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有這樣的娃 寧寧和潔潔同住一棟樓的同一層,。而且兩人還是同班同學。 按理說寧寧和潔潔應(yīng)該非常要好,,但她倆完全玩不到一塊兒:喜好不同,、習慣不同。 寧寧玩起來沒有節(jié)制,,干啥都得父母催,。一到寫作業(yè)時間媽媽就頭大:寫十分鐘玩半個小時。硬是40分鐘能完成的作業(yè),,她得耗掉2-3個小時,。 而潔潔從來不用媽媽管,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丶液笙葘懽鳂I(yè)。寫完媽媽讓隨便玩,,而她卻練琴,、讀課外讀物、跳繩鍛煉,。 像潔潔這樣的孩子,,不僅學業(yè)上不需催促,生活上也無需擔心。自我驅(qū)動力強,,不用別人催,。這樣的孩子就叫“自雞娃”。 作為家長,,我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如此,。 問題來了,,“自雞娃”如何培養(yǎng)? 我們先來請教一下潔潔媽媽,。 潔潔媽媽說自己談不上有方法,。平時工作忙,沒時間管孩子,。下班后也累,,能偷懶就偷懶了。當看到孩子在自己“失職”情況下安排好自己的事情,,內(nèi)心歡喜,,往往會感謝上天、感謝孩子,,讓自己得以省心,。僅此而已。 潔潔媽媽沒有做什么“實質(zhì)性工作”,,那寧寧媽媽是做了什么拖后腿的事嗎,? 寧寧媽媽說在孩子教育上,全家都盡職盡責,。全家人時刻關(guān)注孩子,。生怕那一項安排不到位,耽誤了孩子成長,。早早給孩子報早教班,、藝術(shù)班,盡一切努力給孩子營造條件,。 寧寧媽媽跟大部分家長的做法相同,,但大部分的孩子都跟寧寧一樣,做事拖拖拉拉,。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從專家哪兒找找答案 自我驅(qū)動屬于心理范疇,,自然要求助心理學家。 有一本書叫《自我驅(qū)動的孩子》,給出了很好的回答,。 這本書是神經(jīng)心理學家威廉·斯蒂克魯?shù)潞徒逃龑<覂?nèi)德·約翰遜聯(lián)合寫的,。他們在書中指出父母替孩子做決定,剝奪了孩子對生活的控制感,,這是自主意識低的主要原因,。 那照他們這么說,寧寧媽媽苦心孤詣的做法恰恰“拖了孩子后腿”,。而潔潔媽媽無意間的舉動,,反而造成了孩子“早當家”。 這似乎有違常理,,是不是感到不服氣?我辛辛苦苦養(yǎng)娃,,反倒不如人家“散養(yǎng)”,? 確實挺氣哈,我們來看下心理學家如何解釋的,,給我們的行為做個參考,。 心理學家的解釋 心理學上的自我決定理論說:人有三種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性,、能力感、關(guān)聯(lián)性,。 其中自主性是人的基本需求,。人都希望自己做事處于自主自愿,沒人喜歡活在別人的強迫之下,。 舉個例子:同樣的工作內(nèi)容,,老板可以說:你自己安排時間只要做完就行;也可以指指點點,,在他的“嚴格監(jiān)控”下督促你完成,。雖然任務(wù)量一樣,但人的感覺是不同的,。我們更喜歡前者,,因為我們需要自主。 如果一個人對生活的自主感低,,就會覺得干啥都沒勁,,能拖就拖,無法成為一個自我驅(qū)動的人,。 而現(xiàn)實是太多的父母破壞了孩子的自主感:替孩子安排,、逼孩子學習自己不喜歡的東西,雖然逼出了些成績,但由于自主感低,,自控力差,,孩子一旦脫離父母,就“盡情放肆”,。 這樣的例子真不少,。 該如何幫助孩子形成“自我驅(qū)動”,? 《自我驅(qū)動的孩子》這本書給出了許多具體做法,但參照阿德勒心理學,,總結(jié)起來就兩個字:感謝,。 我們來捋一捋:要讓孩子自我驅(qū)動,就不能破壞他們的自主感,。 不破壞孩子的自主感,,不是說不管孩子,想干啥就讓干啥,。我們期望的還是孩子在有益的事情上自主,,壞事上收斂。 那如何讓孩子在有益的事情上自主,?比如克服懶惰認真學習,。 阿德勒心理學主張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如何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感謝孩子,。 比如,孩子在公交車上保持安靜,。一般的父母會來一句:你真棒,。 這樣行嗎?當然不行,。鼓勵,、夸獎本質(zhì)上是居高臨下的外部激勵。孩子對這些激勵習以為常后就不在乎了,,也容易讓孩子虛榮,。 阿德勒心理學主張感謝。對孩子這樣說:謝謝你在公交車上保持安靜,,這樣幫助大家維護了良好的出行環(huán)境,。 看,孩子的價值體現(xiàn)出來了,。當人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內(nèi)心就會有自豪感,,對自己肯定、自信,。下一次會傾向于繼續(xù)發(fā)揮自己的價值,,人從基因里就渴望在群體中有貢獻感。 什么事情都可以感謝嗎? 是的,。每天都找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感謝他,。 謝謝你早起,給我們爭取了時間,,我們兩個都不會遲到了,。 謝謝你早早完成作業(yè),不用我費心,,你幫助了我,。 謝謝你展示自己的畫作,分享自己的想法,,讓我感到交流的樂趣。 謝謝你長得這么可愛,,看到你,,我便感受到了歡樂。 謝謝你來到我身邊,,讓我成為母親,,這是無比幸福的體驗。 你看,,每一句感謝,,都折射出了孩子的價值。特別是每天感謝孩子來到你身邊,,讓孩子覺得自己存在本身就是有價值的,。你感謝過孩子嗎? 敲黑板的最后建議 我嘗試了感謝,真的在孩子臉上看到了光,。 總結(jié)各方說法,,在培養(yǎng)孩子自主性方面,下面幾件事是非常值得做的,。 1 多感謝孩子,; 2 盡量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承擔決定后果。給孩子充分的自主權(quán),。并承諾“有事兒來找我,,你先自己做?!比缓蟆巴司佣€”,。即使最后孩子做得不好,也不要給孩子壓力,,耐心陪孩子一起解決,,跟著孩子的節(jié)奏走,記?。耗阒皇禽o助,; 3鼓勵孩子在喜歡的事情上深度發(fā)展。這樣孩子更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探索的妙處,。從而將這種積極體驗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去,更有助于自我驅(qū)動力的發(fā)展,; 4 充足睡眠,、營養(yǎng)和運動。決不是開玩笑,,這幾項做好能保證孩子大腦健康生長,,大腦長得好,前額葉發(fā)達,,更能自控,。 最后,感謝讀到這里的你,,你肯定是一位有責任心的家長,,希望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幫助孩子,。我抱著和你一樣的心態(tài):學習,、分享、惠己及人,。如果你覺得有用,,歡迎留言交流。 育娃路上,,與君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