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江西餐飲市場上的一道熱賣菜,,是在“三杯雞”的基礎(chǔ)上演變而來。此菜的主料是老南瓜,,將其與茶樹菇組合在一起,,而烹制過程中還加了蒸魚豉油、米酒等調(diào)味,。通過煨制的方法制熟,,成菜蒜香、菌香融合,,而當(dāng)中的南瓜,,則咸鮮醬香,軟面可口,。 原料: 老南瓜750克,,茶樹菇120克,,洋蔥絲80克,大蒜,、蔥花,、紅椒圈各少許。 調(diào)料: 蒸魚豉油30毫升,,米酒30毫升,,東古一品鮮15毫升,美極鮮10毫升,,鮮湯200毫升,,鹽、雞粉,、味精,、豬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把老南瓜(帶皮)切成大方塊,,下入燒至五成熱的油鍋里炸一下,倒出來瀝油(圖1),。 2.取平底鍋,,在鍋底鋪一層洋蔥絲,上面放一只竹網(wǎng)笆,,然后把南瓜塊皮朝上地放上去(圖2),。 3.將大蒜入油鍋,炸至色黃出香便撈出,,放在南瓜塊上面,。另將鮮茶樹菇撕成粗絲,,下油鍋炸至色黃時(shí),,撈出瀝油裝盆,加美極鮮拌勻后,,也放南瓜塊上邊(圖3~5),。 4.取一個(gè)大碗,放入蒸魚豉油,、鮮湯,、鹽、雞粉,、味精,、豬油、米酒和東古一品鮮,,調(diào)勻再倒入平底鍋,,讓南瓜塊呈半淹的狀態(tài)(圖6,、圖7)。 5.把平底鍋放煲仔爐上面,,蓋上玻璃鍋蓋燒開后,,改中小火煨至湯汁將干,離火揭蓋,,撒入蔥花及紅椒圈,,即可上桌(圖8)。 說明: 老南瓜在煨制前就得炸制,,目的是除去南瓜內(nèi)部的一些水分,,這樣才能保證成菜口感干香。
這是近些年流行于江西撫州市場的一道鴨肴,,把治凈的土鴨(大懷鴨,,而非土麻鴨)在砂煲里生燜成菜,適合在明檔批量制作,。由于烹制時(shí)用到了啤酒,、米酒,以及冰糖,、復(fù)合醬料,、香料包等,故成菜具有色金紅發(fā)亮,、酒香味醇,、汁濃肉香的特點(diǎn)。 原料: 凈土鴨1只,,姜塊(拍破),、蔥段、蔥花各少許,。 調(diào)料: 復(fù)合醬料120克,,啤酒2瓶,料酒200毫升,,香料小包1個(gè),,冰糖20克,干淮山藥片,、紅棗各20克,,鹽、味精各適量,。
3.往砂煲內(nèi)倒入適量的啤酒,、料酒,另外放入香料小包并加鹽,、味精和冰糖,,等蓋上鍋蓋用中火燒開后,改小火煲制(圖5~8),。 4.煲約1小時(shí)后,,取出香料小包不用,將煲里的汁水舀在未被汁水淹住的鴨身表面(需多次揭蓋并澆淋,,以使鴨子入味均勻),。待蓋上蓋煲約4小時(shí)后,煲內(nèi)的滋汁將干,,鴨身軟熟呈紅亮狀,,搛去姜塊和蔥段,最后撒些蔥花即可上桌(圖9,、圖10),。 說明: 烹制此菜時(shí)用冰糖,不僅是為起到和味的作用,,而且還是為讓成菜后的鴨子呈現(xiàn)一種油亮的感官效果,。 這是德陽寫庭酒樓的一道創(chuàng)新菜。據(jù)廚師長宋敏介紹,,他們有一次在外地考察,嘗到當(dāng)?shù)氐囊坏楞~鍋魚,,對獨(dú)特的烹法和鮮香的味道留下 了深刻印象,。回到德陽后,,他們經(jīng)過反復(fù)試制,,終于改良創(chuàng)制出這道石烹牛舌,。成菜特點(diǎn):牛舌熱燙滑嫩鮮香,白玉菇爽滑,,口味鮮辣中帶著絲絲的麻香,。 原料: 牛舌200克、白玉菇50克,、姜塊60克,、芹菜、小蔥,、小米辣椒各50克,、鮮青花椒20克、姜片,、蔥節(jié)各少許,。 調(diào)料: 豆瓣醬、料酒,、鹽,、味精、雞精,、生粉,、高湯、香油,、花椒油,、復(fù)合油、色拉油各適量,。 制法: 1.將牛舌初加工并洗凈,,切成厚薄一致的片,納盆加姜片,、蔥節(jié),、料酒、鹽碼味約半小時(shí),。把白玉菇下入開水鍋里焯水,,撈出來待用。另把姜塊去皮并切成絲,,小米辣椒切成節(jié),,芹菜和小蔥分別切成段,均待用,。 2.取數(shù)個(gè)洗凈的鵝卵石,,下入燒至五成熱的油鍋里滑油,然后撈出來揀入銅盆內(nèi)。銅盆底下墊有包著鋁箔紙的木板,。 3.凈鍋上火,,舀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下入腌漬好的牛舌片滑熟,,快速撈出來瀝油后,,盛入墊有鵝卵石的銅盆內(nèi)。 4.鍋留底油,,投入鮮青花椒,、小米椒節(jié)、姜絲炒香后,,舀入少許的豆瓣醬,,再摻入適量的高湯燒開,接著調(diào)入味精,、雞精,,并勾二流芡。 5.然后才倒入焯過水的白玉菇,,加入芹菜段,、小蔥段,煮熟后淋入香油,、花椒油,、復(fù)合油。 6.起鍋盛入盆里,,并將盆里的湯汁澆在銅盆內(nèi)的牛舌片上,,即成。 說明: 這道菜在準(zhǔn)備輔料時(shí),,姜絲的分量要稍多,。在烹制環(huán)節(jié),則要注意將碼好味的牛舌片下鍋滑油時(shí),,速度一定要快,,不然會(huì)影響牛舌口感。
原料: 土鱔魚750克,,鮮藕150克,,水發(fā)木耳100克,泡姜末,、泡椒末各50克,,干辣椒節(jié)40克,花椒20克,,香菜節(jié)少許,。 調(diào)料: 火鍋底料80克,,豆瓣醬20克,,鹽,、料酒、雞精,、味精,、花椒面、菜油,、香料油各適量,。 制法: 1.把土鱔魚宰殺治凈后,切成片,;另把鮮藕切成片,,并用清水稍漂撈出來。
說明: 油辣椒熗好后,,與炸燙的鵝卵石一起要盡快上桌,這樣倒入木桶里所呈現(xiàn)出的沸騰效果才好。此菜以江湖菜為賣點(diǎn),,靠味道會(huì)吸引更多喜歡重口味的客人,。
原料: 土公雞1只(凈重約2500克),豬五花肉250克,,筒筒筍500克,,苦筍400克,苦瓜300克,,萵筍250克,,木耳80克,大蔥段,、芹菜節(jié),、香菜各少許。 香料: 老姜10克,,八角30克,,花椒5克,山柰10克,,干辣椒10克,。 調(diào)料: 冰糖10克,料酒20毫升,,自制豆瓣醬,、鹽、味精,、雞精,、骨頭湯、菜油各適量,。 制法:
3.往火鍋盆里放已經(jīng)汆斷生的木耳,、苦瓜塊和苦筍塊(圖3),。 4.把高壓鍋放汽啟蓋后,加入萵筍塊繼續(xù)燒開,,起鍋倒入盛有蔬菜的火鍋盆里,,最后放上大蔥段、芹菜節(jié)和香菜,,連同火鍋盆一起端上桌,,點(diǎn)火加熱后食用(圖4、圖5),。 羊蝎子就是帶里脊肉的羊脊骨,,因其形狀很像蝎子,故而得此俗名,。“羊蝎子”通常用來做清湯火鍋,,成菜味道鮮美。 羊蝎子有“補(bǔ)鈣之王”的美譽(yù),,因?yàn)樗坏椭?、低膽固醇,而且富含鈣質(zhì),,在經(jīng)過長時(shí)間的煨制后,,營養(yǎng)成分易為人體吸收,具有滋陰補(bǔ)陽的食效,,適合各個(gè)年齡段的成年人食用,。 原料: 羊脊骨750克(一份菜的量) 、大白蘿卜300克,、香菜葉,、芹菜葉、蒜苗段,、干紅椒圈各10克,、青椒節(jié),、小米椒圈、大蔥節(jié),、洋蔥碎,、大蒜各少許。 香料: 八角,、桂皮,、小茴、陳皮,、香葉各少許,。 調(diào)料: 豆瓣醬、雞精,、味精,、高湯、香油,、花椒油,、菜油各適量。 制法: 1.把羊脊骨治凈后,,斬成大小均勻的塊,,下入開水鍋里汆去血水和部分膻味后,撈出來待用,。另將大白蘿卜削皮后,,切成滾刀塊,待用,。 2.鍋里倒入菜油燒熱,,依次下入豆瓣醬、青椒節(jié),、小米椒圈,、大蔥節(jié)、洋蔥碎,、大蒜,,以及八角、桂皮,、小茴,、陳皮、香葉炒香,,再摻入高湯燒開,,然后倒入汆過水的羊脊骨,小火煨熟后,,起鍋把羊脊骨盛入大盆中,,湯汁另外留用,。臨上菜時(shí),從大盆里舀出一份量的羊脊骨,,盛入小盆里待用,。 3.往鍋里舀入清水燒沸,倒入白蘿卜塊煮熟,,撈起來盛入銅鍋里墊底,。 4.另取煨羊脊骨的原湯入鍋,倒入之前煨好的一小盆羊脊骨,,燒開后加入少許的豆瓣醬,,并淋入香油、花椒油,,調(diào)入雞精,、味精,起鍋舀入墊有白蘿卜塊的銅鍋里,,最后撒些香菜葉、芹菜葉,、蒜苗段,、干紅椒圈,上桌時(shí)可以點(diǎn)火食用,。 說明: 復(fù)制水豆豉,,是把水豆豉、泡姜粒和泡辣椒在熱油鍋里炒香后,,出鍋晾涼便得到,。 原料: 凈土鴨1只(重1500克),魔芋160克,,海帶140克,,生姜100克,二荊條青辣椒150克,,干辣椒節(jié)80克,,泡蘿卜、泡椒,、泡姜,、泡大蒜各少許。 調(diào)料: 五香粉,、火鍋底料,、甜面醬、豆瓣醬,、味精,、鮮湯,、菜籽油各適量。 制法: 1.把土鴨斬成條,,納入盆中待用,。把魔芋切成厚薄一致的片;浸泡好的海帶切成片,,泡蘿卜切塊,。另將生姜改刀成二粗絲,二荊條青椒斜刀切成節(jié),,泡椒切成小節(jié),,泡姜切成小塊,均待用(圖1,、圖2),。 2. 往鍋里舀入菜油燒至六成熱,下鴨塊煸炒至斷生,,放入姜絲,、泡椒節(jié)、泡大蒜,、泡姜塊,、泡蘿卜塊、干辣椒節(jié)翻炒,,加入五香粉,、豆瓣醬炒香,再加入甜面醬,、火鍋底料炒上色,,摻入適量鮮湯,轉(zhuǎn)小火慢煨,,其間調(diào)入少許味精(圖3~6),。 3. 在鍋里的鴨塊快要煨熟時(shí),另鍋舀入清水燒沸,,下入魔芋片,、海帶片煮熟,撈起來瀝水,,盛入吊鍋內(nèi)墊底(圖7,、圖8)。 4.往煨鴨塊的鍋里放入二荊條青椒節(jié),,煮至鴨塊軟熟時(shí),,起鍋舀入墊有底料的吊鍋內(nèi),蓋上鍋蓋便可上桌。餐桌灶內(nèi)放有炭火,,最后稍加熱即可食用(圖9~11),。 說明: 花斑鴨較之普通鴨子,肉質(zhì)更鮮香肥嫩,;炒制時(shí)加入火鍋底料,,成菜呈現(xiàn)復(fù)合味型;甜面醬主要起提色作用,,需適量加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