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書不雨亦瀟瀟 · 主播 | 楊槍槍 《禮記》有言:“舉大事,必慎其終始,?!?/span>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我們每走一步,,都需慎之又慎。 慎之又慎,,則鮮有敗績,;一著不慎,必滿盤皆輸,。 有著“關(guān)西孔子”之稱的東漢大儒楊震,,一向把“慎”字作為自己的為人準(zhǔn)則。 在他調(diào)任東萊太守之時,,曾受他舉薦的一個官員,,在夜晚偷偷給他送去十斤金子作為謝禮,并告訴楊震說:
楊震見狀,,連忙拒絕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怎么能說沒人知道呢?” 這位官員聽后,,不由得羞愧難當(dāng),,悻悻而退。 正所謂“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君子之所以為君子,,正是因為他們表里如一,,處處謹(jǐn)慎,。 蘇東坡有言:慎重則必成,輕發(fā)則多敗,。 一個“慎”字,,有泰山之重,承載著許多人生智慧,。 慎言 深思熟慮,,不胡亂說話 常言道:“慎言以養(yǎng)其德,節(jié)食以養(yǎng)其體,?!?/span> 正像人們所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未經(jīng)思考,,就脫口而出的惡語,往往會給自己以及他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故而,,在深思熟慮之前,保持沉默,,才是君子風(fēng)范,。 佛教宗案《碧巖錄》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百丈禪師是一代高僧,,每當(dāng)他講經(jīng)說法的時候,,都有大批信徒不遠千里而來。其中有一位老者尤其殷勤,,每一次都會前來聽經(jīng),。 有一次,百丈禪師說完了法,,大家紛紛散去,,只有這位老者還在。 禪師好奇問道:“老人家,,我看你每次都來聽經(jīng),,肯定很喜歡佛經(jīng)吧?!?/span> 老人聽后,,面露悲戚之色,緩緩說道: “大師,,說來慚愧,,其實我是一只狐貍,,500世前我也是個修行人,和你一樣,,每天也講經(jīng)說法,。 有一天,我講經(jīng)完畢,,有一個年輕人問了我一個問題,,我未加考慮就草草回答了他。 誰知道這是一個錯誤答案,,我因為沒有深思熟慮而誤導(dǎo)他人,,這一下做了500世的狐貍,成了狐貍精,。 如今,,我每天聽你說法,也是希望得到解脫,,來世好做個深思熟慮的慎言之人,。” 禪師聽罷,,不由得心下凜然,,從此更加謹(jǐn)慎說法,生怕誤人誤己,。 世界很大,,卻沒有圍墻,說出的話可以不經(jīng)思考,,但造成的后果,,卻都要你自己來承擔(dān)。 一個人如果想要規(guī)避禍患,,那么,,慎言就是他人生路上的一門必修課。 在三國時期,,有個叫做賈詡的謀士,,可以稱得上是將“慎言”這一門學(xué)問研究得十分透徹。 在官渡之戰(zhàn)前,,賈詡投靠了曹操,。由于自己并非曹操的親信,所以他一直低調(diào)謹(jǐn)慎,。 在朝堂上,,曹操不向他問計,他就絕對不說話;在朝堂外,,他也從不主動與人溝通交流,。 有一次,曹操想要立嗣,,但卻在曹丕和曹植兩人之間搖擺不定,。 按照規(guī)矩,曹丕是嫡長子,,是合法的繼承人,;但曹植是自己最喜愛的兒子,而且才華橫溢,。 于是,他想到了一向慎言卻又老謀深算的賈詡,。 曹操找來了賈詡,,開門見山地問道:“先生,在你看來,,誰更適合做世子呢,?” 賈詡一聽,內(nèi)心一顫,,想道:“這可是個弄不好就要掉腦袋的事啊,,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地回答?!?/span> 于是,,賈詡沉默了很久,才緩緩說出一句話:“老臣適才正在思考袁紹失敗的原因呢,!” 曹操一聽,,不由得大笑起來,后來便立了嫡長子曹丕為繼承人,。 原來,,袁紹的勢力之所以被曹操消滅得一干二凈,一大部分原因就是袁紹廢長立幼,、造成內(nèi)部分裂所致,。 賈詡正是憑借著一次次的慎言,逃過了很多不必要的爭斗,,最終得以安享晚年,。 開口出自本能,慎言彰顯智慧,。 很多時候,,失敗的人生,不是缺少大顯身手的舞臺,,而是忽略了慎言的重要性,。 需知:最好的口才,,不是脫口而出,而是深思熟慮,。 當(dāng)我們能做到深思熟慮,、話不輕出時,那便離成功不遠了,。 慎行 自律克己,,不放縱出格 白居易在《策林》中說道:“動必三省”。 一個人的行為,,往往能夠體現(xiàn)出他的品格,。“自律克己”不僅是做事的態(tài)度,,更是做人的規(guī)矩,。 相反,放縱常常是厄運的開始,,因為放縱的背后,,都有一個被遮蔽的自我。 人若是看不清自己,,便看不清前路,;人若是管不住自己,則會誤入歧途,。 后唐莊宗李存勖正是這樣一個:因不懂得自律克己,,而迅速墮入深淵的人。 李存勖的前半生算得上是一個英雄豪杰,,他時刻記著父親臨終前的囑托,,把父親留下的三支箭供奉在宗廟中。 每次外出打仗時,,他都會去宗廟待上一段時間,,以此來告誡自己:不要忘記父親的囑托。 正是在這樣的高度自律下,,李存勖打敗了勁敵,,大仇得報,坐享江山,。 也許是因為勝利來得太容易的原因,,坐擁江山的李存勖漸漸變得放縱出格。身為帝王,,不知道操勞國事,、思慮民生,反而整日沉迷于伶人戲曲之中。 他不僅喜歡聽?wèi)?,甚至還親自上臺演戲唱曲,,并給自己取了個藝名,叫做“李天下”,。 只可惜,,這“李天下”終究是因為放縱出格,而失去了天下,,最后國家滅亡,,自己也死在了他最信任的伶人手中。 《小窗幽記》中說道:“謹(jǐn)慎之人,,方能成大功,。” 對于世間之事,,放縱出格之人只會貪圖一時之樂,,卻造成一世之憂;而自律克己之人卻能端謹(jǐn)慎行,、有所節(jié)制,從而永享喜樂,。 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作家劉墉和梁實秋一起用餐: 當(dāng)熏魚端上來時,梁實秋說道:“我有糖尿病,,不能吃有甜味的魚”,; 當(dāng)冰糖肘子端上來時,他又說:“不能碰,,因為里面有冰糖”,; 當(dāng)炒飯端上來時,梁先生還是說:“不能吃,,淀粉會轉(zhuǎn)化成糖的”,。 最后端上來一份八寶飯,劉墉便看著梁實秋,,笑著說:“那么這個肯定也不能碰,,因為又有飯、又有糖”,。 不料,,此時梁實秋卻說道:“這個我要吃,正是因為知道有喜歡吃的八寶飯,,所以前面我才會特別克制一下的,。” 前面的克制與約束,是為了把今日份的配額,,留給后面最大的甜,。這才是細(xì)水長流的人生,這才是謹(jǐn)慎而行的態(tài)度,! 慎行無疑是一種境界,,有著強大自控力的人,必定志存高遠,、未來可期,。 其實,一個人要想創(chuàng)造自我價值,,就不能放縱自己,。有所約束的人生,才能活出真正的精彩,。 慎眾 心有主見,,不隨波逐流 豐子愷在《不寵無驚過一生》中說道:“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能夠擁有如此安然恬淡的心態(tài),,究其根本是其心有主見,。 很多人在對待自己的時候,可以做到慎言慎行,,但面對外界,,卻很難做到“慎眾”。 慎眾,,慎的是“從眾”,,是檢驗一個人面對外界時,自己內(nèi)心是否堅定的標(biāo)準(zhǔn),。 《戰(zhàn)國策》中曾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曾子有事外出,曾子的母親獨自在家,。 此時,,正巧有一個與曾子同名同姓的人在外面殺了人,遭到了官府的通緝,。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曾子的家鄉(xiāng),,于是,,一個鄰居便跑來給曾母報信說:“不好啦,老夫人,,您的兒子在外面殺人啦,。” 曾母起初只是一笑置之,,覺得他在開玩笑,,自己的兒子是謙謙君子,怎么可能會作奸犯科呢,? 但過了一會兒,,第二個,第三個,,越來越多的人都跑來告訴曾母,,說曾子在外面殺了人。 如此一來,,曾母竟然也動搖了,,她漸漸開始害怕起來,甚至還想收拾行李外出躲避,。 等到曾子辦完事情,,慢條斯理地走進家門之時,被嚇得魂不守舍的曾母才恍然大悟,,并為自己的盲目從眾而懊惱,。 在我國中醫(yī)學(xué)界,火神派鼻祖鄭欽安,,面對病癥時曾說:“眾人都說那些病是火熱之邪,我卻不敢立即就那樣說,?!?/span> 與多數(shù)人相同時,我們便可泰然處之,,但遇到與多數(shù)人不同的情況時,,很多人便如芒在背,內(nèi)心動搖,。 其實,,流水不爭先后,重在滔滔不絕,。 人生亦如流水,,只有心有主見、堅定方向,,才不會被那些流入沿途溝渠的旁支末流所影響,,最終成功入海,。 明太祖朱元璋的首席謀士劉伯溫,是繼諸葛亮之后,,中國歷史上的又一個“智慧化身”,。 縱觀劉伯溫的一生,不僅有著超凡的謀略,,更有著不隨波逐流的堅定,。 朱元璋在同陳友諒大戰(zhàn)之前,眾人紛紛以敵人強大為由,,勸他暫時避開鋒芒,,不要硬碰硬。 正所謂“眾口一詞,,可以鑠金”,,眾人的高度一致,竟讓朱元璋也生出了退避之心,。 就在此時,,劉伯溫站了出來。他力排眾議,,堅持主張主動出擊,,并向朱元璋陳述了陳友諒不足為懼的幾點原因。 在劉伯溫的勸說下,,朱元璋最終決定迎難而上,,在鄱陽湖擊敗了不可一世的陳友諒,為建立明王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人活著,,就要活得有主見,活出獨立之精神,。 如果我們一直活在別人的意見里,,或是附庸風(fēng)雅,或是隨波逐流,,那豈不失了自己的本心,。 生命不該受縛于旁人的言行,人活于世,,我們最樸素的需求,,應(yīng)該是心有主見,無愧于心,。 《禮記》有言:“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span> 人所不見,,我心自慎,,人所不聞,我心亦慎,。 慎之又慎,,才是存于世間的立身之本: 懂得慎言,脫口而出不是痛快,,深思熟慮才能妥當(dāng),; 懂得慎行,放縱出格不是瀟灑,,克己自律才有余地,; 懂得慎眾,盲目從眾不是主流,,心有主見才會從容,。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慎”不僅是我們?nèi)粘Ee止的規(guī)范,,更是我們“審視己心”的鏡子。 養(yǎng)性必先學(xué)慎,,處世但當(dāng)謹(jǐn)慎,。 慎之又慎,則無災(zāi)無難,。 與諸君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