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古之易 在上古之世,本無所謂易,,然而后世的易,,實本于伏羲氏。所以周朝官吏中掌太卜者有三易之稱--周易,、連山易,、歸藏易。溯自伏羲氏一畫開天,,其時雖無文字而以結繩為治,,已有等秩倫紀可觀。故于易繫辭傳中說:「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種分析與今日地質,、地文科學是可相媲美的,,這種鐵的事實,豈是歐洲上古時代野蠻酋長所能比擬的呢,?伏羲氏教人以佃以漁,。雖尚未脫游牧之風,但政治已斐然可觀了,。更何況八卦成列有形,、有象、有聲,,實已備具文字之作用,,繼而重而形成六十四卦,益之以變化,,固已肆應而無窮矣,!故稱伏羲之易為中國文化之初祖。 伏羲氏歿,,神農氏繼起,,教人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并設立日中為市之制,形成貿易,,于是由游牧時代進入農商階段,,進而政教并行,嚐百草以御民病,,澤及萬世,。試想在那文字未興之際能將政治辦得如此成功,實有賴伏羲氏所遺傳之卦象,,繼由神農氏增益變通而始能,。因此相傳連山易是以重根為首,根為山,,故特稱神農氏可能為連山易的創(chuàng)始者,,尊名為「列山氏」或「炎帝」。 神農氏歿,,黃帝,、堯、舜繼起,,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時代至此,,文明日進,,制器尚象,人事日繁,,舊有之八卦已不足以應用了,,因此擴大卦象而成六爻,文字漸生,,且有天干地支,、陰陽五行之用愈精,吹律定聲,,民氣以和,。禮樂之形成又本于黃鐘以定度量權衡。治曆法明時節(jié),,定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之用,。絕地天通,、百官以治萬民以察,,易之用大備,。因此有人稱黃帝之易為「歸藏易」。取坤乾為首,。堯舜繼之,,于變時雍,垂衣裳而天下治,,以上的論述,,讓我們讀讀繫辭下傳二章記載著上古進化之歷史與三易之源流可以概見。此即上古易之大要,。 (二) 中古之易 夏易就是「連山易」,,是繼承神農氏之心法者,商易就是「歸藏易」是繼承黃帝之心法者,。而周易則在祖述堯舜之真諦,。易繫辭上說:「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意指文王受紂王囚于羑里而演周易,而所謂的中古之易即指三代(夏,、商,、周)之易。 (三)三代之政綱本方易 蓋一切制度文物皆出于易,,故曰:「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易在三代,,不啻是本政治之,。夏朝崇連山易,故其禮樂政刑……皆以連山易為準則,。商朝崇歸藏易,,故其禮樂政刑……皆以歸藏易為準則。而學易須懂得變通損益的原則方能合于時宜,。故要形成一時代的制度,,必先統(tǒng)系分明而后才能綱舉目張,有條不紊,。然而自秦漢以來,,皆將此本易經視為卜筮之書,無法得此治道心法,,政失其綱也就必然了,。 (四) 學術之派別出于易 中國的學術雖有諸子百家之多,,但以儒、道,、墨三派為主,。道家崇老子,而其思想則導源于博帝,,所以自古「黃老」并稱,。墨家的思想則導源于夏禹,實濫觴于神農,。而孟子時代那位主張帝王與民并耕的學者許行,,亦屬墨家的分支別派。而儒家系由孔子集大成,,孔子又承文王之理,,故知儒家之學出于周易,道家之學出于歸藏易,,墨家之學出于連山易,,三家各有所本,各有不可磨滅之精神,,于歷代治世中捨其名而用其實者,,不可枚舉。而今,,道墨之學與歐美哲學,、科學有頗多相契合處,故研究者漸多,,在「禮失求諸野」的狀況下,,愿伏羲之易能有大大闡揚的一日。 (五) 孔子之易 易經是本明道的典籍,,五帝治天下以道,,三王則以德,然自春秋時代五霸起,,世運自帝降而王,,王降而霸,道不明久矣,!所尚者力,,弱肉強食之風盛,人道幾乎息于無形,。因此孔子努力于贊易以存道,,但道不可急功近利故特取中爻的「時、中」精神為真諦以明功,,陳九卦以崇德(見繫辭下第七章),,循序而進,,由功而德幾可近道了。 (六) 兩漢易學之淵源 據(jù)說孔子傳易于商瞿(字子木)系孔子晚年弟子,,但商瞿的事略卻不見于論語,。商瞿傳給魯橋庇子庸,子庸傳給江東馯臂子弓,,子弓又傳給燕周丑子家,。子家再傳給東武孫虞子乘。子乘傳給齊田何子莊,,共計六傳。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易經被視為卜定之書,,而免于劫。漢朝時田何傳易給東武王同子中及雒陽周王孫,、丁寬,、齊伏生。其中王同子傳給淄川楊何,,丁寬傳給同郡的田碭王孫,,又王孫則傳給沛縣人施讎,施氏連同蘭陵郡的孟喜及瑯邪郡的梁丘賀形成有名的「三家易」,,皆立于學官置博士,,供當時大學的師生研讀。系統(tǒng)如下: 施讎傳給張禹,、魯伯,。張禹再傳給淮陽的彭宣及沛戴子崇平。魯伯則傳給瑯邪郡的邴丹,、伏曼容,。 孟喜則傳給同郡的白光小子、沛縣的瞿牧及焦縣的延壽,,延壽終傳給京房,。 梁丘賀傳給其子臨,臨傳五鹿充宗,,充宗傳平陵士孫,、張仲方、鄧彭祖子夏及齊衡成長賓,。 另外,,東萊地區(qū)的費直,治易長于卜筮,,其書無章句,,僅以象,、象、繫辭,、文言來解釋上下經,,后來傳給瑯邪郡的王璜子中。另外還有一位沛高相治易,,與費氏略同,,亦無章句,但說陰陽災異,,自稱涌出于丁將軍,,后來傳紹其子康及蘭母將永。(以上費氏,、高氏之學,,皆未立于學官) 綜論漢代易學,以施,、孟,、梁丘三家為盛。京氏,、高氏專言災異,。到東漢傳施氏之學的有劉昆及其子軼。而傳孟氏之學的有渥丹鮭,、陽鴻任安,。傳梁丘學的有范升楊政、張興,、張魴父子,,但不太宏展。直到漢末唯獨費氏易學最為盛行,,諸如馬融,、鄭玄、荀爽,、陸績,、劉表、宋衷等大學者皆闡揚費氏的古文易,。至于習孟氏之易的獨有虞翻一人,,而施、梁兩氏之易已默默無名了,。 (七) 晉唐間之易學 魏晉以后,,青年易學家王弼之易,盛行于江左,,王弼本系劉表之甥,,劉表本是學費氏易的專家,。但王弼之論易卻不盡是崇尊費氏之易,他摒棄一切象數(shù),,專以玄理演繹,,自稱得意忘象,并分繫象,、象諸傳于經文之下,,當時諸學者咸認為其法清雋新穎又不失簡便,風行不已,。到此時,,施、梁諸家之易全部亡失了,。而費氏易之古本亦有所淆亂,,盡失其木來面目,但王弼早夭,,二十四歲即死。故繫辭,、說卦等三篇都來不及注解,。后人就以韓康伯之注補編。 永嘉之亂后,,中原板蕩,,戰(zhàn)亂疊起,經典散失,,直至唐朝后始掇拾燼馀,。至此、六經本文雖幸而無缺,,但兩漢以來各家之師說傳注,,十亡其七八。唐代學者孔穎達注解易經,,更崇王氏之易,。因此,古易遂不可復見,。還好,,只靠個李鼎祚集注,掇拾殘闕,,搜集漢注三十馀家,,始能窺管一斑,全豹之形,,似尚可約略而得,。因此后代學者欲研究漢學的,,僅剩此線索,如清中葉的學者王念孫,、惠棟,、張惠言、焦循等皆本此蹊徑,,精研漢學,,往往為弓單辭隻義,都不惜揮畢生之全力以赴,。讓鄭氏,、虞氏之易漸可懂,而施讎,、梁丘之學說,,終不獲見于世了,惜哉,! (八) 宋人之易學 宋人講易自司馬光至程子,,大抵不出王弼范圍,周敦頤的通書發(fā)明了太極圖,,為宋代理學開先河,,但與易學尚無直接的關涉。自從邵康節(jié)創(chuàng)為先天之說,,取說卦傳天地定位一章,,安排八卦,謂之「先天卦」,;又以帝出震之方位為「后天卦」,,又以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根七、坤八為先天八卦之數(shù),,更反劉牧九圖十書之說,。以五十五數(shù)者為河圖,四十五數(shù)者為洛書,,是八卦之所自出,,從此以太極、兩儀、四象,、八卦而十六而至三十二而六十四來立說,,這種說法與漢朝諸家完全不同,不啻在易學中另闢一新世界,,可是在當時并不盛行,,其好友司馬光、程頤兄弟稱其人格為「內圣外王孔孟歿后之一人」但不曾宏揚其易的新見地,。直到南宋朱熹撰寫周易本義一書時了才將河圖,、洛書與先天大小方圖各圖列于卷首,并著易學啟蒙以闡明之,,而后邵子之先天學便與易經相連綴了,,歷宋元明清皆立諸學官,甚至肯定這些圖說為易經所固有的,。這種說法雖經反對派抨擊,、非難,但由于其所論之理數(shù)出自天然,,在種種的推算中又確有徵驗,,故終能有所發(fā)揮,獨樹一幟,,與漢學家(即反對派)相對峙,,邵氏誠為首功。 朱熹的周易本義一書頗能矯正王弼以來空談玄理之弊而注意于象數(shù),,因此取用邵子之說頗多,但可惜的是他尚未能會通全意,,明圣人立象之意,,又泥于門戶之見不能暢所欲言,而以「圣人以筮教人」為讀書的要義,,這就有如以璇磯玉衡為定南北方向之用之說法,,把原義及其真諦說的太窄了些。 兩宋之易學著作留傳至今者頗多,,因當時的製版印刷已是相當發(fā)達了,,故今天的四庫全唐、通志堂經解,、納蘭氏的彙輯諸儒語錄別集等,,所蒐錄的皆洋洋大觀之易著。 (九) 元明之易學 元明兩代之易學,,沒什麼新見地,,大抵在程朱腳下盤旋為多,諸如元朝的熊與可,、胡一桂,、熊良輔,、王申之、董真卿及明朝的黃道周,、喬中和皆是杰出人才,,但仍無法成一家言。只有一個奇特的來知德掘起于四川,,用二十九年的苦功,,寫成來氏集注一書,風行整個大江以南,,三百馀年不絕于世,,雖其有關錯綜之論說,常貽人口實,,然其取象說理,,淺顯明白,廣加譬喻之法則勝人一等,,初學者得此,,尚不失為重要啟蒙典籍。 (十) 清朝之易學 清代經學極盛,,治易的專家有刁包,、李光地、胡曉滄,、胡渭,、任啟運、惠奇,、惠棟,、萬年淳、姚配中,、張乘差,、彭申甫、等皆能獨抒己見,,各有心得,。其他諸如顧亭林、毛大可,、王引之等學者,,雖不專治易,但對音韻,、訓詁,、考據(jù)亦多所發(fā)明。又有焦循之通釋、紀大奎的易問,、觀易外編等著作,,一則宗崇漢學以串合六十四卦之爻象,無一辭一字不相貫通,;一則議論宋學而能闡發(fā)性理,,與六十四卦之爻象變通化合,這是歷來講易者所未有的,。另外端木國瑚更冶漢宋之易于一爐,,一一以經傳互證,無一辭一字之虛設,,比起焦,、紀二氏,已是更上一層樓,,為殿清季易學結束之大將,。 (十一) 歷代易注之存廢 兩漢之易注,永嘉之亂后,,已無完書,,雖經歷朝好古之士,探討搜輯,,然皆東鱗西爪,;除李氏集注外,其能集合成書者,,不可概見,。濟南馬竹吾旁搜博采,更于太平御覽永樂大典與說文爾雅文選水經諸注,,傍及內經道藏之所稱引者,,悉為編次,共得易部之逸書八十馀種,,承學之士,亦可略得其梗概矣,。魏晉以來,,其完全無缺者,推王弼注為最古,,今與唐代孔穎達之正義,,陸德明之音訓并傳,與程傳朱義,,皆歷代官書所刊布,,士林所奉為金科玉律者,其馀唐宋諸家之易注,世罕單行,,賴津逮汲古曠照漢魏諸叢書刊布,,而以后之聚刻叢書者,必以易為甲部之冠,,孤本祕錄之籍此僅存者尚為不少,。納蘭氏之通志堂經解輯刊易注至四十馀種,尤為各叢書之所未有,,而清朝經解正續(xù)兩編,,選錄當時之易注,亦皆卓然可傳之書,。綜計清四庫全書,,易部所藏,都一百五十二種,,其存自著錄而無書者,,約三倍其所藏之數(shù),拙自學易以后,,歷年購求,,所得已有四百六十三種,計四庫所藏之一百五十二種購求未得者,,尚有二十九種,,四庫存目所錄已購得者,有七十八種,,四庫編錄于道家及術數(shù)類者,,如皇極洞淋、三易洞璣等計三十馀種,,馀皆為叢書及家刻單行之本,,而寫本及拙所手抄者亦六十馀種,為日本人所著述者三種,,嗣在廣東上海蘇杭揚州,,陸續(xù)又得一百五十馀種,前后都六百數(shù)十種,,以視歷代經籍志及陳東塾朱竹垞所著錄者,,曾不逮十之三四,然就現(xiàn)世所有者而論,,則已搜羅著差不多了,。 (十二) 日本之易學 日本文學書籍大抵來自我國,因此很多我們已亡佚之書,,日本尚保存的很多,。于今雖舉國喧囂于功利競爭之途,,學術之研究,尚不忘初祖,,仍有多數(shù)之學子從事易經之研習,,如東京設有易學會、易學演講所并發(fā)行易學講義月刊,,其占筮亦尚用古法,,甚至二千年來失傳的揲蓍法,即能于日本買到揲蓍之器(注:揲蓍法為經學大師決大疑在用的),,真所謂「禮失求諸野」,,亦是維繫易學之一助。目前很多日本刊行的易學新講義,,皆是我國北宋人的著述,,除四庫全書有邏列外,馀者已乏刊行,,而日本竟能大力發(fā)揮,。于近年來日木出了一位易學大師高島,其所著「易斷」竟能于明治維新以后五十年間,,內政外交諸大事均有占驗論斷,,亦可觀彼國之熱潮了。 (十三)美國圖書館所藏之易 美國國會圖書館以四十萬美金的預算,,專為購買中國書籍之用,,除前清殿版各書,為清政府所餽送外,,其馀所采購之漢文書籍,,亦有數(shù)千種之多,皆由日本人販運,,反而很少直接購自中國,,到目前為止的圖書數(shù)目竟然較四庫中的易學書籍還多了好幾倍呢! (十四)漢宋學派之異同 自來論易,,不出乎漢宋二派,,各有專長,亦皆有所蔽,。漢學重名物,、重訓詁、一字一義,,辨晳異同,不憚參伍攷訂,,以求其本之所自,,意之所當,,且尊家法,恪守師承,,各守范圍,,不敢移易尺寸,嚴正精確,,良足為說經之模范,。然其蔽在墨守故訓,,取糟粕而遺其精華,,且易之為書,廣大悉備,,網羅百家,,猶恐未盡,,乃株守一先生說,沾沾自喜,,隘陋之誚,,自然出現(xiàn)。宋學正心誠意,,重知行之合一,,嚴理欲之大防,踐履篤實,,操行不茍,,所謂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實承襲伏羲氏易經形而上學之極功,,但承王弼掃象之遺風,祇就經傳之原文,,以己意為揣測,,其不可通者,不憚變更句讀,,移易經文,,斷言為錯簡脫誤,此則非漢學家所敢出者也,,元明以來,,兩派對峙,門戶攻擊之陋習,,雖賢者亦或不免,,甚者以意氣相爭尚,視同異為是非,。若蒙道學之假面,,為弋名干祿之具者,,尤不足道了。 (十五)坊本易經之謬 國學淪亡,,書局盡廢,,坊間石印之易經,謬誤尤甚,,明,、清刻本更有非驢,非馬之怪象,,公然流布,,讀者既不求甚解,當局又不加糾正,,故當由主管單位或碩學之士斧正之方是,。 (十六) 講易家之錮蔽 歷來講易家,無論其為漢學,,為宋學,,而有一宗牢不可破之錮蔽,即將經學二字橫梗于胸中,,埋其龐然自大之身于故紙堆中,,而目高于頂,不但對于世界之新知識,,新思想,,深閉錮拒,而于固有之名物象數(shù)氣運推步之原本于易者,,亦皆視為小道,,而不屑措意,凡經傳所未明言,,注疏所未闡發(fā)的,,皆視為妄談、為異端,,排斥攻擊,,不遺馀力,而不知易之為書,,廣大悉備,,上自天地之運行,下及百姓所日用,,無不彌綸范圍于其中,,孔子贊易已明白言之,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故圣人立象以盡意,,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是書之所未言的,,當求之于意,意有所未得的,,當求之于象,,象有所未盡的,當變通之以盡其利,,而易之道始應用而不窮,,今卻盡反孔子之言,自傲道:「吾言義不言利,,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目光之盤旋,不出于書外一寸,,此易道之所以終古長夜的因由?。?/span> (十七) 今后世界之易 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黃帝,、堯,、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蓋民之情,,恒厭故而喜新,,厭則倦,倦則精神懈弛,,而百事皆墮壞于無形,,此蠱之象也。所以君子以振民育德而變化之,,蠱成隨,,則元亨而天下治,隨元亨利貞而天下隨時,,「隨時」之意義重大,,今日之時,五洲交通,,天空往來,,百業(yè)并興,,地寶盡發(fā),所謂萬物皆相見,,其重明繼照之時?。‰x火之功用,,徧于坤輿,,極則為災,或致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之占,,果能神而化之,,變通盡利,則將由物質之文明,,而進于精神之文明,,是明出地上,火地為晉,,受茲介福(晉六二)之時,。易道于此,必有大明之一日,,吾輩丁茲世運絕續(xù)之交,,守先待后,責無旁貸,,亟宜革故鼎新,,除門戶之積習,破迂拘之謬見,,以世界之眼光觀其象,,以科學之條理玩其辭,集思廣益,,彰往察來,,庶五千年神祕之鑰可得而開,興神物以前民用,,這些絕非孔夫子欺人的話,。 (十八)新名詞足與經義相發(fā)明 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數(shù),,民物之孳乳無窮,而象數(shù)之遞演而遞進,,遞進而遞繁,,無有止境故在黃帝之時演易,伏羲之八卦已不足用,乃益之以干支,;文王演易,,干支已不足用,乃益之以彖爻,;孔子贊易,,則彖爻又不足以盡世變物情,乃益之以繫辭十翼,,今距孔子之世又三千年了,,世界大通,事物之紛紜繁變,,千萬倍于古昔,而所用之文字,,乃不能隨世事遞演遞進以應所需,,經典固有之字,因廢置已久,,不復為人所識的,,十佔四五,故說易者,,往往于易之一字一義,,累千萬言之解釋,而仍不能明,,建議不如假世界通用之名詞以代之,,以補文字之闕憾,而閱者亦能容易了解,。豈非易之一助乎,!如易言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而翕與闢之義,,以舊文字釋之,則翕為聚,、合,,闢為開。一開一合,,字義雖盡,,而于易言闢翕之妙用,仍未著明,,若假新名詞來解釋則「闢」就是物理學所謂的離心力,,「翕」即物理所謂的向心力,凡物之運動能循其常軌而不息,皆賴此離心向心二力之作用,,地球之繞日,,就是此作用之公例。如此解釋則深切著明,,容易了解,,不僅名詞這樣,新思想與新學說,,足與易學相發(fā)明的甚多,,愿能多加闡揚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