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古詩詞唐詩宋詞查詢,古詩詞分享,! 作者:李艷艷,,來源:(ID:tsgsc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相信這首《三國演義》的主題曲,,人人會唱幾句,,他的作者就是名列明朝三才子之首的楊慎,這首《臨江仙》是他的彈唱作品《說秦漢》的開篇詞,。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明朝三才子之首的楊慎吧。其實從這首廣為傳誦的詞中,,我們可能猜知他大概是位 “意氣豪邁自瀟灑,,無拘無束過人間,千古風流多少事,,且寄閑情于閑說”的大咖牛人,。是的,他的確很“?!?!他不僅是明朝嘉靖年間的一位朝中重臣,還是有名的文學家,!在詩,、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學問精深的他,牛是牛,,卻并不“瀟灑,,無拘無束”“閑情,閑說”,,相反他半生流放,,困頓羈旅,最后還死在了謫戍地,。1488年12月8日,京城一座官宅里出生了一個小男孩兒,,當官的祖父和父親高興之余,,想想官海浮沉,,不僅從心底為他祈禱:孩子啊,將來,,不管是做人做事,,為官治學,都要謹慎從事??!于是為他起名楊慎,字用修,,號升庵,。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楊慎,遺傳基因超強,。父親楊廷和自幼聰明,, 12歲中舉人,19歲中進士,,后仕途平順,,是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四朝元老,,多年為官,朝中重臣,。母親出生名門,,知書達理,喜好詩詞,,在他幼年時常教他誦讀詩詞,。智商學歷雙高的父親和情趣高雅的母親給小楊慎帶來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天資聰穎的他,,小小年紀便顯示出了不同與眾的稟賦,。據(jù)說他襁褓之中啼哭時,只要父母誦讀《論語》《中庸》等書,,即停哭而入睡,。早慧的他,,1歲半剛會說話,就能熟背《中庸》,,2歲半識字后可一目十行,,日記數(shù)卷。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zhàn)場文》,、《過秦論》,人皆驚嘆不已。入京作《黃葉》詩(已失傳),,為李東陽所贊賞,。楊慎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廣泛涉獵,,無書不讀。小小年紀便才學出眾,,博學之名遠揚,。20歲時參加會考,本來已經(jīng)被主考官列為第1名,,但是因為燭花意外掉落在試卷上,,上面的試卷被燒毀,他不得不落榜,。三年后,,1511年,少年學霸,,青年才俊的他再次參加會考,,一舉中的,考上了狀元,。家族里的第三個進士誕生了?。韮蓚€是其父親和爺爺)想想,祖父,,父親皆當官,,父親又是朝中重臣,而自己又中了狀元,,這在當時,,怎么也是獨門新聞啊,!而且很可能因其家庭原因而被私下爭議為“蘿卜招考”“潛規(guī)則考生”等等,,但奇怪的是,楊慎中狀元,,竟然沒有引發(fā)任何爭議,。因為他少年時期,學霸之名就遠揚,,有綽號“無書不讀”,,才高八斗,博學多才之名,,京城人盡皆知,,他不中狀元,,人們才奇怪呢!好比上海的武亦姝,,考不上大學才叫奇怪呢,。嘿,家世顯赫,,天資聰敏,,少年學霸,學府才俊,,一路順風,,不服不行啊,!更美的是,,中了狀元之后的他,很快洞房花燭夜,,又娶了官宦人家的女兒王氏,,夫妻倆相敬如賓,感情甚好,。也許上帝給每個人的平順都是有定數(shù)的。而立之年,,妻子王氏因病去世,,這給了一帆風順的楊慎一個不小的打擊。他陷于喪妻痛苦,,不能自拔,。但很快就有人上門給他說親續(xù)弦了。父親同事,,尚書黃珂之女黃娥,,長相清麗,性情溫柔,,更重要的是,,她非常有才。博通經(jīng)史能詩文,,琴棋書畫無不能,。《明史》專門有她的傳記,,后世更將她與李清照相比。就這樣一位才貌雙全的美女,,竟然一直是楊慎的鐵桿粉絲,,她很崇拜這個偶像,。看到偶像因喪妻而萎靡不振,,她情愿下嫁楊慎作繼室,。婚后,兩人感情甚篤,,夫婦二人談古論今,,品月評花,詞曲唱和,,琴瑟和諧,,好不幸福美滿!楊慎很快從萎靡中振作起來,,接受朝庭職務,,干起事業(yè)來。 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武宗朱厚照駕崩,,無子繼位,。按照“兄終弟及”的祖訓,由正德皇帝的堂弟朱厚熜(cong)繼位,,是為嘉靖帝。年輕有為的楊慎,被授翰林院修撰,。書生意氣,鋒芒畢露的他,,抱有天真的“致君堯舜上”的理想 ,,懷著為天下生民立命,開萬世太平的熱望,,開始了責任心驅(qū)使下的雄心萬丈的工作,。一入職,他就遇到了一件在當時鬧得挺紅火的棘手事兒,,為此,,甲乙雙方展開了曠日持久的爭議大論戰(zhàn)。甲方以皇上和寵幸大臣張璁(cong),、桂萼(e)為首, 乙方是以楊廷和,、楊慎父子為首的朝廷重臣,他們辯論的焦點是,,朱厚熜父親“尊號的稱呼問題”,,這場持續(xù)久時的大辯論,就是明朝歷史上有名的“大禮儀”事件,。簡單說一下“大禮議”吧,。因為朱厚照無子,,他死后,一位堂弟繼位,,按照古代的規(guī)定,,即位新帝不能再稱自己的父母為爹娘了,而應該尊死去皇上的爹娘為爹娘,。這什么狗屁禮義,,當個皇上,自己的爹娘不但無名無分,,還只能排老二,!這樣的皇上,我不當了,,我要回原來的封地去,。十五歲的少年皇上,來了脾氣,,寧愿不當這尊貴天下的皇上,,也不能讓自己的爹娘因自己而不顯貴。再說了,,兒子干得好,,不就是為了光宗耀祖嗎?這皇上一當,,怎么連自己的親生爹娘還要叫“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這不是以后要叫別人的爹娘為爹娘,自己的親生爹娘為“本生爹娘”,?拗口,,難受!但皇上,,估計沒人不愛當?shù)?。小皇帝也只是說說氣話而已。辯論爭斗過程一波三折,,無非是你勝一局,,我勝一局,雙方膠著狀態(tài)持續(xù)上一陣,,然后再分別開罵,,大打出手,這其間,,楊慎的表現(xiàn)真可謂是干勁足,,口才好,理論水平又很高,常常讓那小皇上無話可說,,啞口無言,,無可奈何,??傊詈蟮慕Y(jié)局是,,皇帝小子很不高興,,后果很嚴重。年輕氣盛,,年幼無知的少年皇上,,最后運用權(quán)力和暴力,將帶頭的楊慎和百十位大臣當朝廷杖,,有十幾位年老體弱的竟然當場被打死了,。楊慎則被打兩次,一輪打過后的第十天,,又一輪回籠棒打,,真正是屁股開花,皮開肉綻,,打完后,,直接將他發(fā)配到了云南永昌。我同你說理,,你卻用武力,!可憐,大才子楊慎,,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卻在權(quán)術(shù)上敗給了一個少年天子,大好暢亮的仕途剛剛登場,,便被潦草逼出歷史舞臺,。大喜大悲,大起大落,,仕途困頓之際,,一份江渚邊的青山,夕陽,,等著他“慣看秋月春風”,。
清 錢杜《楊升庵小像》 從前的車馬很慢,。京城距離云南,,萬里之遙,千山萬水,,其間跋涉之苦,可想而知,。而楊慎因身受杖刑,,不能騎馬坐轎,只能趴在轱轆車上行進,。同時他還要費盡心思地躲避政敵一路的追殺,。一路地顛簸流離,辛苦萬狀,,真是苦不堪言,,身不堪受!好在賢妻黃蛾,,聞訊而來,,一路隨行。多虧了她的照顧和扶持,,身雖疼痛不堪,,心卻甜美萬分的楊慎,總算是活著到了云南,。安頓好丈夫后,,妻子又返回四川老家,替他去照料楊慎的父母,。從此,,這一對曾經(jīng)無比幸福的夫妻,開始了天各一方,,終身分居的兩地生活,。兩地雖苦,心卻相通,。妻子黃娥,,能詩擅賦,精神豐富,,志趣高雅,,又加距離產(chǎn)生美,相見不如懷念,,異地而居的兩個人,,思念在心底,鴻雁傳書,,互寫了許多詩文曲賦,。靠書信往來的他們,,年愈久而情愈密,,精神尺碼相同的靈魂伴侶,是無人可替代的。為此,,楊慎寫詩贊妻子“玉堂金馬,,曾同富貴;竹籬茅舍,,也共塵?!?/span>。而黃娥,,也在盼望丈夫:懶把音書寄日邊,,別離經(jīng)歲又經(jīng)年,。 她在他的心中,,早已超越亡妻,成為楊慎心中的唯一,。夫妻二人合著的《楊升庵夫婦散曲》被譽為“曲中李易安”,,而黃娥的作品被后人收錄成輯,有《楊升庵夫人詞曲》《楊夫人樂府》傳世,。其家鄉(xiāng),,現(xiàn)在的四川遂寧市安居區(qū)玉豐鎮(zhèn),更是因“黃娥故里”而成為國家4A級景區(qū),。流放云南后,,對仕途失望透頂?shù)臈钌?,不再心存幻想,也不敢再抱有復出的愿望,,因為那個朱厚熜是個“很記仇”的人,,他一生大赦天下幾次,卻唯獨對楊慎恨意難平,最終都沒有給他赦免,,還他自由,。不僅如此, 每隔一段時間,他還要向朝中大臣問問楊慎的情況,,幸好,,朝中同僚,感于楊慎品高憨直,,同情他的人很多,,大家也都了解皇上的德性,于是每逢他問起楊慎的情況,,朝中總會有人幫他打掩護,。“哎呀,那個家伙,,現(xiàn)在老慘啦,,后悔的要死,終日以淚洗面,,日子過得很難?。 币姴坏脳钌骱玫闹旌駸?,就會高興地嘎嘎大笑,,滿意萬分,變態(tài)離去,。想想,,楊慎可真是有好人緣,常言“失勢眾人推”,,如果遇上一兩個和皇帝同樣心理變態(tài)的小人,,說上一兩句咸淡不均的話,怕是有十個楊慎,,都死在云南了,。上天給你一地雞毛,你卻用它扎了一把漂亮的雞毛撣子,,還把周圍撣拭的干干凈凈,。這句話用來形容楊慎在云南的生活,一點都不錯,。當時的云南是蠻荒之地,,土匪橫行。流放期間,,飲冰十年卻熱血難涼的楊慎,帶領(lǐng)家奴仆從百余人,,幫助地方官出謀劃策,平定了亂賊,。還指導當?shù)厝嗣袢绾螐氖律a(chǎn),,把當時京城周邊的一些先進的耕作方法和醫(yī)療技術(shù)教給當?shù)厝嗣?,大大提高了當?shù)厝嗣裆a(chǎn)和生活水平。尚未開化的流放之地,,當年鮮有風景名勝,,再加上交通不便,語言不通,, 交流不暢,,困頓于此的楊慎,知道仕途無路,,但書山有路,。身處窘境的楊慎,唯有發(fā)揮天生的稟賦,,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沒想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有心輔佐君王被廷杖,,無意治學著作豐。專心地讀書寫作,,竟然給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名聲和成就,。楊慎在前七子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復古風氣較為流行的當時,,廣泛吸收六朝、初唐詩歌的一些長處,,形成自己別開生面,,自成一體的詩歌風格。如平鋪直敘,,明白曉暢又清新自然的詩作——豈意飄零瘴海頭,,嘉陵回首轉(zhuǎn)悠悠,。 他也有一些詩作表現(xiàn)了對人民疾苦的關(guān)懷,。如托老農(nóng)之語,,表現(xiàn)了農(nóng)民遇豐年,卻因軍餉沉重,,仍然不得溫飽的貧苦生活的詩作,。 古稀之年,他回到四川老家,,得到當?shù)毓賳T允許,,想終老于此。沒想到,,京城來的四個人卻把他押回了云南,。自此,他再也沒回到過故鄉(xiāng),。臨終前,,做詩,表憾恨,,深為感人,。他還廣為采集“桑間濮上”民歌的長處,,以豐富自己詩作,。如《送余學官歸羅江》,用綿州民歌,,后綴四句送行語,,構(gòu)思新穎,清新別致,。豆子山,,打瓦鼓,陽平關(guān),,撒白雨,。 楊慎對詩、文,、詞,、賦、散曲,、雜劇,、彈詞都有涉獵。他一生所寫的詩,,現(xiàn)存約2300首,,所寫的內(nèi)容極為廣泛。他的詞和散曲,,寫得清新綺麗,意境優(yōu)美,他的散文古樸高逸,,筆力奔放。文則記敘細微,,真摯動人,。他的長篇彈唱敘史作品《二十一史彈詞》,敘三代至元及明歷史,,文筆暢達,、語詞流利,廣為傳誦,。其中《臨江仙》是《說秦漢》的開場詞,成為我們?nèi)巳藭摹度龂萘x》主題曲,。楊慎考論經(jīng)史,、詩文、書畫,,以及研究訓詁,、文學、音韻,、名物的雜著,,數(shù)量很多,涉及面極廣,。如《丹鉛總錄》,、《升庵詩話》、《詞品》,、《書品》,、《畫品》,、《大書索引》、《金石古文》,、《風雅逸篇》,、《古今風謠》等等。還有《全蜀藝文志》,、《云南山川志》,、《滇載記》等地方志及史料。這些著述往往有獨到之見,,或可補史闕,,或提供線索,有相當學術(shù)價值,?!?/span>除詩文外,雜著多至 100余種,。由萬歷間四川巡撫張士佩所編訂,,收入《升庵集》(81卷,又稱《升庵全集》),。四川省圖書館所編《楊升庵著述目錄》多達 298種,。《明史》云:“明代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strong>楊慎編《風雅廣逸篇七卷》 起點高,,學歷高,高理政水平,,高治學水平的這個學神,,雖然終其一生都沒有得到赦免。但在那個曾經(jīng)苦甲天下,,物質(zhì)匱乏,,天高皇帝遠的流放之地,他的精神得到了自由,,寫出了許多詩文著作,,成就了他博學多才,著作等身的學界大腕之名,。難道真是天意從來高難問,,文章憎命達?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多年的官海浮沉,,多年的權(quán)力紛爭,在政治權(quán)力的游戲中絕對不會有永遠的勝利者,。所有的榮華富貴,,恩怨榮辱,最終都會化為塵土,,歸于笑談,,而那青山卻依然在,夕陽日日紅,。既然如此,,何必你爭我奪,徒增笑耳,?放手吧,,放棄一切名利榮辱。慣看秋月春風,,把酒問盞,,笑談千年古今……也許,上帝要讓人寫一首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時,,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現(xiàn)在他對楊慎先生所有的“苦測評”都已通過,那么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于是,,一首洞穿歷史,,笑看風云的氣勢恢宏之作,在流放期間,,從楊慎筆下橫空出世: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 而這首名傳中外,,婦孺皆知的詞,廣為流傳的功勞,,卻要歸功于清初著名的文學評論家毛宗崗先生,,他效仿金圣嘆刪減《水滸傳》的做法,,對原本《三國演義》做了重大的變動。他把楊慎的這首《臨江仙》做了開篇詞,,卻沒有注明署名,。名言“話說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他自己說的,也沒有注明,,畢竟那時的人,,沒有太多的著作權(quán)意識。好在歷史并不真的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目共睹的后人,,還是給楊慎和毛宗崗注了署名,倆人終于有了著作權(quán)和署名權(quán),。人生百年,,夢寐居半,愁病居半,,襁褓垂老之日又居半,,所僅存者,十之一二耳,。云南這一去,,就是36年。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君不見,當年才俊,,憔悴已成翁,。1559年8月,出自一門七進士的宰相之家,,詩文自成一家的明代文學家,,楊慎,死于云南貶謫地,。老子明世宗不待見的人,,兒孫卻明白他的價值。明穆宗追贈楊慎為“光祿寺少卿”,,明熹宗時追謚楊慎為“文憲”,。也許,他們都沒想到的是,這位才子的聲名和文學成就,,遠遠超過了當年天下第一的皇上,,糞土當年萬戶侯。“立德,、立言,,立功,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誠如此言,!-作者-
李艷艷,,女,甘肅省作協(xié)會員,,高中英語教師,。教書育人責任田,讀書寫作自留地,。舌耕不懈,,筆耕不輟。公眾號“唐詩宋詞古詩詞(ID:tsgsc8)”專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