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爆炸的今天,,如果我們不進行知識管理或者是個人信息管理,很容易就湮沒在海量信息之中,。因此,,你可以看見越來越多的公司切入知識管理這個領域,其中杰出者包括《印象筆記》,、《Notion》,、《石墨文檔》等等,他們都在用自己的體系幫助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知識體系,。知識管理可分為四個部分:收集,、整合和集中管理、編寫,、發(fā)布,。我們經常做的事情是收集,,卻很少有人堅持走到最后一步,。如此以往,這些所謂的「知識」對于我們來說只是「信息」罷了,。一句老話講得再清楚不過了——輸出是最好的輸入,。那么,,有沒有一個趁手的工具可以幫你完成這四步呢?你可以試下螞蟻金服在 2015 年內部孵化,,在今年 12 月 8 日正式對外開放的《語雀》,。盡管目前僅有網頁端和小程序版本,但它已經是 10 萬阿里員工進行文檔編寫,、知識沉淀的標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就不要自己重走長征路,。在開始介紹流程之前,,讓我們先來熟悉下《語雀》的使用邏輯和功能介紹。簡單來說,就是團隊或個人可以搭建一個個知識庫,,不同類型的知識庫有自己的文件限制,。比如,文檔知識庫只能存文檔,,不能存表格,。這個限制正在調整,混合型知識庫正在內部測試中,。那么我們要如何理解什么是「知識庫」呢,?我是把每個知識庫當作一個自己的一個領域或角色,比如「我的博客」,。在這個領域下,,所有的文件都匯集于此。這樣,,當你想了解自己在該領域的知識時,,只需要查看此知識庫即可。《語雀》其實就是一個更適合知識管理的《Word》,。乍看之下,,跟《Word》區(qū)別不大。不過,,在知識展示形式越來越豐富的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的「文字 + 圖片」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幫我們整理和編寫內容,而當你打出「/」,,就能發(fā)現(xiàn)《語雀》的神奇之處,。我們可以看到有 13 種卡片,大部分是其他軟件也常有的,,讓我們來看下一些特別的,。團隊共享賬號密碼是一個常見的場景,,但也不是所有賬號密碼都適合共享。分開兩個文檔管理也可以,,但是現(xiàn)在你能用加密文本在一份文檔里單獨對某些文本進行加密,。甚至,你還可以用這個功能,,給女(男)朋友驚喜,。 Office 是辦公必備,,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 iWork 辦公套件,,轉換格式麻煩且需要二次調整格式。現(xiàn)在可以直接把它們都嵌入《語雀》直接預覽了,。 知識庫按照領域將你的知識進行集中管理,,而傳統(tǒng)的編輯器和黑科技卡片能夠幫你更好地編寫內容。那么,,我們究竟能如何使用《語雀》呢,?下面舉兩個例子幫你拓展下想法。寫博客對于很多年輕人來說或許已經成為了一個「老物件」,,但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還是非常具有價值,。每天你接觸那么多碎片化的信息,如果你不主動將它們吸收,,將它們整合在一起用文字輸出,,這些信息對于你來說就是垃圾。但是像下面這樣做,,它們就能為你所用,。新建一個「AppSo 的博客」的知識庫,撰寫文章后點擊發(fā)布,。文章的內容形式不再局限于文字 + 圖片,,現(xiàn)在可以隨時插入視頻、PPT,,甚至是 XMind,。如此,讀者能夠更快地與你進行「溝通」,。
在基礎設置中自定義博客域名,,在高級設置中開啟用戶評論(默認開啟),,開啟允許搜索引擎收錄,更改知識庫的可見范圍為互聯(lián)網可見,。這樣,,一個免費的博客就建成了。 另外,,利用阿里巴巴達摩院的 AI 實時翻譯,,你的博客可直接轉換為英文。如果想要讓博客更加美觀,,你甚至可以在高級設置中將知識庫切換為「專欄知識庫」,,然后你就可以為每篇文章上傳封面圖,讓博客主頁更加美觀,。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語雀》也可以進行團隊協(xié)作。換言之,,你們團隊能夠共同撰寫一個博客,,讓工作過程中產生的知識更好地在團隊中沉淀下來。《語雀》不僅適合輸出文字內容,,也非常適合設計師跟其他成員進行團隊協(xié)作,。我們知道,設計師出圖很少有一版搞定,,修改意見也并非每次都是及時傳達,。我們就可以利用「畫板知識庫」來進行一個項目的設計圖管理和異步溝通。畫板知識庫支持絕大多數(shù)圖片類型,、Sketch 設計稿,、PSD 設計稿。上傳圖片后,,產品或運營同事就可以對稿件進行評論,,也能自己下載圖片,避免了多個修改版本占用電腦儲存空間,。GIF 來自《語雀》官網以上只是《語雀》的使用場景之二,,利用《語雀》強大的編輯功能和協(xié)同辦公,還有更多的使用場景等你去挖掘,。比如學生可以進行小組筆記共享或團隊作業(yè),,開發(fā)可以進行技術分享,作家可以撰寫小說,,團隊可以沉淀知識,、SOP 文檔等。功能介紹和使用場景介紹完了,,接下來是《語雀》和其他軟件的功能對比和一個令人驚喜的社區(qū)介紹,。在國內的協(xié)同辦公應用中,比較有名的是《石墨文檔》和《騰訊文檔》,,下面一圖說明三者的功能差異,。個人感受上,,我還是更傾向于使用前兩者。前面的內容包含了知識管理的后三步,,卻缺了最開始的第一步——收集,。主要原因在于《語雀》暫時只有網頁版,缺少了移動端軟件和剪藏插件,。如果要進行收集的話,,就只有「CV」一條老路。盡管功能孱弱,,但是它卻有一個高質量的社區(qū),,讓你可以挖掘高質量的內容,找到好的內容也是「收集」環(huán)節(jié)重要的一步,。點擊收藏可以離開添加到你的收藏夾中,,但這有個問題是當對方取消分享之后,你就無法再次查看,。目前官方暫時沒有提供一鍵轉存的功能,,因為其中涉及版權問題。但有個折中辦法是復制 Markdown 格式,,粘貼時文檔會自動識別,。利用《語雀》的社區(qū)、知識庫,、文檔編輯和協(xié)同辦公,,你能夠完成一個個領域中的知識管理。語雀,,一只能言善語的云雀,,伴隨大家在「知識的世界里」歡快翱翔,幫你搭建起知識的大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