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孫臏曰,因勢利導之 正骨也然,,硬手硬推,,雖可復正,但非精妙之道,。 精妙之道在順其勢也,。其妙在動則活,靜則死,,動則有隙可生,,貴在動中求正,順其勢,,輕輕一推,,則正矣。 理筋也然,,動則筋聚,,靜則筋散,隨其情,,順其勢而動,,順其走勢順勢或挑或理或拔,,則筋易平復。二,、正骨之道全在理通 理通則手中療效自生,。心中理不通,則下手茫茫然,。心中理通,,則應手湊效。只不過手笨手巧之不同,。多練多用則手中巧自生焉,。此皆外形。非其關竅,。關竅則在理法,。同一手法,心中理明一層,,則手法療效增一層,。故療效在心而不在形。 心不通,,多揣摩,,理不通,訪高手,。 故手中須臾之功,,全在平日之日積月累,。 王道無近功,正骨亦然。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正骨之道,,雖以理法為先,。然手法亦不可缺。手法即利器,。利器在手,,自能事半而功倍。 而民間傳承之手法與方藥,。經(jīng)數(shù)代乃至數(shù)十代心口相傳,。集數(shù)代人之精思秘驗。其技之巧,,其效之神,,實令人嘆為觀止。雖理則同一而法之精妙神效則非僅通其理者所能望其脊項也。得之則有樂由心生,,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之感,。嘆其法之簡,之妙,。正所謂大巧若拙,。 絕技在民間,能得其技則知此言非虛,。 四,、任他說法千萬,不外筋出槽骨錯縫六字 過去對正骨之理解,,甚為淺顯,。往往偏執(zhí)于一方。聞得某某理論,,亦人云亦云,。反阿是穴,宣氏軟傷理論,,聚焦說,,多處卡壓說,,激發(fā)點說,,筋縮說,等等不一而足,。聽之總覺有理,,用之也覺有效,然不能融通,。心中覺零零散散,,茫茫然,不知何求,。 而今方悟得,,過去所學之理,皆為管窺之見,,任他說法千萬,,不外筋出槽骨錯縫六字。此六字乃一本貫萬殊之理,。真正是千金不換之訣法,。自編口訣一首: 筋連骨,骨連筋,; 筋出槽,,骨錯縫; 骨錯縫,筋出槽,; 摸其筋,,求其骨; 摸其骨,,求其筋,; 上病之病不在上,下病之病不在下,。 查其癥,,尋其根,復其平,,求其正,。 五、大道至簡至易,,正骨道理也同樣 康氏正骨傳人曾講:正骨太簡單了,,簡單的我都不想說。這句話使我感悟甚深,。受益匪淺,。 手法一定要輕,原來遇著使人愁的一二三胸椎,,等真正遇到高手,,原來只是輕輕轉一個或幾個圈而己。結合自己原來所學,,而今才領悟到,,手法越輕,才能越精巧,。 手隨心動,,法由心生。如果手上著力,,則手己被控死,,法無從生焉,復位自然不精巧,。 真正的高境界是被正者不覺用力,,只覺醫(yī)者手輕輕一動似無感覺則疾患己除。絲毫不會有響聲,。追求正骨有響聲者,,骨是被強行推入而不是順勢帶入。絕非精妙之道,。 如果能得此中真意,,就會覺得如康氏正骨傳人兄弟所講的,,正骨太簡單了,簡單的我都不想去說它,。 六,、正骨竅要,全在摸法 常人皆以為正骨訣竅即為秘傳之手法,,能得其手法即為得正骨真?zhèn)?。此誤也,為本末倒置之理解,。 手法之秘固然重要,,且得其秘者皆視為供壁,不輕易傳人,。而殊不知手法皆以摸法為基,。摸得準方能正得準。 所見高手,,其所重者皆為摸法,,常以他人摸不出而己摸得出為傲,而不以其手法為榮,。 手下摸得準,,自能正得精,治得準,,所以能應手湊效,。如摸不準,盲目亂正,,手法模糊,,即或偶爾碰對,,但心中仍茫然,。且費時費力,事倍而無功,。 所謂正骨,,非只正骨,亦正筋,。筋占大部而骨占小部,。 蓋人身有病變,則筋骨皆不同于常態(tài),。手摸心會,,自知病之所在?;蜿悅蛐聜?,究竟為何所傷。病起于上或起于下,皆可摸得清,。了然于胸而后因癥施治,,只在病所理筋正骨。余者不問,。此則事半而功倍,,省時省力,應手湊效,。 七,、疼痛只有兩類,一類是靜態(tài)時疼痛,,一類為動時痛 西醫(yī)所謂的疼痛,,一般都歸咎于所謂的無菌性炎癥,認為是局部炎癥所致,。治療也只在局部施以麻藥封閉或局部冰敷,,熱敷等稱其為物理療法。 且西醫(yī)將疼痛分門別類,,分成很多細項,,尤其是教科書,將疼痛歸為很多類,,而在真正臨床中,,其實很難碰到教科書所講的典型病癥。 在中醫(yī)看來,,疼痛只有兩類,,一類是靜態(tài)時疼痛,一類為動時痛,,活動受限,,靜時不痛。 前類可認為是骨錯縫,,炎癥,,腫瘤,神經(jīng)壓迫等原因所致,。 第二類則為典型的筋出槽骨錯縫,。而這種方法不像西醫(yī)分得那么復雜,只用手去摸,,感知,,摸到那兒有病然后相應的正筋整骨即可。 按中醫(yī)的傷科的理論來講,,其實所謂的無菌性炎癥其實極少,,甚致沒有這種病,,因為如果是炎癥,那么不可能在數(shù)秒或數(shù)分鐘內(nèi)消除,。 而根據(jù)中醫(yī)傷科理論,,西醫(yī)所謂的炎癥,大多可在數(shù)分鐘或十數(shù)分鐘內(nèi)消除,??梢姛o菌性炎癥是不存在的。 其實,,所謂的無菌性炎癥,,實際為中醫(yī)所講的筋出槽骨錯縫引起的保護性反應。大腦在告訴你,,現(xiàn)在這里筋被扭著或骨頭有位置不對,。你不能亂動這里,因為正受傷著呢,。將出槽之筋推入槽將錯縫之骨復位,,則疼痛自消。 要想知道倒底是那兒筋出槽,,骨錯縫了,。必須得會摸。局部的疼痛一般病癥不是發(fā)生在疼痛的局部,,而是一條筋從遠端就開始翻轉出槽,,一直拉到患處,致使患處的一段筋緊張到極限,,故而發(fā)生疼痛,。或者上位關節(jié)痛其原因是下位關節(jié)骨錯縫,,牽拉到和上位關節(jié)相連的筋,,把上位關節(jié)也拉錯縫,筋翻轉出槽形成緊張,,從而引起疼痛,。所以碰到這種情況如果只治上位關節(jié),效果有限,。 但要真正學會摸筋摸骨必須得有人帶,告你什么樣的筋是出槽的筋,,怎么樣出槽了,,向那邊出槽,應當向那邊歸位,。這樣漸漸手摸心會,,漸到巧熟,。 我想沒有數(shù)年純功是不行的,我也正在摸索探尋中,。 八,、有筋出槽則必有骨錯縫,有骨錯縫則必有筋出槽 現(xiàn)今所流行的所謂某某氏正骨手法大多受西醫(yī)影響,,以西醫(yī)理論為依據(jù),,其實都為局部療法。有人以頸椎手法聞名,,將人脖子扳得一串響,。有人以腰椎聞名,只將腰部某椎復正便認為病即可除,。 凡此種種,,皆認為病為椎體略小錯位所致。將椎體復位疾患即除,。其實很多時候椎體才復位,,快者三兩分鐘,慢都數(shù)天,,再摸時椎體又回到原位,。而這種情況又大多歸于椎旁肌肉緊張所致。然而即使松懈椎旁肌肉,,很多時候也照樣出樣這種情況,。 這些手法只是治其然而不知治其所然。 我們知道,,筋骨相連,。世間無沒有筋的骨頭,也無不連骨頭的筋,。而筋并非只是椎旁肌肉那一小段,。而是一直牽連到很遠,與上一關節(jié)相連,,而上一關節(jié),,又與上上一關節(jié)相連。如些一直連通到極遠端,。有筋出槽則必有骨錯縫,,有骨錯縫則必有筋出槽。此為定理,。 中醫(yī)所謂的筋與西醫(yī)所謂的肌肉理解有所不同,。西醫(yī)注重于解剖學上的某一塊具體的肌肉。而中醫(yī)則重整體,,注重引起某一癥狀的所有肌肉,。蓋人生病不只是一塊骨頭有問題或某一塊肌肉有問題,,人身為一整體,一塊骨頭或一塊肌肉有問題,,相應的很多塊骨頭和肌肉也會有問題,。 所以我們在治療腰腿疼痛時,有時候只調(diào)引起相關癥狀的腰椎往往并不見效,,然后調(diào)某胸椎或頸椎時效果立現(xiàn),。此即為證明。所以中醫(yī)的治療有點像現(xiàn)在最新醫(yī)學所謂的力線,。但又有所不同,,力線是根據(jù)解剖和力學得知,很難確定把握,,只有其理論而未有操作性,。而中醫(yī)則謂之筋出槽,可能手摸到感知,。 譬如頸椎病,,只調(diào)局部的頸從或有人提出的兄弟椎腰椎并未見得全見效。其實病根并不在椎體,,或許遠及腳下,。 中醫(yī)所謂腳后大筋連腦門,意即腳后的筋一直要連到脖頸上,。如果這條筋從腳上出槽了,,那么最遠會影響到頸椎,如果只調(diào)頸椎或腰椎并其椎旁肌肉,,還是解決不了問題,。亦即腳上的某塊骨頭因為扭腳錯位,時之久長,,相應的筋便為出槽翻轉,,一直影響到脖頸,從而引起頸椎生病,,如果此時只調(diào)頸椎,,而腳上的骨頭仍在錯位,頸椎雖然暫時調(diào)后應力減低,,但病源未除,,過幾天應力會再次集中到頸部,病也會從新回到原來的樣子,。這種情況是臨床常見的,。 所以治病要從患處的筋去摸,也即順著出槽的筋去摸,,一直找到根源,。這樣就有方向性和目的性。手臂上的病可是肩部或頸部引起,,腰腿病可能為手臂引起,。 這樣調(diào)筋正骨,便可立馬見效,。 往往見一些局部腫脹的患者,,在局部治療,用盡辦法也不見消腫,。此其實為遠處筋出槽牽拉所至,,病在遠端。患處腫其實為遠端筋翻后應力集中于此處所致,。只在局部消腫或施于手法,,但應力仍在,所以腫脹不會消除,。如將出槽之筋調(diào)正,,腫脹當場或隔天即消。 疼痛也然,,只在局部正骨松懈肌肉而不順著筋從遠端尋其病源,,應力一直存在,即使當時松了,,但過幾分鐘或幾天疼痛又開始,。最后只得用西醫(yī)方法封閉。但即使封閉,,局部應力仍在,,所以有些時候封閉后仍會疼痛。 所以現(xiàn)在流行的手法,,都是治其然不治其所以然,。 但真正要學會摸骨摸筋,實在太難,。得本人有悟性,,能下得了苦功,并且得有人教告你什么是筋,,筋出槽是怎么回事,。凡此種種,不是一言能道盡,。 小編按:其實不會摸,,一樣能做的跟會摸一樣的效果,甚至效果更好,,核心的心法就是:什么是陰陽,,什么是平衡,,明白了,就知道怎么調(diào)中了,,手法天成,。
|
|