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楊廷和之子,,公認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 明代文學家,,新都(今屬四川)人,。少年時聰穎,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zhàn)場文》,,人皆驚嘆不已。入京作《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贊賞,。正德六年(1511),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jīng)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眾臣因“議大禮”,,違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楊慎謫戍云南永昌衛(wèi),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相如賦,,太白詩,,東坡文,升庵科第,?!鼻懊娴膸讉€大家可能都猜得出來,司馬相如的賦,,李白的詩,,蘇東坡的文,而所謂的“升庵科第”,,是說楊慎不僅高中狀元,,楊家?guī)状彩强频陲@赫。 楊慎先世是江西廬陵人,,六世祖在動蕩的元末遷徙到湖北麻城,,后又移居四川新都,。從他的曾祖父起,一門世代為官,。 正德皇帝親自宣布他為殿試第一,,獨占鰲頭。后因嘉靖皇帝大禮議被貶云南,。 明人袁宏道認為自古以來“胸中有萬卷書”的人十分少見,,自王安石、蘇軾以來的300多年間,,只有楊慎,、李贄可以與之相提并論。近代學問家陳寅恪也說:“楊用修(即楊慎)為人,,才高學博,,有明一代,罕有其比,?!?/p> 楊慎的文學創(chuàng)作成就,也得到諸多名家的推崇,,如稍晚于他的李贄稱他文備眾體,、諸體皆長,認為李謫仙(李白),、蘇坡仙(蘇軾)、楊戍仙(楊慎)可謂流光百世的蜀中三杰,;清初王夫之稱楊慎的詩是“三百年來最上乘”,,稱楊慎為“千古第一詩人”; 楊慎晚年回顧自己的一生,,總結說:“臨利不敢先入,,見義不敢后身,諒無補于事業(yè),,要不負于君親,。遭逢太平,以處安邊,,歌詠擊壤,,以終余年,。天之顧畀厚矣,篤矣,;吾之涯分止矣,,足矣?!?br> 意思是,,眼前看到利益,不敢比別人快一步,;需要見義時,,不敢落后于他人??赡芪易龅氖聦ψ约旱氖聵I(yè)沒啥幫助,,但絕對對得起君王。經(jīng)歷了沖擊,,留一條命安處云南,,度過余生,這已經(jīng)是上天對我的眷顧了,。經(jīng)歷過人生窮達榮通的楊慎,,自覺上天待己不薄,夫復何求,? 的確,,“是非成敗轉頭空”,人的一生,,若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夫復何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