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俗語:“寡婦門前是非多”,,后面還有一句,人們的態(tài)度卻不一樣初中的時候學習《禮運大同篇》里面有一個成語是“鰥寡孤獨”,,代表了四種人,,鰥意思是老而無妻的人,寡意思是老而無夫的人,,孤指的是老而無子,,獨指的是幼兒無父的人,后來就開始用鰥寡孤獨來形容非常悲慘的人,,由鰥寡也產生了兩個詞語那就是鰥夫和鰥夫,,對于這兩種人有一句俗語是“寡婦門前是非多,鰥夫房頂炊煙少”,,說的就是鰥夫和寡婦的生活狀態(tài),。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說法。 寡婦門前是非多在古代社會,男尊女卑,,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卻被要求“從一而終”,意思就是說一對夫妻如果丈夫去世了,,妻子也是不允許改嫁的,,所以也就有了“寡婦”這么一說,并且為了讓這些失去丈夫的女性能夠心甘情愿守寡,,還要用貞節(jié)牌坊這些東西去限制,美其名曰是獎勵歌頌,,其實就是對女性的束縛,。而一個女人成了寡婦,就會成為全村人關注的對象,,寡婦不管走到哪里都會被人們指指點點,,連和別人說一句話都會被認為是不正當關系,于是謠言四起,。所以寡婦一般也就很少出門了,,盡量避免和別人打交道。但是你不惹事,,不代表事情不會找上來,,一個女人沒有了丈夫的保護,自然免不了會受到村里一些游手好閑的不務正業(yè)的人的欺負,。自己出門和別人交往會被指指點點,,不出門也會遭受非議,所以才會說“寡婦門前是非多”,。 而且失去了丈夫也就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這種情況下,寡婦就會陷入兩難的境地,,出去討生活,,自己養(yǎng)活自己吧,又會被冠上不守婦道的名聲,,說三道四的,。在家里靠著老本過活,總有一天也會花完,,所以古代封建禮教對于女性的迫害實在是太大了,。人言可畏,有時候言語上的攻擊,比真槍實彈更傷人心,,吐沫星子淹死人正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好在隨著時代的變遷,這樣的現(xiàn)象也越來越少了,,到了現(xiàn)代社會,,男女平等,離了婚可以再嫁,,喪夫自然也能再嫁,。 鰥夫房頂炊煙少和寡婦相對的就是“鰥夫”了,指的不僅僅是老而無妻的人,,喪妻或者離婚都可以這么說,,我們現(xiàn)在一般都用“光棍”來形容。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男人失去妻子以后,,家里冷冷清清,,就連做飯都很少去做,所以房頂?shù)拇稛熞簿蜕倭?。在古代社會,,丈夫負責在外面勞作,妻子負責照顧家庭,,等丈夫辛苦一天遠遠的看見家中的炊煙已經(jīng)升起,,就知道妻子在等待自己回家吃飯,回到家里,,妻子已經(jīng)將飯菜擺上桌子,,一家人有說有笑的,這是多么溫馨的畫面,,難怪那時候人們的理想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呢,。一個家庭有了妻子才像一個家的樣子,不然就只剩下一個人的時候,,孤孤單單,,就連火都不帶生,家里沒有一點煙火氣息,,丈夫回去也就是隨便吃一點,,就連白天在外面勞作都沒有了動力。 就算是到了現(xiàn)代社會也是一樣,男人本來就沒有女性操持家務得力,,但是也會時不時幫著妻子做法,,尤其是自己的手藝得到贊賞的時候就更加開心了,可是等一個家里沒有了女主人,,就算男人在擅長廚藝,,也沒有了做法的動力,看著別人家里熱熱鬧鬧,,自己家里卻冷冷清清,,更顯得孤獨寂寞了。所以也有了一句話時“鰥夫家里歡笑少”,,不得不承認一個有女性的家庭歡笑就是比普通家庭多一點,。 小編有話說:同樣都是可憐人,,但在俗語里都有不盡相同的表述,。對于鰥夫來說,人們都是心疼他沒有妻子照顧生活,,一個人孤獨可憐,,可是只要他有錢的話,還可以重新娶一個妻子,,生活自然就會好過很多,。然而同樣的好運,卻不會發(fā)生在寡婦身上,,她們被“烈女不嫁二夫”,,“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所束縛,,終其一生,,都只能在孤獨中度過。由此可見,,古代這些封建禮教就像是鎖住女性的一副鐐銬,,到死都不能摘下。好在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思想也開放了,,對于女子沒有了那么多的約束。所以大家也不要因為鰥夫還是寡婦就對別人有什么看法,,不管是誰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