,,中國服裝行業(yè)融入世界, 繁華霓裳的背后,,是國人對于 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國貨品牌的崛起,。 而購買渠道和支付方式的變化, 也讓人們對服飾有了更多選擇,。 舒服,、品質(zhì)、個性,, 成為當前消費者購買時的首選,。 可見,, 沒有哪個品牌的服裝可獨領(lǐng)風騷。 最為重要的是,,根據(jù)受眾喜好做出 品質(zhì)好,、差異化強的個性化產(chǎn)品。 也只有這樣,, 國貨服裝品牌才能屹立世界舞臺,。 資料參考及來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